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28章 预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228章 预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麦理思的动作很快。

    有了陈秉文加快速度的要求,他在与那家位于伊利诺伊州的饮料厂谈判中,也不再像最初那样针锋相对,锱铢必较。

    他把握住对方急于出手的心理,在几个关键条款上守住底线后,在价格上做了适当让步。

    很快,双方便达成了收购协议,最终的收购价格为165万美元。

    这个价格比麦理思最初预估的略高一点,但节省了宝贵的谈判时间,符合陈秉文“时间优先”的战略意图。

    协议一签署,麦理思立刻带领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当地律师和会计师的协助下,高效地办理法律交接和手续变更。

    同时,陈秉文从港岛派出的技术小组,在钟强的带领下,几乎同步抵达了美国。

    钟强是陈记食品的老员工,又是生产部副经理,从长沙湾建厂时就跟着陈秉文,对生产线和“脉动”的工艺参数了如指掌。

    他一下飞机,时差都没顾上倒,就带着人直奔工厂车间。

    他心里清楚,老板这么急着把他从内地调来北美,意味着这边的市场供应可能遇到了瓶颈,或者即将有大的动作,产能必须立刻跟上。

    眼前的工厂规模不大,但设备保养得还算不错,工人们看到新来的中国面孔管理层,眼神里带着好奇和些许不安。

    钟强用他那半生不熟的英语,加上大量的手势,很快和留任的本地生产经理沟通起来。

    改造工作的核心是将陈记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脉动”饮料,特别是新配方“脉动雷霆”的特定工艺参数导入。

    主要工作包括调整灌装线速度、温度控制,彻底清洗消毒原有管道系统,以及安装从港岛紧急空运来的核心配料预混装置。

    由于工厂基础不错,工人也大多愿意配合,改造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钟强甚至抽空对生产线进行了小幅优化,以提升效率。

    他每天都会将进展简单汇总,通过国际长途向港岛汇报。

    陈秉文对进度表示满意,让他全力保障“脉动雷霆”量产线的优先调试。

    就在北美收购事宜按部就班推进的同时,港岛这边,顾永贤也加紧了行动。

    他按照陈秉文的指示,开始秘密接触前港府新闻处处长、现任某英资财团公关顾问的莫里斯爵士。

    莫里斯爵士退休不久,但影响力犹存,依旧活跃在港岛上流社会的俱乐部和慈善晚宴中。

    顾永贤通过一位与英资圈子相熟且口风很紧的华人律师作为中间人,精心安排了一次在“香港会所”的“偶遇”。

    与这位前港府新闻处处长、现任某英资财团公关顾问的莫里斯爵士搭上了线。

    交谈中,顾永贤并未直接亮明全部意图,只是含糊地提及有背景深厚的财团对传媒业有兴趣,正在物色一位德高望重、熟悉港府运作和公共关系的独立董事。

    莫里斯爵士对于可以发挥余热、参与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事业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并不经意地透露出,与其经验和人脉相匹配的、具有激励性的报酬,是衡量机会价值的重要标准。

    顾永贤心里明镜似的,这些老派的英国人在港岛多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繁华与便利,退休后仍想维持体面生活和社会影响力,而这都需要经济支撑。

    莫里斯迟迟不愿离开港岛,图的不就是这里的财富和残留的影响力能换得的实惠吗?

    他面上不动声色,确认了莫里斯的基本意向可行后,并没有急于亮出底牌,只是客气地表示希望近期能安排一次更正式的拜访,深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第一次接触,算是顺利建立了后续沟通的渠道。

    另一方面,顾永贤也开始通过注册于海外的隐秘第三方机构,向丽的电视台的母公司表达了试探性的收购意向,意在投石问路,看看对方的反应和预期的价码。

    所有这些动作都在水面下进行,暂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注意。

    陈秉文知道这种事急不来,尤其是涉及敏感的传媒牌照,必须步步为营。

    这段时间,陈秉文去青州英坭的次数多了起来。

    控股之后,这家老牌水泥厂已成为他资本版图的重要一环。

    霍建宁在财务整顿上展现了惊人的效率和魄力,短时间内便理清了积年的糊涂账,规范了关联交易。

    建立了一套更严谨、透明的财务流程和审计制度,公司的管理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现金流改善显著。

    陈秉文对此很满意,心里盘算着等青州英坭的股价再稳定一段时间,就可以启动下一步的融资计划了。

    这天下午,陈秉文在青州英坭的董事长办公室听完霍建宁的汇报,肯定了他的工作。

    “做得不错,账目清晰了很多。

    接下来,配合麦理思那边,准备一下项目融资的材料,红磡那块地的开发要提上日程了。”

    “明白,陈生。相关的财务预测和资产估值资料,我已经在着手准备了。”霍建宁沉稳地应道。

    陈秉文沉吟片刻,换了个话题问道:“另一件事,现在进展怎么样?”

    霍建宁立刻会意,知道老板问的是秘密吸纳长江实业股票的事情。

    他向前倾了倾身体,低声汇报:“一直在进行,通过不同的经纪行账户,小批量、多批次买入,尽量不引起市场注意。

    目前累计持股大约在2.8%左右,耗资接近三千八百万港币。

    长实那边的股价近期比较平稳,李家成家族控股很稳,应该还没察觉到我们的动作。”

    “2.8%”陈秉文沉吟片刻道,“这个持股比例,暂时还不足以对李家成构成实质威胁,更像是一个财务投资。

    但如果继续在二级市场买下去,资金用量会越来越大。

    而且,市场上流通的筹码就那么多,买多了,很难完全不引起注意。

    李家成在资本市场浸淫多年,嗅觉比狐狸还灵敏,一旦被他察觉,会很被动。”

    “是的,陈生,这也是我担心的。”

    霍建宁点点头,“一旦被他们察觉有资金在暗中收集筹码,可能会打草惊蛇。

    对方很可能采取反制措施,比如在市场上回购股票拉高股价,极大增加我们的收购成本,甚至通过关联账户反手买入,试探我们的意图。”

    “所以,硬扫货不是长久之计。”陈秉文思考了一会,指示道,“继续买,但节奏可以再放缓一点,更加分散。

    另外,思路要打开,不要只盯着二级市场。

    想办法从场外找找机会,留意那些持股量比较大的机构投资者或者早期小股东,看看有没有人愿意通过大宗交易或者协议转让的方式出售股份。

    哪怕价格比市价稍微溢价一点,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其隐蔽性和效率也远高于在二级市场零敲碎打。”

    “我明白。

    我会立刻着手调查长实的主要股东名单,并通过可靠渠道试探他们的出售意向。”

    霍建宁迅速记下要点,“另外,陈生,我们是否需要准备一个应急预案?

    万一,我是说万一,李家成那边真的察觉了我们的意图,并且做出激烈反应,我们该如何应对?

    是亮明身份摊牌收购,还是暂时蛰伏?”

    “预案一定要有。”陈秉文肯定地点点头,“如果被察觉,无非几种可能。

    第一,他们可能会在市场上快速回购股票,拉高股价,增加我们的成本,这是最直接的。

    第二,可能会通过关联账户或者友好人士反手买入,跟我们抢筹,甚至试探我们的意图和底线。

    第三,也是最狠的一招,就是趁机增发新股,大幅稀释我们的持股比例。

    不过这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摊薄他们自己的股权,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使用,尤其是在他们自身资金也不宽裕的时候。”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和隐蔽,尽可能延迟被察觉的时间。

    真到了瞒不住的那一天,就看谁的资金更雄厚,谁的决心更坚定了。

    到时候,或许就不是暗地里收购那么简单了。”

    霍建宁神情凝重地点头,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霍建宁离开办公室后,陈秉文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收购长实股份这件事,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牵制李家成,用不好就会提前引爆战火,打乱他的全盘部署。

    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谨慎行事。

    回到伟业大厦,陈秉文正好碰到从内地回来汇报工作的凌佩仪。

    “陈生,内地那边,瓶装糖水已经正式进入第一批指定的涉外场所试销了。

    这是初步的销售数据和情况简报。”

    陈秉文拿起报告快速浏览。

    数据显示,首批三万瓶糖水已铺进燕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主要友谊商店和三家涉外饭店的内部商店。

    由于只能用外汇券购买,初期销量不大,但顾客反馈不错,尤其是外宾,对包装精致、口味清甜的陈记瓶装糖水饮料接受度很高。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154/6760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