零零电子书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94章 金棕榈奖

第594章 金棕榈奖


第594章  金棕榈奖

    在大家看来,鹏城要想成为科技之城何其艰难。尤其是岛上代表,他们承认鹏城发展迅速,但此时根本不具备发展科技的条件。

    如今的鹏城发展是建立在开放政策、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由此承接了外国大量制造业务。但发展科技,那是需要实打实的钱。

    齐邦媛望著远处的楼房询问道:「我在岛上和香江,都看过关于大陆改革开放的文章,加上我最近的了解,改革开放在大陆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都说大陆能不能坚持下去尚未可知。」

    「一定能坚持下去,齐大姐,你就看好吧。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改革都不会停止。」刘一民说道。

    李敖提起苏联继史达林之后的改革,苏穗宗和苏勋宗之后也提出不少的改革开放,但目前看来,苏联这架机器有越来越生锈的苗头了。

    「自史达林之后,苏联那也他妈能算改革?都是修修补补或者是找一套说辞罢了。分析苏联,要从主体斯拉夫人的性格上分析,这个民族就是极端好胜的民族,况且想要通过意识形态来组建自己的秩序,这是行不通的。

    想要在美西方之外组建一种世界秩序,不能简单靠意识形态来进行敌我区分喽。国与国之间真正捆绑在一起的,只有利益,哪有什么哥们儿义气。」刘一民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

    负责招待的同志不敢接他们的话,犹豫片刻后迅速转换话题,称要带著他们去附近的蛇口工业园区一趟。

    「今年底我们鹏城出口规模有望达到十四亿人民币以上,人均出口值涨到一千二百美元。为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不仅给政策,还在简化手续上下功夫。

    不仅在工业上发展快,在出口农业上也发展快。香江距离我们鹏城近,但是香江这个地方寸土寸金,不仅蔬菜本身无法自足,就连淡水都没办法保证。

    我们养鸡养鸭,种植蔬菜往香江送,光这些都能赚七八个亿的港币。」

    走进蛇口工业园,各种各样的外资和合资工厂映入眼帘。门口卡车进进出出,甚至有的地方排成长队,工人们来回装货卸货。

    工人们虽然疲惫,但没有人抱怨。跟以前相比,打工赚的钱比以前多多了。现在能将汗水换成钱,以前想换钱都没地方换。

    汪曾祺看到这一幕乐观地表示:「若将鹏城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到时候全国都是鹏城喽。」

    刘一民笑了笑没说话,老汪同志还是太乐观了。

    在鹏城要参观三天,前两天大家组团参观,第三天则是分队参观,代表们可以自己定目的地。

    前两天行程结束之后,鹏城主要领导邀请代表团吃了一次晚宴。在晚宴上,鹏城领导回答了许多关于鹏城改革的问题以及整个城市的规划。

    他们用白纸形容鹏城这片土地,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白纸上规划厂房、公路、大楼和小区。

    「我们鹏城已经开始了商业化住房,大家可以在我们鹏城买一间房子,时不时来看一看,我相信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鹏城第一个商业住房小区东湖丽苑,卖的时候五万元一套,之后房价一路上涨,涨到四五万块钱一平方。

    该小区是鹏城出地,港商出钱,最后销售按比例分成,这种模式就叫做补偿贸易。

    刘一民笑著说道:「听说现在鹏城的房子可不好买,房子看著不便宜,但是鹏城有钱人多啊,加上外商和华侨,房子一直是供不应求。」

    「哈哈哈,刘教授说的对。当然我们鹏城看著是风光,可是我们其实也难。全国上下都在看鹏城,我们压力很大。」

    晚上宴会散去,众人望著鹏城的夜景,耳边还能听到轰隆隆的建造声。

    「真是一片希望之地!」蓝博洲说道。

    连著参观两天,加上鹏城的气温很高,对于众人的体力是极大的消耗。刘一民回到酒店没多久,就躺在床上睡了起来。

    翌日,刘一民和李敖、白先勇、汪曾祺四人去参观了一下鹏城的公园和中英街,之后抵达国际贸易大厦。

    等抵达国际贸易大厦才发现,几个小组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国贸大厦。

    「看来大家都想看看三天一层建成的国际贸易大厦。」刘一民伸手请大家往前走。

    齐邦媛抬头望著五十多层的高楼,眯著眼说道:「这可是大陆第一高楼啊,鹏城改革开放的代表,我们当然要来看一看。」

    国际贸易中心集办公、贸易、金融、食宿和观光为一体,上面有国内最先进的旋转餐厅。

    众人坐著电梯走上观光层,大半个鹏城映入眼帘,现场观光和洽谈合作的人不少,刘一民还遇到了豫省过来学习的团队。

    「既然来了,咱们就在国贸中心用餐吧。」刘一民说道。

    见大家同意,刘一民立即让闫真过去准备,闫真因为没搞懂餐厅的点餐顺序,还搞出一点笑话。

    走回来的闫真讪讪一笑:「鹏城发展的太快了,好多东西现在也跟外国人接轨。咱们大家是喝茶还是喝凉饮?」

    「喝茶吧,谁喝凉饮自己去取吧。」刘一民说道。

    现场大多数都上了年纪,刚经历过大汗淋漓,这时候再喝凉饮,回去能不能睡个安稳觉还不一定。

    接待负责人说道:「刘教授,明天《特区报》想要采访一下大家,您看是否接受一下采访?」  

    「采访就采访吧,我相信大家看了特区的建设,也有许多想说的。」刘一民说道。

    「行,那我晚上给他们回电话,采访时间就定于明天上午如何?」

    「好。」

    李敖说道:「在这几百米的高空吃饭别有一番滋味,尤其是在咱们自己的百米高空。」

    「好好帮特区宣传宣传,不仅是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侨可以来建厂,岛上企业也可以来嘛。」刘一民说道。

    晚上,刘一民还接到了香江的电话,香江代理人古剑想过来见一见刘一民和汪曾祺。

    「老汪同志,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古剑?」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汪曾祺说道:「那就说来话长了。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

    「我?我跟他根本就不认识,我是通过「中央社」记者谢忠侯认识的。」刘一民以一种极为舒服的姿势坐在了沙发上。

    「古剑要来,正好我跟他商量一下版权代理问题。这些事情烦死我了,上次采访我的岛上记者也想要代理。我其实是倾向于古剑,但记者的面子也不好驳斥。」汪曾祺陷入了内耗之中。

    刘一民说道:「有些时候,要学会快刀斩乱麻,不能太照顾到每个人的面子了。」

    争夺代理权,其实也就是争夺中间的代理费。

    汪曾祺此时已经有追求高稿费的意识,但是骨子里还带著读书人「重义轻利」那一套。

    酒店会议室,刘一民带著代表团参加了《特区报》的采访活动。

    《特区报》记者询问最多的就是大家对于鹏城的感受,以及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众人嘴里说的最多的是「发展速度超出预料」、「简直是个建设奇迹」等词汇。

    「刘教授,您去过很多国家,您觉得如今的鹏城发展如何?」记者笑著转向了刘一民。

    「当然是非常好,我在燕京上课时,经常鼓励学生到鹏城看看,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前线看一看。我其实一直想来,我在国外呼吁外资来大陆发展,但我一直没机会过来。

    如今的鹏城发展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希望以后的鹏城发展更好。鹏城也要发展科技,建设中国的『矽谷』,让更多的科技企业发展起来,让更多的科技企业落地鹏城。

    另外,我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监管。我们的工人在创造劳动财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他们有健康的工作环境。」

    1987年,第一批将对鹏城影响深远的草根科技企业开始成立,例如:华为这个通信行业科技巨头。

    1987年成立,1992年销售额就过了亿,发展速度简直不可想像。

    记者采访完之后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刘教授,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不知道能否以权谋私请您签个名?」

    「小吴记者都开口了,我自然就不能拒绝喽。」刘一民笑著拿出钢笔在《一个人的朝圣》首页签上名字。

    签完后刘一民审视了一眼:「小吴记者,我再帮你要点签名。」

    接著刘一民邀请所有人在这本书上签名,希望大家记住这次的友谊。

    「刘教授,谢谢您,这本书过几年就要成为历史喽。」记者开心地将书放进了包里。

    「小吴记者,给我们拍个合照吧,到时候帮我寄到燕京。」

    「行!」

    两岸传统文化交流会自此正式结束,岛上作家代表将从鹏城前往香江,通过香江回到岛上。

    离别之前,齐邦媛找到刘一民,感谢他帮忙完成了金陵之旅。

    「齐大姐,您客气,张大飞烈士是民族英雄,我们也应该去看望一下。」刘一民说道。

    「不一样,我本来没打算过去,但终究没法做到心如止水。去了金陵一趟,这次也算圆满。

    在燕京大家对于我文学观点的批评,我也接受。我想明白了,我认为大中华的概念可以超越政治分析,就像金陵李进同志所说,我们继承的都是中山先生的意愿。

    关于岛上乡土文学,我会仔细思考一下如何去做。」

    「齐大姐,您能这么想,我很高兴。以后欢迎您来大陆交流,我正在想,是不是把交流活动升级为固定的文化交流活动,两岸文学交流,还需要您支持。」

    「好啊,支持,一定支持!华人文学必须作为一支团结的力量站在世界文学里,而华人文学的中心在大陆,因为华人文学的根就在大陆。」齐邦媛语气诚挚。

    5月步入下旬,刘一民和大陆作家代表站在罗湖口岸送别岛上作家代表团。

    「刘教授,等《上帝的签证》序写好了,就把内容寄到大陆请你审查审查!」李敖说道。

    陈映真揶揄道:「老李,按照你以前的速度,不应该早就写完了?」

    「给刘教授写《序》,我得认真写!」李敖正色道。

    众人说笑了一阵后送他们离开了罗湖口岸,随著车辆消失在视野中。

    刘一民转身笑著解开了领口的扣子,轻松地说道:「大家这阵子辛苦了,该松一口气了!不管回哪儿,大家都去找闫真,由闫真给大家买票。」

    闫真晃了晃腰:「刘教授,我一会儿统计一下,到时候我统一去买票。」

    「好!」

    到了酒店,除了刘一民和汪曾祺外,其余人都选择了第二天回京或者直接回家。刘一民让闫真除了报销飞机票之外,另外拿出一部分交通补贴。  

    「总共花费多少钱?」

    「第二批两万块钱拨款,现在还有五千左右。」闫真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到时候就跟老汪同志一起回京,我的票你给我买成武汉的。」

    「武汉?」

    「对,武汉。」

    「刘教授,您去武汉干什么?武大讲课?」

    「不是,我去见见老徐!」

    「用不用我陪著?」

    「不用,老汪同志年纪大了,你陪著回去就行。」

    送走岛上代表团没多久,古剑就经罗湖口岸抵达了鹏城。

    古剑这次来没什么事情,就想见见他们。当得知刘一民又有新书在岛上出版时,古剑就请求继续当代理人。

    「没问题,古剑先生。」刘一民笑著看向古剑,古剑曾经因为在大陆生活,口音十分纯正,但是脸型有一点东南亚华侨混血的感觉。

    古剑握住刘一民的手感谢道:「刘教授,感谢您的信任。我当您的代理人,并没有多做什么事情,颇为惭愧。」

    「香江居大不易,你们拿代理费也是应该的。」刘一民说道。

    汪曾祺附和道:「米珠薪桂,都要花钱,公事公办,不必客气。」

    「汪先生,听说您有稿子要发表,不知道能否选择我们《华侨日报》?」古剑询问道。

    「《华侨日报》?」汪曾祺刚答应《人间杂志》,听到古剑的话有点犹豫。

    犹豫了半分钟,汪曾祺说道:「《华侨日报》是左翼报纸,我们是该支持支持,我新写的稿子完笔之后直接寄到《华侨日报》编辑部。」

    「谢谢!」古剑又看向刘一民,刘一民说道:「古剑先生可以多给我寄一些香江报纸,到时候我可以发表几篇评论文章。」

    「好啊,现在香江各种思潮都有,多发点评论文章有利于引导正确思想。」古剑兴奋地说道。

    刘一民之所以同意,也是抱著和汪曾祺一样的态度——支持一下香江的左翼报纸。

    古剑来的快走的也快,在房间里坐了三个小时,晚上饭都没吃就离开了。

    汪曾祺评价现在的鹏城人就像香江人,天天忙的脚不沾土。

    「老汪,回京之后好好休息一下。今年上半年,不是出国就是接待,搞得你写作的时间都没有。」

    汪曾祺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走走走,趁著时间来得及,咱们两个去喝点酒。这阵子李敖不喝酒,把我给馋的晚上睡不著觉。」

    刘一民和汪曾祺到楼下喝酒,汪曾祺一人喝了半斤后还想喝,被刘一民给拦了下来。

    「老汪,好了好了,明天你还要回燕京,别喝了。」刘一民都有点佩服汪曾祺的酒量了。

    法国坎城,第4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在喧嚣声中正式迎来揭秘时刻。

    颁奖仪式开始之前,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在红毯上的造型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注目,黛安娜的淡蓝色礼服长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就是这样一位美人,遇到了英国王室的浪荡王子查尔斯。

    从二十岁嫁入皇室到经历出轨、离婚再到香消玉殒只用了十六年。

    坐在台下的弗兰克可没有心思盯著黛安娜看,所有的心思都在接下来的颁奖中。

    这一届坎城国际电影节竞争激烈,其中另一部呼声很高的电影同样出自法国导演之手——《在撒旦的阳光下》。

    弗兰克知道,此时有许多人都在等著他的消息,他目光专注地望著舞台,心中不断地呼喊著上帝。

    颁奖典礼经过开场白和一系列主持人的互动后,主持人终于念出了金棕榈奖的获奖作品:

    「第4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为《绿皮书》,恭喜《绿皮书》获得第40届金棕榈奖!」

    听到名字,弗兰克的屁股如同坐到了弹簧上一般「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他激动地挥舞著自己的胳膊,并接受四周的欢呼声。旁边的导演和演员冲他伸出胳膊,向他表示祝贺。

    弗兰克走向舞台的时候,一不小心打了一个趔趄,顿时引起现场众人的欢呼。

    「感谢坎城,感谢现场的导演、演员和贵宾,感谢我的编剧一民.刘,他此刻身在遥远的中国,我相信他的心和坎城正在同频跳跃!」

    ps:下一章稍后。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576/6717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