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鹏蛋
第288章 大鹏蛋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叮叮当当声。
这回吴铭瞧得真切,原来是楼上有一富贵人家的仆役朝下抛撒乳白色的珠状物,免不了砸著楼下吃酒的食客,立时惹得一片叫骂。
偏有一颗珠子滴溜溜滚到张关索脚边,他弯腰拾起,吴铭也扭头看去,嚯!
这是……珍珠?!
方才还沸反盈天的骂声,转眼便哑了火。
先前那怒喝的莽汉仰起脖,瞪向楼上撒珠的仆役,恶声恶气道:「若是好汉,便再撒一把给爷瞅瞅!」
话音未落,那仆役真个把手一扬,白花花的珍珠便跟下雨似的泼撒下来!
楼下众人哪还顾得上吃酒?霎时一拥而上,哄抢起来!
张关索也忍不住要往前迈脚,凭他的身板,若是挤将上前,谁能抢过他?
可余光瞥见吴掌柜岿然不动,忙又把脚收回。出门在外,断不能给灶王爷的丢人!只把手里刚捡的那颗,不动声色地揣进了兜里。
那仆役连著撒了六七把,这才拍拍手,叉腰朝楼下嚷道:「各位吃好喝好!今夜在座的酒饭钱,全算咱沈大官人与莲小娘子的帐上!」
满堂登时响起炸雷似的欢呼:
「沈大官人阔气!」
「沈大官人是条好汉!洒家佩服!」
「大伯!上两角今秋新出的眉寿!」
吴铭心里一动:沈大官人、莲小娘子?莫非……
待闹哄场面消停,吴、张二人便随王辩和引路的大伯往楼上走。
吴铭随口问道:「王掌柜,方才那位撒珠如雨的沈大官人,不知是何来历?出手竟如此阔绰!」
王辩笑道:「京中岂有第二个沈大官人?自是宣化坊沈家,沈廉叔沈大官人!」
果然是他!
「那这位莲小娘子……」
「小莲原是敝楼的乐伎,卖艺不久,便教沈大官人瞧上了眼,三番五次提出要将她买回家去。我推拒了多回,实在拗不过,今日终是应了这桩买卖。」
王辩一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的模样。
说话间,四人上到三楼。
顶层只四间雅阁,王掌柜特意为吴铭留了一间,足见其待客之诚。
说来也巧,四人正自甲字号雅阁门口过,那门忽然「吱呀」一声被人从里拉开。
两下里一照面,皆是一怔。
吴铭和张关索率先回过神,叉手道:「沈官人!」
对方正是沈廉叔。
「哈哈!巧极!吴掌柜不照看自家生意,倒有闲情来逛矾楼夜市?」
「沈官人见笑,吴某今日是受王掌柜相邀。」
「那更好了!」沈廉叔大手一挥,「相约不如偶遇!上屋里头同席吃酒!」
沈廉叔今日显然兴致极高,不待吴铭推却,便一把拽住他胳膊往雅阁里请,又招呼张关索:「铁牛也来!休要客气!」
阁内陈君龙等三人亦是吴记熟客,立时唤大伯添设碗筷,邀吴掌柜入席。
话已至此,吴铭也不好再推辞,只得恭敬不如从命。
王辩自是乐见其成,嘱咐大伯「好生伺候著」,便转身下楼去了。
沈廉叔亦下楼而去。
陈君龙唤道:「大伯,取食单来!」
转而对吴铭道:「吴掌柜但有想尝的菜,只管吩咐。」
吴铭摆手推拒:「吴某初登矾楼,对此间菜肴远不及诸君了解,本也不饿,诸位已点的菜肴,我尝尝滋味便是。」
见吴掌柜坚持,陈君龙便不再勉强,只笑吟吟道:「贵店雅间,还望吴掌柜费心,替我等预留一间。」
众人纷纷出言应和。
吴记生意是越发红火了,自八月底在吴记雅间用过一回饭,之后再没能订上一席。
听闻近来又添新味,众人早馋得紧。
吴铭含笑应下。
今日承情,理应安排。
他抬眼环顾雅阁内外。
此阁分作内外两间,悬挂珠帘为界。
外间连一露台,若值凉爽时节,可于此凭栏品肴,观街景人烟;现已入冬,便只在阁内宴饮,角落里的铜兽炭炉吐著檀香轻烟,四壁粉墙亦挂有丹青及题诗。
屋内除一众食客,另有乐伎数人,居中那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垂首敛目,想来便是小莲了。
但见她乌发绾作双鬟,巴掌大的小脸儿教琵琶遮了大半,唯露一双明眸,清澈似水。长睫低垂,微带羞怯,偶尔抬眼,眸光清亮,顾盼生姿,灵秀天成。
不多时,沈廉叔返回,吩咐道:「都愣著作甚?乐舞莫停!」
乐伎各就其位,小莲琵琶斜抱,稍稍抬头,露出真容,但见肤白胜雪,唇似点绛。右手执象牙拨子,左手按弦,指尖轻拢慢捻,弦音立如泉流石上,叮咚入耳。
她凝神弦上,神色专注,唇边噙著若有若无的浅笑,不媚不妖,只如清雅琶音般撩人心弦。
不仅张关索看得痴了,连吴铭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吴铭不通乐理,单论姿色,刘师师、徐婆惜等名妓虽也明艳动人,较之此女却弗如远甚。
此等佳人,难怪小晏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食案上已陈列各色时鲜果品、蜜煎咸酸及开胃小菜。
大伯将筛过的新酒温热,一一斟满客人座前银盏。
在这种场合,高低得喝两杯。
吴铭举杯浅啜,有一说一,矾楼的眉寿没比清风楼的玉髓强多少,前者的价格却是后者的两倍。
果真酒水的利润才是最高的,自古皆然。
「茭白鲊、瓜齑——」
门外响起传菜声,大伯捧漆盘入内,将前两道菜肴奉上食案。
茭白鲊即将茭白切片、焯水,拌以味料腌渍而成;瓜齑则取酱瓜、生姜、葱白、冬笋、虾米、鸡胸肉,切作长条丝儿,下锅炒至干香。
这两道菜俱是下酒小菜。
吴铭举筷品尝,寻常的家常味道,并无独特之处。
话分两头。
却说王辩下楼后径直赶至灶房,将吴掌柜并入甲字雅阁之事知会周铛头。
原本已经商定,等吴掌柜到店,便推荐几样周铛头自创的拿手菜。
怎料计划赶不上变化,吴掌柜竟然不点菜了。沈大官人那桌是周端的长子兼首徒周琦在操持,眼前正在烹制大鹏蛋。
「起开!你做得明白么你就做?」
周端立刻挤走大儿,揽下该桌的菜肴。
周琦一脸大写的懵,这大鹏蛋他之前已做过不知多少回,怎么突然就做不明白了?
更多的是不解,这吴掌柜不过是后起之秀,近来才声名鹊起,父亲却是成名已久的大前辈,亲自下灶未免太过抬举对方。
周端却不作他想,只一丝不苟,专心烹菜,定教吴掌柜尽兴而归。
「酿烧鱼、两熟鱼——」
甲字雅阁里,大伯呈上两道菜肴。
掀开罩子,香味立时随热气扑面。
虽然菜名里都带有鱼字,但吴铭定睛一瞧,却发现那两熟鱼通体金黄,竟是道假菜,似是以面饼捏作鱼状,入油锅炸制而成。
沈廉叔介绍道:「此二味皆是矾楼的招牌菜,这两熟鱼是一道素食,晏叔原常遣人来矾楼打包此味。」
提及晏几道,他转而问小莲:「你可识得晏叔原?」
小莲轻轻摇头。
「其父晏同叔晏公你该当有所耳闻罢?」
「晏公词曲,奴家亦会唱几首。」
沈廉叔笑道:「小晏才学较之其父亦毫不逊色,他日请其来府上作客,你见后定然欢喜。」
略一停顿,又道:「那便唱两首晏公词罢。」
小莲拨弦,随著众乐伎的伴奏,启唇轻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声量控制得恰得好处,只充当背景音乐,却不搅扰客人交谈。
或许是因为听过多次,已逐渐接受了这个调调,又或许是因为小莲容颜太过出众,为本就婉转的嗓音平添几分亮色,吴铭竟感觉自己听进去了,甚至忍不住跟著哼哼两句。
他现在有点理解宋人为何执著于一边吃饭一边听曲儿了,光是看著这群娇滴滴的美人儿,便令人食欲大振,若得红袖添盏,软语劝酒,那该有多欢畅……
当然,吴铭今天是来以厨会友的,无关的事暂且抛之脑后,尝菜才是重中之重。
他夹起两熟鱼的鱼尾送入口中——此菜是仿鱼形炸制的面食,无论哪个部位、味道和口感都一样。
菇菌独有的清香挟裹著淡淡的姜辛气霎时在舌尖上绽开,出锅装盘后显然淋了一层蘑菇汤汁。
「咔嚓」一声轻响,酥脆的外壳应声脆裂,细细咀嚼,既惊又喜。
此菜的滋味远比他预想的丰富。
食材并不全是面粉,其中还加了山药,口感软烂绵密,还有这略带著发酵酸味的奶香……酸奶?
比起直接饮用鲜奶,宋人更乐于食用酥、酪、乳团、乳饼等乳制品。
酥即是通过搅打或加热从鲜奶中分离出来的乳脂肪,生酥和现代的动物奶油类似,将生酥进一步煎炼去渣,得到的浅黄色液体则为酥油,类同牧民自制的黄油。
由于酥具有「加热变软、遇冷变硬」的特性,宋人常用它来制作「滴酥」。《金瓶梅》里提到的「滴酥鲍螺」,便是以酥为主食材制成的下圆上尖形似螺壳的小甜点,在宋代风靡一时。
滴酥不仅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造型,且制作过程优雅,许多富贵人家的千金诸如二苏的堂姐、梅尧臣的女儿皆精擅此道。
酪则相当于现代的酸奶,浓稠而味酸,东京城里多的是乳酪店,本朝流行在新鲜樱桃上浇一大勺乳酪混合同吃。
到了南宋,则会兴起以油饼夹乳酪的吃法,称作「酪面」,相传宋高宗十分喜好此味。
这两熟鱼外酥里软,滋味丰富,层次分明,委实不错,即便放在现代,也算得上别具一格了。
吴铭接著品尝酿烧鱼。
酿菜,顾名思义,即将一种食材置入另一种食材内部,共同烹制,从而获得复合的味道。
之前做过的蟹酿橙,以及湘菜里的传统名菜苦瓜酿肉,皆属此种做法。
因此吴铭没有夹取外面的鱼肉,而是撩起鱼腹,夹取藏于腹中的肉馅。
热气袅袅的肉馅入口,羊肉的鲜香霎时溢满口腔,夹杂著鲫鱼的鲜美,几欲鲜掉眉毛!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发现鱼羊同食格外鲜美,苏菜里的羊方藏鱼相传已有四千年多年历史。
但矾楼的铛头不仅在鱼腹里藏羊肉,还在馅料里加了少许精碾稻米,更增添了几分软糯口感。
馅料应是先以热油炒过,酱香、醋香、葱香融于脂香之中,再入鱼腹以上等的果木炭烤制,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焦香四溢。
矾楼不愧是京师食林执牛耳者,其招牌菜远非状元楼可比。
这两道菜很不错,现在是我的了!
当然,这两道菜的工序较多,做起来比较繁琐,暂不复刻,等以后现代的饭馆做大做强了,再偷师矾楼的招牌菜也不迟。
沈廉叔出言询问:「吴掌柜以为如何?」
吴铭认真道:「矾楼号称天下第一酒楼,名不虚传。」
沈廉叔笑道:「此间菜肴虽佳,然沈某以为,仍是贵店饮食更胜一筹。」
话音刚落,又听得门外响起传菜声:
「大鹏蛋、满山香——」
啥玩意儿?
吴铭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待大伯呈上菜肴,揭开罩子,张关索不由得惊呼出声:「恁大的蛋!」
盘中赫然盛有一枚雪白圆润的「巨蛋」,大伯以刀从中切开,蛋香立时随滚滚热气四散溢出,但见断面外层雪白,内里裹著嫩黄蛋心。
当一枚蛋看起来像蛋,闻起来像蛋,它当然只能是蛋。
但很显然,大鹏是神话里的生物,现实里绝无,正常的鸡也不可能下出比自己更大的蛋,这体积,倒像是鸵鸟蛋,可鸵鸟如今还在非洲和黑人赛跑,神州大地上数量极少,且仅作宠物用。
排除掉所有错误选项,仅剩下最后一种可能:这应该是以鸡蛋为主食材烹制而成的菜肴。
吴铭立刻联想到闽菜系里的传统名菜肚包蛋,便是选用新鲜猪肚或猪小肚(即猪膀胱),去除黏液与异味后,注入数枚甚至十数枚鸡蛋的蛋液,炖煮成加大版的蛋。
这道菜多半也是采用此法,只是做得更加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30/6754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