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一条明路!
推荐阅读: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破文求生!难料禁欲男主玩更花 熊孩子重生记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拒医渣男后,七零娇医被首长缠上了 那些年,有你陪伴真好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盛世重生:摄政王娇宠王妃 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昊天归来
第430章 一条明路!
对管谟业,余桦就有另外一套说法了。
他一开始说:「余老师现在已经是京城作协的副会长,兵强马壮得很,咱们谁都能得罪,唯独不能得罪他!」
管谟业说:「我小时候因为说错话,被大队的人抓起来揍!我现在终于成名了,我还被人揍,那我不是白成名了?「
卧槽!
你说的真特么有道理,但你也得看你对面是谁啊!
难道学会加减法了就要挑战费马定理吗?
余桦换了个角度劝说管谟业:「管老师,在余切一生中能罗列到他个人博物馆的人物并不多。你看看,都是马尔克斯、武元甲等世界名人,还有聂华令这些余老师痛恨的人!」
「对的!他就是要让我遗臭万年!」管谟业很沮丧的说。「余切写小说以来就很顺,他自己确实能力很强,文体没什么不行的,但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生活艰难的人,还有许多生下来就丑陋的人——他不愿意承认这些人的存在,看不见这些事情,当我写出来的时候,余切就责怪我胡说八道!」
「我感到很委屈!」
余桦其实部分的赞同管谟业。余切最悲催的时候,也就是在家里复读过两年,他家里尚且是个双职工城市家庭。
多少人砸锅卖铁复读过?最后还没考个满意的大学?
他的起点,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终点。
不过,别人过的好有什么错。
余桦又劝道:「好吧,我现在讲一句话,人要经历过后才能理解苦难。余老师军旅文就写的很好,因为他真去过前线!我认为他是个如假包换的好人,你是不是承认?「
「我姑且承认!」管谟业说。
「那你就让让他吧,假如你认为他不知人间疾苦,那他却把稿酬都捐给了基金会,说明余老师只是没体验过,人却是好的!你与其和他闹下去,不如调转枪口,看看其他虚伪的人!」
管谟业到这时候被劝服了。不过,没有完全的服气。
他们这番争论是通过书信、电话交流的。
不久后,管谟业来文学院和燕大的作家培训班上课,再次遇见了余桦。
这时候他忽然觉得余桦很自在,眼睛里全是快活的感觉。他再三追问之下才知道,余桦已经离了婚,和一位叫陈虹的女作家领了证,两人住在一起。
「房呢?」管谟业问。
「没买。」
「自车呢?你总得有辆吧?」」我没车,就靠我的双腿。」
「那你到底出了个什么?」
「我忠诚的爱情!」
管谟业乐了:「原来你什么都没出啊!你以前的老婆好歹是县里面有名的美人,你把人耽误了,现在又找了个京城姑娘,住人家的房子,分文不出——老余,做男人还得是你!」
管谟业现在已经成名,《红高梁》剧本改编给了他两千块钱。后来因电影拿奖,引发管谟业其他书得到加印,他前后获得稿酬七千多块,彻底脱离了赤贫阶级。
所以管谟业这段时间,实际也是比较得意的状态。
2月份《红高梁》在德国柏林获奖后,作协为他开了个研讨会,请管谟业上去做报告。这是管谟业人生中第一次这么风光。
管谟业和余桦都有个愿望:在京城买房安家。
目前,管谟业是隔三差五回家一趟,在京城这边独自一人居住。而余桦的住处不定,有时在老婆家里面,有时在文学院分配的学员宿舍。
所以一听说余桦吃、用都是老婆提供的,管谟业说话间稍微就带了些酸味儿。
他自己没有察觉,余桦听出来了,却也没有责怪他。余桦上完课之后约管谟业散步,然后说:「管老师,你看你成名之后,就很难体谅我过的不好了,言辞里都责怪我吃软饭,你可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和京城大学开办联合培训班,是谁出的力?「
余桦能这么说,自然是大教授余切出的力了。
管谟业沉默不语,余桦又说:「我们在这边吃饭,也是他的基金会出了一笔钱,作协又拨了一部分钱。」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管谟业终于发话了。
「我的意思是,你不能站到最下面的时候抱怨,余老师没有体谅到你;你稍微一起来了,你就不能体谅到别人了,这时候你就忘记你对余切的要求了。这样太虚伪。「
管谟业被说得目瞪口呆,面红耳赤。
余桦又说:「我讲这些,不是为了批评你,因为这是我们做人的本性!我支持人性本恶的说法!你要是有余老师这样的本事,你不知道要怎么教训我了!你可见,余老师比你要心胸宽广得多!」
文人骂人不带脏字,却戳人肺腑。管谟业这次是真服了。
另一边,余切拿到了水兵陆应墨的小说《潮声》。小说以陆应墨个人的经历来书写:
他在岛上过年,会餐期间,听到一个士兵问队长,今年过年的电报是不是快来了?
队长说,来什么来?还轮不到我们呢,发到南沙去了,那边最远!
看起来是很普通的对话,却蕴含了很深刻的情感。原来守礁士兵极度渴望祖国的电报,孤独是他们的敌人,一旦迟迟等不到电报,士兵们就寝食难安,心里空落落的。
这种情感细腻的心思,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而且小说是用「对话体」来写的,更凸显了士兵的心理活动。
这让余切写了一篇新研究稿《第四次军旅文学浪潮》。
这次,他开车去了《十月》报社。社内上下隆重接待了他,看起了这份稿件。陈东杰被派来审稿,他年纪小,看得大汗淋漓,用了三四个小时才看完。
「张守任身体不好,你应当多加勤勉。」余切鼓励陈东杰。
陈东杰闻言汗如雨下。
期间,余切和张守任等人在会客厅闲聊。
「我抽个烟?」张守任说。
「不,我回去要有烟味,我老婆要责怪我。」余切摇头。
「你写说这么多年,竟然没学会抽烟?」
「烟有什么可抽的!」余切说。
总编苏玉劝说张守任戒烟:有个现成案例,《平凡的世界》作家路垚,他抽烟抽得身体透支,现在下笔都难。
路垚这个人余切是知道的。《平凡的世界》起初发表在《花城》,由于那几年实验文学搞科研之风大盛,《平凡的世界》并不受欢迎。
《花城》恰好又是搞科研搞得比较疯狂的文学杂志,《平凡的世界》发表时,销量有些上涨,但编者团队不认为这是路垚的功劳,相反,觉得这是他们科研搞得好。
于是余切的嘱咐下,张守任南下接盘,发表在《十月》上,给足了牌面,小说一炮而红。
「路垚抽烟有多疯狂?」余切好奇的问。
苏玉有些恨铁不成钢:「路垚非中华』烟不抽,每天至少三包烟!还要喝进口的雀巢咖啡!他买衣服,也要买最好的进口货。「
几人闻言都呆住了。
这是一笔什么钱?不说那些衣服、咖啡,光是烟钱,一个月就要抽掉四五百块,相当于两个大学教授的月工资,五六年下来,路垚抽烟要花掉三万块钱!足以在京城买两套四合院。」
他本来因写书财富自由了,却活生生折腾得分文不剩。
余切道:「有路垚的例子在前面,我这辈子都不会碰烟、酒,而且这些东西掉肌肉,我练起来不容易。」
本来是很沉重的气氛,余切这一句话,顿时引发哄堂大笑。
陈东杰把小说《潮声》看完后,在审稿会中实话实说:「这篇小说还很青涩,谈不上什么文学,只能满足我们社内对军旅小说的最低标准。」
「所以能发吗?」余切问。
「你看好这个陆应墨?」张守任琢磨出来味儿了。
「我看好他。」余切点头承认。
「那还是发吧,余老师已经说了。」陈东杰主动提到是「余老师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了。
在过去几年,王硕、王晓波这些人都是余切提拔而来,他们的小说简直称不上有什么文学性可言,就是现在小有名气了,仍然被传统文学所耻笑。
他们面对一种类似于后世韩涵、郭小四之类的尴尬境地,属于是流量作家。
余桦、苏童这些人也是余切提拔来的,他们就能写严肃文学,而且还在往纯文学的方向努力。
-不过,有一件事情是对的,但凡是余切推荐过的作家,至少能贡献销量,不是碌碌无功之辈。
小说家石铁生对「商业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之间有个划分标准:「商业文学」
就是订货,市场缺乏什么,作者就写什么来卖钱!
「严肃文学」要触碰到尖锐的、时尚的社会问题,但还不是纯文学。因为政策一变,某些问题得到解决,严肃文学的「严肃性」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纯文学」和「严肃文学」很像,关键是有没有触碰到最本质,最永恒的问题,是严肃文学中的严肃文学。
这是石铁生在《京城文学》上的一次访谈。余切引用他的访谈道:「我还想在石铁生的话上多加一句,那就是这几种文学可以变化的,比如鲁迅,我们曾经没有把他捧到第一人的位置,现在我们再看他的小说,发现他简直是预言家,神了!但他也是发来赚稿酬的,他当时没觉得自己文章多了不起。」
众人都明白余切的意思。
研究这些文学性都是很傻的,一本书在写出来的当时,很难说这本书、这个人具备多大的文学性,只有时间可以评判它。
因此,《十月》上下都接纳了《潮声》这个小说。至此,余切算是完成《军文艺》等人的嘱托了,他以个人影响力,为军旅文学的艺术性正了名。
从此,部队那些写得好的小说,不仅仅能发行在《军文艺》,也可以到《十月》、
《当代》这些更广大的文学舞台上亮相。
而余切的研究稿《第四次军旅文学浪潮》影响则更快。
简单来说,此研究为将来的军旅文学指了一条明路:缝合或专精。
「我们即将和耗资巨大,动员式集体式的军旅文学告别!这就促使作家把这一小说原本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艺术审美上的优势;作为非军旅出身的作家,为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把原本其他题材的人物特性,借鉴到军旅文学当中来..」
「对于军旅出身的作家,则要写出真实感,依法合理合规的介绍自己的军旅见闻—」
显然,余切的法子有利于部队出身的作家。他们写「日记」记录生活就行,而非部队的小说家却要大费周章,要求很多。
这是有原因的。
根据余切在前线的观察,那些未经过调查写来的军旅小说,并没有引发战士们的情感共鸣。反而不如他们自己投稿写的《水兵日记》、《军嫂来信》等等。
这种小说就失去了价值,他们大量的取巧投在《军文艺》等杂志上,确实符合杂志的要求,但没什么价值可言。说严重一点,是剥夺了别人的文学机会,浪费读者的时间。
这份稿件在编辑部内部,就已经引发了轰动,张守任评价「这是一本军旅小说创作指南」,等到次月上旬,于《十月》杂志刊公布时,顿时引发了文坛热议。
在体制内的觉得,余切讲的真特么好!我写我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水兵就写水兵,飞行员就写飞行员日记,即便是将来的神舟太空人杨立伟,他写的短文入选到小学课文中,就这一成就不知道超越了多少黄金一代的作家!
这是一条具备排他性的坦荡大道。
余老师知道兄弟们当兵苦,给兄弟们当中有文化水平的指了个高招。
没有过部队经验的则觉得余切要求太高:缝合,你要怎么来缝合?
原先我坐在家里面,欢天喜地的就能写出一篇形不似神不似的军旅文一美美拿到稿酬!现在却要我具备艺术性!这太难了!
八月,作协在京城开会,再次就明年年初举办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进行讨论。
>
(https://www.635book.com/dzs/76224/6740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