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285章 颠锅

第285章 颠锅


第285章  颠锅

    正值立冬时节,「根脆土将冻,叶萎霜渐浓。」

    京师地寒,冬月无时新菜蔬,上至宫禁,下及民间,家家户户采买收藏,以充一冬食用。

    之前在宫里摆摊时,便见满载冬菜的太平车络绎驶入宫中。

    市井坊间更显拥堵,沿途车载马驼,充塞道路,富户之家自四郊田庄运返食货,押车健仆扬声呼喝;升斗小民或推车或肩挑,亦争购过冬之需。

    四人一车只得跟在这浩荡的人流后缓缓行进。

    吴铭早已发现,现代和宋代的日期虽不同步,两边的二十四节气却一一对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至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所谓节气,即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每年运行360度,因此共有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

    立冬意味著太阳运行至黄经225度,换算成公历,即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日期相对固定。宋代的天文测算非常精确,误差很小,古今基本一致。

    在宋人的观念里,十月一日并非冬日之始,立冬才是。

    正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立冬至,一年的农忙终了,作物收割之后便要收藏储存。

    菘菜、萝卜、冬瓜、黄瓜、茄子等是冬藏最主要的菜蔬品种,或窖藏或腌制,或「以炉灰藏之,可至四、五月」。

    大户人家还会贮藏水果,如青梅、枇杷、林檎、小枣、葡萄、菱角、鹅梨、甜瓜、甜橙、橄榄、荸荠等,以及包括蛤蜊、螃蟹在内的珍稀食材。

    现代虽然有大棚作物,但价格并不便宜,普通家庭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仍然会贮藏大白菜、土豆、萝卜等,单户可达数千斤。

    吴铭当然也会根据应季的食材及其价格对店里的菜单进行调整,尽量不让反季节的绿色蔬菜出现在吴记川饭,以免震撼宋人一千年。

    行至丽景门处,同张铁嘴拱手作别,吴铭三人驾车回到麦秸巷中。

    「师父!」

    谢清欢开门相迎,众人将一应器具收进厨房。

    发放工钱时,李二郎问:「掌柜的,时值立冬,咱可要储藏些菜蔬鲜果?」

    不待吴铭作答,谢清欢抢先道:「师父法力无边,历冬霜如沐春风,有种豆得瓜之能,自不必拘于时节。」

    这便是大家闺秀的底蕴,换作李二郎,决计说不出这种话来。

    吴铭哑然失笑,心想你这脑补能力,不去当说书人委实屈才了。

    谢清欢倒不全然是拍马屁,她拜师四月有余,见识过无数新奇食材及反季节菜蔬,足见仙界物资丰盛,灵气充沛,已不再受时节所限,绝非凡间可比。

    李二郎见吴掌柜并未否认,便知谢厨娘所言不虚,眼底敬畏之色更浓,又问:「待到寒冬腊月,店里会否歇业?」

    二郎自不乐见吴记歇业,他上无老下无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指著吴记的伙食过冬哩!

    吴铭摇头称否。

    平时已有旬休,过年过节便不歇了,套用现代的概念,这叫调休。

    李二郎喜不自禁。

    孙福同样欣喜,有活儿干便有钱赚,何况还能享用吴记丰盛的伙食,即便全年无休他也乐意。只是他家中尚有老母,仍需储备过冬的食货。

    二人领了工钱,各自回家,孙福顺路将餐车送至何双双府上停放,自往市集里采买不提。

    厨房里终于只剩师父和自己,谢清欢立刻献上适才雕刻的萝卜花。

    吴铭略略扫了两眼,微微颔首:「不错。」

    经过多日的苦练,他这徒弟已经掌握基本的雕刻方法,学起定式来自是事半功倍。

    「师父,时辰尚早,弟子还想再学些本事……」

    谢清欢说著,目光频频瞄向灶台。

    吴铭岂会瞧不出她的小心思?一语戳破:「你想学颠锅?」

    「好!」

    「好什么好!等明日人到齐了再说。」

    吴铭之前答应过要教她,他一向说到做到,明天会在教何双双的时候顺带教教她。

    「啊……」

    师父的意思分明是要教双双姐。

    谢清欢越发感到自己大师姐的地位日渐不保。

    「非是为师偏心,你过来——」

    吴铭走至灶前,拍了拍锅沿:「你试著单手将它平举起来。」

    谢清欢依言照做,抓住锅把手,暗中使劲。

    想她初来乍到时,活脱脱一个弱女子,莫说单手,两只手都够呛。

    在现代厨房高强度干了四个多月,力气显著提升,这回倒是勉强举起来了,但头重脚轻,不稳也不平,更别说维持住了。

    中餐厨师的其他部位都可以瘦,唯独胳膊特别是小臂必须有劲。直径50公分的炒锅,光是净重就有四斤多接近五斤,再加上锅里的菜,没两把力气颠不了一点。

    当然,颠锅不仅要有蛮劲,还得会使巧劲。  

    「弟子不成……」

    谢清欢尝试失败,颓然将锅放回原位,只觉双颊发烫,略显窘迫地低首垂眸。

    吴铭并无责怪之意,唯有语重心长:「别看你双双姐身形窈窕,你明天可以观察她的手臂,比你的粗一圈不止。为师之所以让她掌灶,经验足是一方面,胳膊有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见徒弟垂头丧气,俨然霜打的茄子,他温言宽慰道:「你也不必灰心,小何她自幼学厨,至今已有十六七年。你正经学厨不过四五月,若再认真学个几年,成就必定在她之上!」

    「真的?」

    谢清欢霍然抬头,满脸希冀。

    「当然!」吴铭正色道,「你的天赋高过她,你的师父强过她的师父,焉有不如她之理?」

    谢清欢霎时双眸生光,斗志高昂,此前的种种委屈悉数释然,原来师父从未冷落自己,相反,师父最看好的人自始至终都是她!

    「弟子定当勤加练习,不负师父所望!」

    说做便做,她当即开练。

    吴铭嘱咐道:「有上进心是好事,但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凡事过犹不及。」

    「弟子省得!」

    到底是小丫头,真好哄啊……

    吴铭不再多言,回家休息。

    翌日。

    又是一个周末,自从停卖早饭,吴铭基本都是倒数第二个到店。

    今天是倒数第四个,他刚把店门打开,三老便大驾光临,开口就催更「儿子与赵官家的二三事」。

    天天给三老讲述,吴铭感觉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显著提升,以后退休了,说不定也能当个说书人。

    何双双师徒显然已经得知今日要学新技术,吴铭买菜归来时,就见三个厨娘齐刷刷投来灼灼的目光。

    正好有空,那便进入教学时刻!

    颠锅其实不难,前提是要掌握技巧。

    三个厨娘立时围拢过来。吴铭拿起手布,裹紧锅耳,拇指在上,其余手指在下托住锅身,避免锅体滑动。

    「仔细看我是怎么抓锅的,一定要抓稳,保持锅体倾斜,前推后拉,利用惯性使食材上扬并翻转。」

    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肩不要动,用手肘、手臂的力量,先把推拉的动作学会练熟,再论其他。」

    ——

    ps: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无心码字,就当请假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30/6754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