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 第635章 大宝重临凤鸣州 佛子设约擒隐鳞

第635章 大宝重临凤鸣州 佛子设约擒隐鳞


————凤鸣州

    康大宝足有半甲子还多未至凤鸣州城,今番甫一落地,便觉这处本就闻名山北道的繁华仙城,如今更添了几分盛景。

    从前它已是大卫仙朝西南三道里头数得着的修仙重镇,现下因了秦国公府落于此处缘故,便就愈发有种万物竞发的活泼之感。

    依着康大掌门如今身份,哪怕不带依仗,却也不消与城门口的一众低阶修士一般排这长队。

    凤鸣州城关丞是位出自万兽门的金丹上修,本事算不得十分出众,是以康大宝也无多少印象。

    不过这关丞却是热情十分,只是几息时候,这奉承话便就塞满了康大掌门的耳朵。好在都是修行到了这等境界的存在,鲜有人不晓得分寸。

    这关丞听得康大宝言语虽然客气,但却不时望向自己身后的城中一角,前者便就晓得这位武宁侯来凤鸣州城是有要事。

    这关丞旋就弃了摆酒置宴的心思,只装了几瓶能算上乘的灵兽丹丸来做拜礼。

    康大掌门本想推脱,不过又想起来段安乐或能用得上,便就随手收了,说不得还能让丹堂那几位弟子相看相看,瞧瞧能不能稍稍改良丹方。

    待得康大宝过了被重重阵法塑过的城门,入目繁华不消多讲。

    自从摘星楼被玄穹宫那位一纸诏令调拨到京畿听用过后,这凤鸣州城便就成了西南地方最为富裕之处。

    为表重视,卫帝甚至令银刀驸马沈灵枫亦也常驻在凤鸣州。

    莫看得其在西南之役里头毫不显眼,但其成婴年头不过才百余年,且身具道体、资质出众,在大卫宗室一干耆老眼中,却不比北王匡则孚这凭着豁出性命才爬起来的远支宗室贱上许多。

    如今西南之域风波渐定,京畿道那里倒是愈发波云诡谲。

    可卫帝竟就这么舍了一可用真人放在凤鸣州中,倒是显得外间盛传那九皇子会继位玄穹宫主一事,有些虚无缥缈起来。

    想到此处,康大掌门又将高耸入云的秦国公府掠过一眼。

    他看事情向来不甚乐观,便在心头发声感慨:

    “九皇子到底还未成婴,这帝王心思却也难说。不见上回闹得那般难看、左右也不过只发配了一个右宗正罢了,或还显不出今上是有多么斩钉截铁。”

    只是想是这般想,他康大宝身上可贴着匡琉亭马骨符签,却也没道理、更没资格去改换门庭。

    如今于他和他的重明宗而言,最好便是卫帝薨后,匡琉亭依着上品金丹造化被匡家耆老们推上那尊位上去。

    康大掌门又行了一阵,发觉多年未来,凤鸣州城竟都已扩建到他陌生十分。

    如今康大宝虽然贵为勋戚,却还远不到能放肆在这等地方放出神识搜索的地步。最后还是寻着一阵佛乐,迈步过去。

    到了地头方才见得,他寻这地方虽未寻差,然这佛乐却不是本应寺佛子尕达的居所发出。

    也不晓得公府的工曹掾是如何布置,尕达金幡映佛的白塔寺外,便就正对着梵韵禅心的一座显宗道场。

    看得出来,虽然两家香火都是颇为兴盛,但还是殿阔檐舒、光透庭开的显宗道场更受小民钟爱。

    当然,这或也与慧明禅师才离开山北道、返往中州不久之事大有关系。

    认真说来,释修道统本来在西南诸道式微得很,哪怕曾经那位黄米玻仁都已算得西南释修魁首,更是执掌云泽巫尊殿这有些名头的金丹大派,不也还是未在黄陂道中开片佛境出来?

    倒是因了慧明禅师在西南一役建功过后,显宗一脉方才经了卫帝准允、得了在秦国公府辖下布道之权。

    此时落在康大掌门眼中这处道场,便就是各方野僧、周遭居士皈依受戒之所。依着外间人传言,每岁在此处申领度牒、化道为僧的修士怕要过千人。

    这些佛门僧人可未有在道场里头安享清净,于今各州各县已然零零散散出现了标以十方丛林小寺小庙,各路坊市墟市里头顶着戒疤、手持钵盂的黄衣沙弥亦是屡见不鲜。

    再过些年头,寻常释修抛头露面,或也再不消如从前那般畏缩胆怯了。

    “只是这通热闹,倒似与密宗一系没甚关系?!”康大宝将目光从那处显宗道场收了回来、看着那白塔寺前多为穷苦小修,不禁低喃一声:

    “不过在这大卫仙朝,密宗、显宗之间几乎算得势不两立,倒也正常。”

    既然慧明禅师已走,他留下主持的弟子康大掌门也认不得,他便就息了拜访心思。只转首往那间金碧辉煌的白塔寺迈步过去。

    还未近了阶前,一阵佛香便就裹着脂粉味道朝康大宝迎面扑来。

    寺前侍立的不是知客僧人,而是从寺内引出来的两名紫衣侍女。

    这两名侍女发髻上插着银梵花簪,耳垂挂着小巧金铃,手中持着柄绣满坛城纹的拂尘。

    见康大宝走近,既不躬身行礼,也无多余寒暄,只垂眸问道:“婢子拜见武宁侯,佛子之前便有交待,是言若是侯爷莅临,便要婢子立即邀进寺中相见。”

    这两名侍女媚术造诣颇高,只是轻声吐露只言片语,却就令得旁人觉得耳根发痒。

    康大宝淡笑颔首一阵,这点儿媚术于他而言自是无甚用处。

    不过若是心性稍差的假丹在此,或是一个照面便就要在这两名真修面前露了怯。见猎心喜之下,他对这本应寺调教明妃的本事倒是颇为稀奇。

    至于尕达怎么会晓得自己已入了州城,他倒也不奇怪。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先前万兽门出身那位关丞甫一与自己照面,这城中的金丹上修怕就鲜有人不晓得武宁侯府进了城门。

    跟着侍女往里走,康大宝才看清白塔寺的全貌:

    寺门内立着一座三丈高的鎏金金刚像,像身刻满梵文咒语,日光下泛着刺眼的金光;

    两侧长廊挂满朱红底金纹的佛幡,幡面绘着密宗特有的明王像,风吹幡动时,金铃轻响,却无显宗佛乐的清透,反倒透着几分肃穆。

    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隙间嵌着细小的金刚砂,踩上去隐隐有灵力顺着鞋底往上涌,这显然是布了某类隐而不发的法阵。

    行至白塔下,才见一名穿黑衫的长眉阉奴立在阶前。

    这阉奴面色苍白,浑身缠满卍字锁链,虽是金丹修为,但身上却有一丝刮不去的奴性深种。见得康大宝后面上那丝谄笑好似浑然天成、令人不觉生厌:

    “山奴拜见侯爷。”

    康大宝未有倨傲,作揖回礼跟着阉奴拾级而上。

    白塔内部狭窄陡峭,石阶仅容一人通过,壁上嵌着夜明珠,光线昏暗却均匀,照得壁上的密宗坛城图案愈发清晰。

    那图案以金粉勾勒,层层叠叠如迷宫,与显宗道场墙上留白的素净风格判若云泥。

    约莫走了百级台阶,终于到了顶层禅房。阉奴推开门便退下,只留康大宝立在门口。房内燃着浓郁的藏香,烟味裹着淡淡的脂粉气,与显宗的清茶味截然不同;

    正中设着一座铜制坛城,坛城中央供奉着尊三寸小铜佛,佛前摆着三盏酥油灯,灯芯跳动间,映得周围的经卷泛着暗黄光泽。

    尕达佛子正坐在坛城旁的蒲团上,身着月白僧袍,袍角绣着暗金莲花纹,手中捻着串紫檀佛珠,见康大宝进来,才缓缓抬眸:“武宁侯,许久不见,君之风采更甚从前矣!!”

    尕达话音落时,指尖佛珠捻动的速度稍缓。

    他淡笑示意康大宝坐于对面蒲团,又唤那名叫自称山奴的金丹阉奴端来一盏酥茶,茶汤泛着浅金光泽,飘着淡淡的奶香气:

    “侯爷一路从黄陂道赶来,也是辛苦。先尝尝这酥茶,是上月才从大雪山运来的奶料新熬的,或是比不得各道名茶,然却也另有番风味。”

    康大宝接过茶盏,他浅啜一口茶汤顺着喉咙滑下,待得滚到肚中稍稍炼化,便有几点暖意从丹田升起、便连灵力似也微微涨了一分:

    “佛子客气,此茶又哪里只得别有风味那般简单?!若是每日都能饮这酥茶,那康某的闭关室却是可以封了、另做他用。”

    “侯爷说笑了。”尕达捻着佛珠轻笑,映得他愈发俊俏。弹指间,又有宝钗明妃入得堂中,亲奉甘霖蜜饯、以供康大掌门清口之用。

    后者轻声谢过,哪怕宝钗明妃近前时候衣衫单薄到让人强撑眼皮,却也未见得康大宝目中渗出来半分淫邪之色。

    “可惜,”

    宝钗明妃与尕达不约而同在心头叹过一声,毕竟这康大掌门如若真同外间相传那般性好渔色,这可是难得交好之机。

    尕达从前是作茧自缚、只以为美人计无往不利,却被化名不色的慧明禅师唬住了不假。

    但在其看来那却是已成禅师的慧明不要脸面,舍了显宗高僧的身份来与他这小儿辈来做玩笑,却算不得这他美人计未得用处。

    且事后待得慧明禅师显露身份,不也自觉理亏?除却亲书去信本应寺之外,还将一部写过题注的佛经送来、名为勉励后辈。

    尕达见康大宝对宝钗明妃毫不动心,也不再多做试探,抬手示意后者与山奴尽都退下。

    此时殿内只剩两人相对,佛香与酥茶的气息交织,倒比先前多了几分清净。

    尕达捏着手中佛珠,忽然笑道:“侯爷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物,今番亲身来见尕达,定有要事,还请直言。你我交情,却不消做那些无用客套。”

    康大掌门听得尕达这番客套言辞入耳过后,面上亦也生出轻笑,开口时候,话锋却悄悄转了方向:

    “倒是不瞒佛子,此番康某冒昧登门,却是有事相求。”

    尕达倒也爽快,只是笑声应过:“侯爷但说无妨,尕达如若略尽绵力、岂能推脱。”

    “康某有一师弟,姓袁名晋,却是与康某相依为命、一道长成的。”

    “侯爷白手起家的故事在周遭数道流传甚广,重明袁二单手持纛、岿然不动的名声,尕达亦也听得,自是知道的。”

    “康某这师弟年轻时候修行路上曾有过岔子,现下心头是有猿魔种下,便是丹论已得圆满、亦也不敢尝试结丹。

    康某曾与周遭同道求请灵珍丹丸、美玉良方,却都难根除他这心魔。是以多方探听之下,却闻得贵宗内有一灵珍,唤做‘摩尼宝叶’,用作清心之效极佳,便就又厚颜来求。”

    说话间,康大掌门便又提出来一个储物袋,内中装有数件法宝,在康大宝拾回的法宝之中能算精品。

    不过尕达显要比其所想还殷实许多,这本应寺佛子显对这储物袋无甚兴趣。甫一听得“摩尼宝叶”四字,即就皱了眉头。

    “这袁晋心魔未除之事倒算出名,听闻当年便连匡琉亭都赐过一部《澄心度厄慧海悟真经》予他,不料多年下来,却还难得根除.”

    尕达未料到康大宝话中隐有内情,毕竟后者行事向来如此。

    明明算得个中兴之祖,但甫一涉及到其关切的要害人物,即就昏招频出,却是能为了自家师弟做得出来这类徒欠人情的事情。

    不过尕达虽不疑康大宝话中有异,但这摩尼宝叶,却不是寻常灵珍,便连他手头都只得三片。

    密宗修行从来都极易有走火入魔之虞,这三片摩尼宝叶便是他尕达的三片保命之物,哪能如递予黄米玻仁那封手书一般毫不值钱的送了出去?

    “侯爷当晓得,尕达不是吝啬之人,”但见那佛子言到此处面上笑容一敛,继而又恳声言道:

    “故而不是尕达不愿将摩尼宝叶赠予侯爷,而是这灵珍确实关乎尕达道行修行,实不能相赠,还望侯爷海涵。”

    康大掌门是买卖人出身,甫一听得尕达如此言语,即就晓得手头储物袋差了分量、遂就又收了起来。

    不过听得尕达未将话说死,康大宝自是不舍放弃,直言道:

    “康某亦晓得自己是在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不过此物实是干系师弟性命前程,还望佛子再垂怜一二。”

    “嗯,侯爷这番手足情深、却也令人动容。”

    听得尕达似是松了口风,愿意相提条件,康大宝反还松了口气。毕竟求请摩尼宝叶这差遣是费叶涗借了费晚晴之口所递来的,却是慢待不得。

    “既是如此,尕达便也厚颜向侯爷相求一事。如若侯爷能做成此事,那这摩尼宝叶,尕达定会双手奉上。”

    尕达话音方落,康大掌门即就已经出声应道:“佛子但讲无妨。”

    “当年妖尉丰文失陷山南,余众奔散四方,有一妖校名唤永力,是为玄雾隐鳞兽一支。现下正隐遁山南周遭、不知去向。

    偏尕达孤身于此、乏人可用,便要求到侯爷身上。兹要侯爷能生擒此僚,这摩尼宝叶尕达定不吝啬。”

    康大宝想起来永力妖校这名字,似是有所耳闻。

    卷宗上写着这玄雾隐鳞兽十余年前好似是在墨云泽左近出没过,还杀伤过好几位附庸宗门上修、丹主,在那时候算得重明宗辖内一害。

    偏这畜生隐匿本事出众十分,待得蒋青带人去擒杀时候,却也难见得声影。好在这畜生也颇为识趣,近些年也已销声匿迹、未有招得重明宗上下杀心大起。

    “佛子放心,康某定办得好这桩事情。”

    “那摩尼宝叶,尕达便静待侯爷来取。”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870/6717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