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文豪1983 > 第429章 绝不原谅

第429章 绝不原谅


第429章  绝不原谅

    于是,他自觉有义务说些什么。

    他写了一封道歉信给当时同在前线的对,希望能得到原谅。「让我们再见一面!」

    信件很快送到,然而,他期待的会面却没有发生,而是被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并且留下一句话:「我绝对不可能见他。」

    可惜了!看来这种会面永远也不能发生。

    眼看著众人要离开京城,越南谈判团们纷纷感到惋惜起来。

    裴顺化替武元甲出主意:「把信寄给余先呢?」

    「他不是已经去过老山,再去一次还有什么意义?」武元甲道。

    「让余先生来接受您私人的道歉,他虽然不带兵,但也影响到了许多人。而且,他是个浪漫的作家,也许能理解您。「

    「真能理解吗?」武元甲不相信。

    「想想余切写过的小说,想想他作为一个作家,多次上过战场

    就像是您作为指挥官,却能写诗写文章一样!你们是两个国家不同的两面。你从军,他从文。」

    这话让武元甲龙颜悦,「好!让我写给他封信,看看余教授能不能理解我!」

    有这么一个说法是武元甲是个「儒将」,此人年轻时在越南河内大学读书,法律系毕业;不曾想毕业后竟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带兵打仗,越军内部称他为「秀才将军」·武元甲和大部分文化水平低下的越南高层不一样,他是有文化的。

    他不是个纯粹的泥腿子,也不是个「儒生」,而是个受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

    因为这一点,西方人也比较吹捧他。武元甲分别在1966年1月、1968年2月和1972年5

    月三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文章特别引述了法国人对武元甲的评价,称其是「被白雪覆盖的火山」,形容他是外表平静但内心炽热的军事奇才。

    有这些赞誉在前面,他自然以为余切能理解他。

    七月七号,在余切回燕大的时候,有人专门传话:有人给你写信,希望你能和他再见一面。

    「他们在哪?」

    「咱这里,很近。」

    「不见!」余切说。「恐怕永远也不见了。」

    「你为什么不去?」王蒙得知消息后来问他。

    「你代表谁?我代表谁?谁有这样的资格?」余切反问。

    王蒙红温了,一个字都不敢说。隔了很久后才道,「我们聊天归聊天,不要说话这么吓人!」

    「那你就代表你自己咯?」余切严肃的说。

    「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王蒙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那就行了!如果组织要求我做个表率,我可以,如果看我个人意见,我觉得我仅仅能和老山前线那些放下枪,不开一枪一炮的越南兵见一面,其他人就算了。」

    王蒙怎么会只代表他自己?

    不过,也没有人再来追究。对方等待了数日,仍然没有等到,只好失望而归。

    只有文官裴顺化得到了余切的回信。在信上,余切写道:「我期待我们彻底放下成见的那一天,但显然还不是现在。而且,也不应当是我来放下成见,在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我恐怕不能和你们中的任何人会面。」

    武元甲看到了这封信,大笑起来。

    他没有计较信中的无礼。余切所谓的「放下成见」,也就是越南成了「莫非王土」的一部分,或是加入到朝贡贸易称臣的一员中来。

    在外交中,这算是极度无礼的话了。

    「怪不得他不回我!我毕竟是个知名人物,他回我这些话,我们两个都下不了台!不回这些话,他又觉得不痛快!他不是个孬种!他知道他的话要被我们看到!」

    「他回这些话也不代表什么,我不赞成他上面的每一个字。」裴顺化怕受到追究,立刻和余切划清界限。

    「你不赞成?阮文得赞成吗?你们不都合起来搞鬼了吗?」武元甲笑了。

    裴顺化顿时汗如雨下!

    原来那些事,都被知道了。

    「阮文得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武元甲安慰道,「他避免无谓的伤亡,唯一死的这几个人也是个乌龙事件!你当然也不会有事。「

    「我们还指望著你长期作为友好派的人士,你不仅要好好的,还要经常来北方才是!」'

    武元甲拍了拍裴顺化的肩膀。

    这群想法各异的越南代表团,就此回到河内。当他们回去后,震惊世界的结果就会公布出来。不论他们心底里如何想,在外界看来,他们都是妥妥的亲华派,已经刻下这样的光谱。

    飞机离开京城,下面的大都市正在缩小,那是一块极宽极广的平原大地。

    「这里的建设,真是比越南好了太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胡志明市有这一天?」

    裴顺化喃喃自语,又苦笑起来:越南哪里有这种大平原。

    就算是比发展,只要是同一时间开始,也不可能比得过的。

    没想到的是,余先生竞然这样心思细腻。原先以为他是个相对粗犷的人,热情、健谈!但这次未曾相见的会面,反而体现出余切之前和他在一起的样子,很可能有表演因素在。他实则极度理性,谨慎。  

    余切曾说很欣赏我,我是个不一样的越南人。

    在余切的心底,我到底算他的朋友,还是人生路过的一个过客呢?他那些话,有几分是真的?

    裴顺化竟然纠结起这件事情来。

    长期的合作,以及对余切小说的阅读,促使他也成为书迷。此时此刻,他竞一时无法接受「余切有可能一直在骗我」这件事情来。

    不知道怎么回事,裴顺化忽然想到了在递给他「哥伦比亚之枪」前,余切问他「将来越南的风向变了,你怎么办?」

    裴顺化那时候回答:「我的事迹全都见了报纸,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原来是在试探我!给我机会!

    裴顺化冷汗直冒!

    他当时要是回答错了,怕是开车来杀人的就变成了余切。他也成了老山河谷间的泥巴。

    回到京城后,余切有一部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但余厚启现在还不好看。

    不仅如此,似乎还有点发愣。据协和院的护士说,这个孩子刚生下来时一声不吭,吓坏了张俪和一众护士,护士长把孩子倒著提起来拍打屁股,用了很大的劲儿,余厚启才如梦初醒的大哭起来。

    脑袋也很大!有那么一些稀稀疏疏的头发,护士说,这叫「胎发」,再过一两周就会渐渐脱落。

    京城的水质硬不硬?希望别是个秃头吧!

    曾经余切对孩子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现在真正有了个孩子之后,他的态度立刻就有变化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由于余厚启不能及时吃到奶水大哭,余切只好让出了四十平方米主卧的大床,去到他另外一间四十五平方米的次卧。

    「呜哇哇!」

    孩子的哭声在四合院里面显得特别明显。家里虽然装了隔音和通风,张俪坚持认为只有自然风才是清新的,她总是开著半个窗户,麻烦的是,余切也喜欢打开窗户写小说。

    因此,余厚启的声音就挡不住了。

    什么事情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孩子!

    这个孩子的出生打乱了余切的许多计划,比如余妈听说后,极度的想要从万县飞过来看娃,接著又想长期住下来,余切不允许,只给余妈提供了一套很近的房子,于是被余妈责怪了一通。

    朋友知道余切有孩子了,纷纷来道喜,这也不得不接待。

    陈小旭本来下半年有拍戏的计划,因照顾孩子,也放弃了。陈小旭格外喜欢孩子,余切感觉她比张俪还贴心。

    张俪说:「旭想要个孩子了,她和你样,嘴上不喜欢孩子,实际就不这样了。」

    最受影响的就是张俪,既要操心基金会,又要留心学业,她时间挤不出来,只好休学下去。

    张俪的本科怕是要读五年了。

    余切怀疑张俪不一定能毕业,张俪倒是想得开,「等我转GG专业后,我就开办个传媒公司,我的公司就是我的毕业证!「

    养孩子是很麻烦的,既花钱,还夺去了余切身边女性对他的关爱,怪不得鲁迅当年一见到自己儿子就骂:「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

    当时的鲁迅的对象们可并没有和谐相处,也不在一处住,帮他带孩子这种美事儿自然是不存在。鲁迅要一边写稿,一边哄孩子。

    历史上,鲁迅花钱大手大脚,有收藏癖、看戏癖,他儿子出生的时候,恰好轮到鲁迅被追查封禁,稿费骤降的时候,许广平又因生孩子无法工作,全部由鲁迅一个人在魔都写小说挣钱。

    因此,鲁迅最高产的时候就是他孩子出生的前几年。因为那段时间鲁迅穷。

    余切近来也比较高产,针对军旅文学他写了不少评论稿,基本上把后世的研究都搬到现在来了。

    七月中旬,在一篇《红高梁是历史流的军旅文学》中,他下结论道:「《红高梁》是管谟业的代表作,不少人注意到这篇小说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及改编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大获成功!」

    「然而,我们还要注意到这篇小说在追溯历史上的开拓,一定程度上,它使得描写过去的军旅文化成为可能,并从中展现过去的时代风貌。他解决了在我们创作中的时间问题。」

    管谟业今非昔比,《红高梁》的改编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导演张一谋一飞冲天,管谟业也起飞了,成为这一批人中最早有代表作的85年代作家。

    但他仍然因为这个评论很激动,认为余老师认可了他,给余切写信来感谢他,「我一直有句话不好讲出来,其实我现在有能力有勇气说了,余先生你在许多方面是我文学上的偶像,我学习的楷模!」

    余切差点没笑掉大牙!实话实说道:「我只是针对军旅文学,不代表支持你的小说价值。」

    什么?!

    管谟业气得七窍生烟,要求余切把他的信还回来,他好拿去撕了烧掉。

    余切回信道:「我会把信放在余切博物馆」,作为将来的坛轶事。」

    「余切博物馆」是余切的口头禅,和沪市的巴老「故居」类似。他们都打算将来退休后,把自己这些年来的藏书、荣誉等捐献出来。

    这岂不是留下案底,一辈子被人耻笑吗?

    管谟业听罢,表现得是真的愤怒,余桦想在居中调和他们俩现在都在京城常住。

    但管谟业并不愿意,余切也拒绝收回自己的话,余桦只好分别和二人见面。

    对余切,余桦说:「管老师很敏感,但他并不坏!他的眼睛特别细,眯著眼睛看人,形象上不好。但他又有胸宽,善解人意的面,只是这个人要比他弱才!」

    余切笑道:「那完了,我永远也得不到他的善解人意。但你觉得我在意吗?」

    余切当然不在意!

    余桦又说:「其实我们那一届文学院上课过的所有人都知道,管谟业老师最崇拜你!

    他总是不自觉模仿你。」

    「他不承认,但我们这些年经常提醒他,我认为他其实是知道的。「

    余切不置可否。

    管谟业很复杂,历史上他因《红高梁》成名后,被人询问是否过度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管谟业回答没有(这种狡辩在《白鹿原》等书写出来时也有),「我虽然看过《百年孤独》,但我忘记了!「然而许多年后,拉美文豪略萨访问中国,管谟业摆出一副小弟的模样,开口闭口都是「略萨是文坛屈指可数的大帅哥,略萨是我偶像!」

    略萨肯定是不如余切长得帅的。

    更不要说未来的老年略萨。

    由于余切真的见过管谟业这一面,尽管他在这个时空还没有这么做过,但余切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一他愿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

    因此,管谟业一天没有这样对余切在公众场合五体投地,余切就一天不会放弃对管谟业的打击。


  (https://www.635book.com/dzs/76224/6740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