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从无到有
推荐阅读:东京,我的青梅是怪谈 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游戏制作:从重铸二次元游戏开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没有奥特曼?我将以怪兽形态出击 我被她们恋爱模拟了? 我的未来每周刷新 那些年对我穷追不舍的女人 我是魔修,不是良心资本家
为减轻北伐军主力的后勤压力,也为了占领天津后能有更广阔的战略空间,不致占领天津城后被清军牵制在天津孤城。
除却派兵留守已经占领的静海县之外,韦昌辉还派遣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往西北方向的武清、东安二县进军。
试图拿下武清、东安二县,以便天气转暖之后,直接挥师燕京妖穴。
听这报信西殿牌面的说话的语气,似乎武清、东安两县的战况不是很理想。
“吉丞相怎么了?”
林凤祥闻言不等这名报信的西殿牌面把话说完,紧紧地抓着这名西殿牌面的肩膀追问道。
吉文元是很早就加入上帝会的老兄弟,为西殿悍将,林凤祥的左膀右臂。
林凤祥内心忐忑不安,祈求天父天兄保佑,吉文元不要出什么岔子。
“吉丞相为清妖大炮所伤,未能拿下武清县城,吉丞相他只能收拢四千圣兵,坚守运河旁的杨村务、北仓。”那西殿牌面喘匀了气后说道。
得知吉文元没有死,只是负伤,林凤祥长舒了一口气,旋即问起其他将领的情况:“其余诸将可无碍?”
“朱检点为掩护大部队殿后,至今仍无消息,下落不明。”报信的西殿牌面一五一十地汇报说道。
跟随吉文元一起作战的朱姓检点只有一位,那便是朱锡琨。
朱锡琨在太平军中的人缘一般,对于朱锡琨的安危,林凤祥没有对吉文元那么上心。
“辅王,让我带些兄弟,再打一次武清和东安。”林凤祥转身看向韦昌辉,主动请缨道。
“如果能拿下武清和东安两县县城,天津也会更安全些,在天津的兄弟们也能好好休整,尽早恢复元气,为来年开春攻打燕京做准备。”
此前北伐军虽偶尔也会遭遇到小挫。
可武清一战折损两千人,其中相当比例的广西、湖南老兄弟,这已经不算是小挫了。
目下北伐军士气本就低迷,如若不能迅速以一场胜利扫清失败的阴霾,武清一战失利产生的负面影响,难免会在天津主力中滋蔓开来,这对日后攻打燕京很不利。
再者,攻下武清、东安两县县城本就是作战计划中的一环。
“也好,由林丞相统兵攻打武清、东安,何愁武清、东安不下。”韦昌辉也担心吉文元武清新败,麾下四千残兵剩勇未必挡得住京师方向的清军主力。
韦昌辉之前一直把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留在身边是为了保证能够顺利拿下天津。
尽管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与韦昌辉不同处一殿,可韦昌辉也不得不承认,西殿的将领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比他辅殿强上一截。
辅殿之中似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这等能够挑大梁的主将,韦昌辉思来想去暂时还只能挑出个韦志俊来。
既然现在天津城已经拿了想下来,六七万北伐军将士有了栖身之所,军粮问题也暂时勉强得到了缓解。
派林凤祥去攻打武清、东安两县的县城也无伤大雅。
比之吉文元,韦昌辉对林凤祥也更有信心,林凤祥无论什么战都能打,逢战必胜,鲜有败绩。
挫败吉文元攻打武清县县城之后,僧格林沁、胜保、会同刚刚从天津城内突围出来不久的西凌阿等人顿兵于距离武清、东安两县县城不远的郎坊(并非笔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奉铁路修建并在当地设站之后,郎房、郎坊、廊房、廊坊等叫法长期混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正式定名为廊坊。)
虽说僧格林沁、胜保二人的马队连同顺天府、天津府两府的团练在武清击败了吉文元所部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太平军。
两人罕见地在大半年来的交手中首次正面击败了吉文元这位劲敌,取得了毙俘长毛两千的辉煌战果。
且其中半数长毛还是货真价实的广西老贼与湖南老贼,可僧格林沁、胜保并没有多高兴。
僧格林沁、胜保本以为清军在衣食饱暖的情况下,可以较为轻松地击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精疲力竭的长毛偏师。
毕竟入冬以来,这支北窜的长毛大军与其说是军队,倒不如是一支叫花子队伍。
岂料这支叫花子队伍在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的情况下,还是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有蒙古马队、吉林马队压阵的清军为了击败吉文元所部的太平军,还是付出了折损一千七百余人的代价。
其中蒙古马队、吉林马队合计折损四百余人,剩下的一千三百余人,为直隶绿营和本地民团。
直隶绿营和本地民团折损多少人僧格林沁和胜保都不是很在乎。
他们二人更在乎的是蒙古马队、吉林马队的损失。
蒙古马队、吉林马队、黑龙江马队是清廷北方为数不多能够野战机动的兵马,亦是僧格林沁、胜保、西凌阿等人同北伐太平军作战周旋的本钱。
若无蒙吉黑马队压阵,单靠直隶的绿营民团,恐怕清军连像样的野战都很难组织起来。
经武清一役,僧格林沁、讷尔经额、胜保、西凌阿等人经过计议,暂时收起了正面决战击败北窜长毛的想法。
决定还是采取原来以守代攻,长期袭扰围困的那套战术更为稳妥,蒙吉黑马队的损失也能更小些。
计议毕,胜保回到了郎坊的清军大营里。
胜保坐在军帐中,仔细翻阅着刚送来的俘虏名册,当看到伪检点朱锡琨六个字时,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检点可是长毛中的高官!
在如何处置太平军俘虏的问题上,胜保同僧格林沁、西凌阿有着很大不同。
僧格林沁、西凌阿主张除恶务尽,斩草除根,被他们两人,尤其是被僧格林沁的俘虏的太平军将士。
无论是南方的太平军老卒还是到了北方才裹带的新卒,只有死路一条,连顿断头饭都不给。
胜保则喜欢招降纳叛,希望收骁勇善战的长毛兵为己所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太平军的效果。
退一步来讲,长毛也比绿营团练更能打,招抚长毛在胜保看来是很划算的事情。
自在吉林马队在皖北作战以来,胜保就开始着手招降太平军俘虏。
奈何清军在皖北、河南、陕西同太平军作战时,所俘虏的太平军多为后方负责运输辎重新卒甚至是民夫,亦无有分量的太平军将领被胜保许下的高官厚禄打动,降于胜保。
胜保招抚的成果收效甚微。
武清一战中清军俘虏了六百长毛老贼,胜保大喜过望,对此事很重视,甚至不惜得罪僧格林沁,将原本属于僧格林沁的四百长毛老贼给保了下来。
经过对新老长毛俘虏的审讯,得知这批长毛老贼俘虏中居然还有检点这等高级将领,胜保脸上的笑容比秋日里绽放的菊花还要灿烂。
“带朱检点过来。”胜保对身边的戈什哈吩咐道,亲兵离开他的帅帐前,胜保还不忘补充一句,“记住,要以礼相待。”
当朱锡琨被带进帐篷时,胜保仔细打量着这个让他吃了不少苦头的太平军将领。
朱锡琨的左臂用简陋的布条吊在胸前,脸上带着作战时留下的伤疤,但眼中仍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看座。”胜保示意戈什哈搬来椅子,关切地问道,“朱检点的伤势如何?”
朱锡琨沉默不语,只是避开胜保的目光,不愿搭理胜保。
朱锡琨虽为草莽武夫,平日里也没少听《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解乏,清楚胜保对他以礼相待是什么目的,无非是为了招降他。
面对朱锡琨的冷淡态度,胜保不恼也不怒,仍旧保持着耐心,继续道:“本官知道你信不过我们。但你可知道,你的那六百多老兄弟,现在正被关在何处?”
说着,胜保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指着远处飘扬的一面军旗:“那是僧王的蒙古大营。按照规矩,这些俘虏本该全部移交蒙古大营处置。”
朱锡琨闻言身体为之一颤,脸色微微发白。
作为北伐以来的宿敌,他对主要的几个清军主要统帅的为人有粗略的了解。
僧格林沁不纳降,嗜杀,被僧格林沁俘虏的太平军将士,几乎没有人能够活下来。
武清一战,他就曾亲眼目睹了僧格林沁当场处决了百余名重伤号。
胜保留意到了朱锡琨神态的变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僧王的性子,朱检点想必比本官更清楚。他向来主张除恶务尽,认为受过长毛蛊惑的人,留着也是祸患。“
说到这里,胜保顿了顿,帅帐内霎时变得安静,只能听到炭火发出噼啪的声响,朱锡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知是因帐内闷热还是心中的紧张所致。
“不过.”略略沉吟了一阵,胜保话锋一转,说道。
“本官和僧王不一样,本官向来认为,官军和长毛在战场上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被俘的长毛也是我大清子民。若能真心归顺,未尝不能戴罪立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说着,胜保取出一份文书放在桌案上:“这是兵部刚到的谕令,准许本官以尔等组建忠义营,营官授参将,赏银三千两,所部将士一律按绿营标准发放粮饷。”
朱锡琨终于冷笑一声,说道:“胜大人是要我朱某卖主求荣?”
“洪逆和杨逆自己骄奢淫逸,在江宁大建宫室,纳娇妻。洪家人、杨家人享尽世间荣华富贵。却不许你们这些为他打江山,出生入死的兄弟家人团聚,要你们忍受骨肉分离之痛,这是何道理?
这样的主子,何卖之有?朱检点骁勇善战,本官倾慕已久,本官许朱检点的荣华富贵,无需朱检点求,是朱检点应得的。荣华富贵,能者享之。”
胜保嘴皮子上的功夫要比打仗强。
胜保所言,戳到了朱锡琨的痛处。
当初朱锡琨在苍梧同妻子私会被陈承瑢撞破,曾受到了杨秀清的严厉惩处。
离开苍梧的两年多时间里,朱锡琨只在北伐出征前,在林凤祥和韦昌辉的争取之下,才得以见了家人唯一一面。
朱锡琨对只许七王和三位天侯家人团聚的做法早就心怀不满。
“朱检点是好汉,朱检点不为自己着想,也总得为手底下的兄弟着想一二吧?你可知道,若是将这些弟兄交给僧王,他们会是什么下场?”
胜保取出一份名单,不紧不慢地说道:“这里头有不少是你的老部下吧?朱锡瑞,你的堂兄弟,和张大头他们跟着你从广西一路打过来的,还有这个刘二麻子,听说在战场上替你挡过一刀,多好的兄弟啊.”
朱锡琨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
胜保见状趁热打铁:“本官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愿意统领忠义营,这些弟兄不仅都能活命,还能继续在你麾下效力,一起出生入死。你们造反,不就图个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么?洪杨逆首不愿给你的东西,我大清愿给。
若是你仍旧执迷不悟,本官也只能按规矩办事,将你和他们移交僧王了。朱检点,好自为之。”
恰在此时,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说是僧格林沁的使者前来催促移交俘虏。胜保示意侍卫拦住使者,自己则紧紧盯着朱锡琨:“朱检点,时间不多了。”
朱锡琨痛苦闭上双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金田团营时的上下一心,征战湖湘江南时的气吞万里,再到北伐时的种种,以及军中关于洪杨等人在天京沉溺享乐的传闻。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声音已经变得嘶哑:“我答应你。”
胜保大喜,立即下令:“传令下去,所有长毛俘虏即刻编入忠义营,伤者立即医治!转告僧王,都这批人乃我胜保的新卒,我保了!”
比起北伐军的缺衣少食,凭借着手中的船队和长江水系发达的水网,北殿无论是前线还是驻防的将士皆衣食饱暖。
十二月中旬,彭刚新采购三艘二手蒸汽明轮船到货,彭刚将这三艘船更名为巴陵、临湘、平江投入使用,专门用于武汉三镇到岳麓山大营之间的物资转运,以供应前线将士的粮秣军需。
同三艘完成交付的明轮船相比,更值得彭刚高兴的是委托各大洋行采购上海、香港两地船坞设施,雇佣上海、香港相当船坞工人皆已到位。
在汉阳成立船舶修造厂的计划终于在年前得到了落实。
彭刚亲赴汉阳,为汉阳船舶修造厂进行了剪彩,亲自接见了船舶修造厂的技工,并为他们带去了在江夏县挑选的学徒。
对于汉阳船舶修造厂的首批技工,彭刚给他们开出的待遇十分优厚,不仅帮助他们在汉阳安家落户。
且无论洋工华工,薪资皆为在上海、香港时的一点五倍。
这八十八名来自上海杜拉浦船坞,香港榄文船坞、何伯船坞等船坞公司的技工,洋技工仅有二十余名,余下的技工全是香港、上海本地的华人技工。
江宁条签订之后,早年香港、上海两地船坞公司的技工确实都是船坞公司从本国高价聘请来技工。
只是后来发现华人学徒很聪明,不仅学技术学得认真,还很快。
最为关键的是,雇佣本英吉利、美利坚等国的技师来华工作的成本很高。
在华工作的英吉利技师的薪酬折算成月薪大概是四五英镑的样子,相当于月薪二十两左右,美利坚技工成本还要更高一些。
十九世纪中期,美利坚有广阔的西部“自由”土地,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使得雇主需要提供更高的薪酬来留住工人。
相较而言,英吉利本土不怎么缺工人,所以美利坚工资水平普遍高于英吉利。
二十两银子即使是年薪,都足够雇佣一个华人技工一年了。
以本国技工十二分之一,乃至更低的薪酬就能雇佣到技术略微逊色一些,甚至是技术相当的华人技工。
比起西洋技工,华人技工不仅工资低,还事少听话,干得多。
故而近几年上海、香港的船坞公司普遍热衷于培养、雇佣性价比更高的华人技工。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批上海、香港的船坞工人,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无产阶级。
虽说汉阳船舶修造厂徒有其名,投入使用之后也仅有修的能力,想要实现造还任重道远。
但彭刚还是很高兴,至少在他的治下,有了跟工业化沾边的工厂,有了首批技术工人。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196/6747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