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科举:你举族托举,我有百万图书 > 第八十章 入经学外班

第八十章 入经学外班


等他再次看向沈临之时,目光截然不同,这块瑰宝放在他的面前,简直就是上天给他的垂怜。

想当年,他也是因为家道中落,差点中断科举之路,后来得到他的老师帮助,这才继续攻读,方能有今日之成就。

他缓缓说道:

“家中变故,非你之过,能自学至此,已然天姿卓越,今日你既入我门下,以往的弯路我都帮你一一纠正过来。”

“从今日开始,除了每日完成的课业之外,我将会给你额外布置一些练字的任务,你的字已经有了几分风骨,只要勤加练习,只要有名师指导,赶上来只是时间问题。”

沈临脸色顿时一滞,心中暗暗叫苦。

果然不管去哪,都逃脱不了这该死的家庭作业。

不过字本身就是他的缺点。

还有一位进士出身的老师指点,已然是天大的幸运啊。

“多谢先生费心!”沈临真诚地谢道。

“无需谢我,”刘青阳摆了摆手,神色恢复了作为师者的严肃。

“入得学堂当中,你便需守我的规矩,今日考教已毕,你既入我门下,有些话需说在前头。”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沈临:“第一,为学之道,首重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日后若有疑问,尽可来问,但绝不可不懂装懂,更不可有抄袭舞弊之行,一经发现,绝不轻饶!”

沈临心头一凛,知道这是师门最基本的底线,他立刻肃容应道:“学生谨记!”

不过他也知道,抄袭是读书人最不耻的事,一旦被发现,名声尽毁。

特别是在科举考试当中,惩罚极其严重,若是发现舞弊的话,轻则逐出考场,游街示众,

重则革除功名,终身禁考,甚至还会蹲大牢。

不过他抄的是自己图书馆当中的东西,无一人知晓,自然不会被抓住。

“第二,学问需勤勉,你天资虽佳,但已蹉跎数载,更需以勤补拙,我布置的课业,需按时按质完成,不得有丝毫懈怠。”

“第三……”刘青阳语气稍缓,但意味更深,

“程氏族学虽不比官学,却也规矩森严,尊师重道,友爱同窗,是基本德行,你初来乍到,需谨言慎行,将心思用在学问上,莫要卷入无谓的是非纷争。”

“学生谨记!”沈临沉声道。

刘青阳见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心中,微笑点点头,然后说道。

“好了,你也不用如此紧张,学堂不比官场,虽然同窗之间有些摩擦,但都问题不大。”

“你这束脩之礼,我便收下了!”

刘青阳面露笑意,这束脩之礼准备的倒是充分,说明也是一个懂礼的人家。

收下这束脩之礼,就代表着他认可了沈临这个学生了。

“随我来吧!”

刘青阳带着他走出房间,向着学堂那边而去,沈临在脑海当中回忆着程渊跟他所说的情况。

程氏族学不大,只有数十人而已。

大先生那是进士出身,二先生是举人出身,二者皆是饱学之士。

他本身就是新入学堂的,按照规定,本来就应该进入蒙学班。

可这一次他的表现太过亮眼了,所以直接跳过蒙学班,进入到了经学班。

蒙学班人数最多,年龄也最小,由两位秀才执教。

而经学班则是专门学习经史子集,考取科举功名,分内外二班。

外班是已经学完蒙学经典,正在攻读经史子集的学子们,由二先生进行执教。

二先生姓段,据说年龄不大,已然考上了举人,但经历过一次会试不中之后,便潜下心来钻研学问。

内班则是族学中学问最好的一批人,由刘青阳亲自执教,想要进入内班的话,至少也要通过县试,而里面更是不乏秀才。

至于举人不是没有出过,但到了这等层次,已经不是一两个先生能够点拨得的了,所以大多数都会游历天下,积累够足够的底蕴之后,再前去会试。

想到这里,沈临不禁心中吃了一惊,暗暗咂舌。

程家族学哪怕只是明面上的师资,就堪称无比豪华了。

一位进士,一位举人,两位秀才。

甚至听说,每年还会请不同的先生来讲学,而这些人,各个都是饱学之士。

要知道在县城的那些学院当中,大多数都是秀才先生,甚至于一些乡中私塾,不过一个老童生而已。

这就是差距,根本无法弥补。

想到这里,他心中也不禁有一些庆幸。

刘青阳带着他穿过一片朗朗书声的蒙学班,他这样一个生面孔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纷纷探出头来好奇地打击着他。

台上的先生狠狠地敲了一下桌面,才拉回了他们的眼神。

而程渊更是眼巴巴地看着他,眼中满含期待,甚至都已经把旁边的位置给腾出来了。

但是沈临却并未进门,而是冲他点了点头之后,继续往前走了。

程渊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瞪大了眼睛,感觉到有些不可置信。

什么意思,这是去哪?

经学班?

自己这位沈兄弟,不是连学堂都没有上过吗?怎么就跨级了?

天哪,还要不要人活了!

刘青阳带着他来到了另外一处院子当中,这里更为幽静和宽敞。

院子分为左右两堂,只有一墙之隔。

一边二十来人,一边十几人。

刘青阳将沈临引至左堂。

里面正在授课的青年男子见到他连忙出来拱手道:

“见过大先生!”

“无需多礼,此子名为沈临,今日新入学,经我考教,其蒙学根基尚可,经义亦略有涉猎,故破例入外班就读。”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众多惊诧和好奇的目光落在了沈临身上。

跳级入学并非没有先例,但多是程家嫡系子弟,且需经过严格考核。

眼前这少年面生得很,竟能得大先生亲自引荐并破格录入,实在令人侧目。

段先生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恢复平静,对沈临温和地点点头:

“既入此门,便当用心,你的书案在后方,且先安坐。”

“是,多谢段先生。”

沈临恭敬应道,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走向后排一个空置的书案。


  (https://www.635book.com/dzs/74930/4967605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