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190章 收入盘点,不爱财

第190章 收入盘点,不爱财


大蜜蜜赶紧转移话题。

    把身上昂贵的礼服,随手往沙发上一扔。

    像是看到了财宝的巨龙,猛地扑到沈善登身上,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别说他们了!快跟我说说!你是不是真的成亿万富翁啦?外面报纸杂志都在说!《督公》加《囧途》,收入过亿了?”

    沈善登被她这后知后觉的财迷样逗乐了,故意逗她:“你这反应弧也太长了点,新闻都炒了好几天了。”

    “哎呀,昨天光顾着想你了嘛。”

    大蜜蜜脸一红,含胡略过不可描述的玩耍细节,摇着他的胳膊撒娇。

    “玩得太开心就给忘了嘛!快说快说,是不是真的?”

    “没仔细算过。”沈善登想了想道:“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肯定没那么多,但要算上还没收回来的账款、项目估值、还有一些固定资产,差不多吧。”

    大蜜蜜一听更来劲了,立刻从茶几抽屉里翻出个计算器,盘腿坐在沙发上,一副要帮他清算家底的架势。

    “那我们算算!《督公》票房4.3亿!制片方能分多少?”

    “42个点。”沈善登在她身边坐下。

    “这么低啊?”大蜜蜜有点吃惊,手指悬在计算器上:“我还以为能对半分呢。”

    “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多亏了中影。”沈善登耐心给她科普:“一般新人导演或者小公司,能拿到33%就不错了,大部分利润都让院线拿走了。”

    沈善登觉得和中影捆绑确实不错,没有中影很难拿到一个合理的分成。

    大蜜蜜咂舌,低头按计算器:“4.3亿的42%,嗯,1.806亿!然后你占三成份额。”

    她又按了几下,惊讶道:“哇!五千四百多万!”

    沈善登看她那兴奋样,给她泼点冷水降温:“想得美。还没交税呢。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大概3.3%的营业税和各种附加,真正能拿出来分账的票房,大概只有总票房的91.7%左右。”

    大蜜蜜脸垮了一下:“税这么高啊?”

    她又低头重新算。

    “4.3亿的91.7%,是3.9431亿,然后再分42%。”

    计算器噼里啪啦响。

    “1.6561亿。哦,那也很多了啊!”

    沈善登乐呵呵看她忙着,还重头算起,也不是很聪明的样子。

    “还有发行代理费呢。中影、博纳、光线,还有我自己的公司,发行抽成大概还要去掉12%左右。”

    大蜜蜜又按了一通,小脸皱了起来。

    “啊?最后落到制片方手里的,只有,1.18亿左右?才占总票房的三成不到?院线也太黑了吧!”

    她替沈善登感到肉疼。

    沈善登道:“好莱坞那边制片方能拿到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咱们这边,院线强势惯了,有历史原因,以前都是国营厂,靠拷贝吃饭。”

    “现在嘛,影院建设投入大,他们也觉得自己该拿大头。”

    沈善登若有所思,这个时候国产电影分账的指导下意见还没出,还在讨论。

    “是该呼吁一下,弄个更规范的分账指导意见出来了,总不能一直这么弱势。”

    大蜜蜜叹了口气,重新振作精神:“那就算1.18亿,你的三成就是三千五百四十万!《督公》你赚了三千五百多万!”

    她眼睛又亮了。

    “差不多吧。”沈善登道:“不过这还没算发行收入和我个人公司的代理费,还有广告收入,后面的电视版权、网络版权那些零零碎碎。全加起来,《督公》这个项目,我这边总的收入大概在五千万上下。”

    三百万赚五千万?

    大蜜蜜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微微张着。

    她又迫不及待算起《人在囧途》:“那《囧途》呢?现在都快三亿了!这周末肯定到!我们按三亿算!分成还是42?”

    “要高一点,《囧途》谈的是43%。”沈善登道:“而且这次发行不是按比例抽成,是包销。中影和我个人的公司垫付了宣发费用,大概两千万。”

    “这里面包括拷贝费,现在胶片拷贝和数字电影包加起来也是笔大开销,光拷贝就花了差不多一千万。中影掏了一千五,我这边出了五百。”

    大蜜蜜立刻低头狂按计算器:“三亿票房的91.7%是2.751亿,制片方分43%,是1.18293亿!减去两千万宣发成本,哇!净赚差不多一亿!”

    她猛地抬起头,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也就是说,光是票房分成,你就能拿到七千万左右?”

    她是知道沈善登的个人公司既是主要出品方又参与了发行,份额占比更高。

    沈善登看着她财迷心窍的样子,觉得有趣,点头道:“差不多。而且《囧途》这种都市喜剧,广告植入和后续版权运作空间更大,贴片广告、网络版权、电视版权、DVD,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大概有四千多万。”

    作为沈善登第二部戏,《囧途》招商方面比《督公》好很多。

    大蜜蜜已经不会算了,眼睛瞪得溜圆:“所以,光是一部《囧途》,你,你就能赚一亿多?”

    “哈哈。”

    沈善登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捏了捏她震惊到呆滞的脸颊。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吧。”

    大蜜蜜倒吸一口凉气,然后猛地扑进他怀里,兴奋地乱叫。

    “老公!天啊!亿万富翁!我老公是亿万富翁了!真的亿万富翁!”

    “一个小目标而已。”沈善登摆了摆手。

    大蜜蜜想起什么:“对了!我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现在好像是抄底美股的好时候哎!”

    “说什么跌到底了,正是入手的机会。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嘛!我们要不要也,投一点?”

    沈善登正端着水杯,听到这话差点没呛着。

    他放下杯子,哭笑不得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要我说,是‘我不理财,财不离你’。”

    “败家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总想着让钱生钱,尤其是去碰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

    他拉过大蜜蜜,开始给她掰扯这里面的门道。

    “首先,公司收入不等于我个人收入。公司赚的钱,那是公司的,要投入再生产、发工资、交税、覆盖运营成本。”

    “我个人的收入,大头主要还是以前写歌的那些版权费,剧本版权授权,细水长流,但没那么夸张。”

    看着大蜜蜜逐渐懵懂的眼神,沈善登道:“其次,你看我好像两部电影赚了一两个亿,但那大多是账面上的。”

    “眼下我手头能动用的现金,其实不多。公司账上趴着的,也就几百万流动资金,够发下个月工资和日常开销就不错了。”

    大蜜蜜傻眼了:“啊?赚,赚了那么多,怎么还,还穷了?”

    “《囧途》还在上映,票房分账款哪那么快回来?周期长着呢。《督公》赚的那些,早就投进去拍《囧途》了,还有正在做的《嘉靖》、《锦衣卫》,哪个不是吞金兽?”

    当然,他没提以他现在的声誉和项目盈利能力,银行恨不得排着队给他送钱,《囧途》的应收账款做抵押,贷款容易得很。

    至于炒美股?

    大蜜蜜能听到这种“抄底”的风声,大概率就是华尔街那帮人放出来,然后国内一帮金融人复读,吸引韭菜去接盘。

    从2008年往后看,直到2020年甚至2025年,这种“抄底美股”的呼声就没断过。

    专门忽悠的就是手里有点积蓄,又渴望财富增值的老中人。

    老中这片土地,从建国算起和平发展快六十年,改开也三十年了。

    虽经历过波动,但整体财富是在快速积累的,民间蕴藏的购买力相当惊人。

    后世,一个普通年轻人,豁出去刷爆各种信用卡和小贷平台,都能捣腾出几万美元来。

    这个层次的现金,已经超过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民众。

    一些发达国家,普通国民也根本不可能有这种额度的借贷能力。

    沈善登不是不知道金融危机会爆发,也不是不知道中长期持有一些优质美股确实能赚。

    但他懒得去费那个神。

    一方面,公司所有的钱都必须用在电影生产上,才能砍下更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他个人那点钱,买了房产,保值增值的效益也不比投资差。

    对他而言,已经跳出了单纯追逐财富积累的阶段。

    他不太爱财,够用就行,不追求资产配置的最优解。

    拍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比炒股圈钱更快、也更正大光明的印钞机。

    更重要的是。

    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头人物,所掌握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远比账面上的数字更有力量。

    2008年7月10日。

    《人在囧途》庆功宴。

    选在了一家私密性不错的高级会所。

    沈善登没有大肆铺张,身上还背着些逼捐的节奏。

    不过闻风而动的媒体还是来了不少,长枪短炮堵在门口。

    庆功宴的独家报道权早已卖给了新浪,也算是一种资源置换。

    王忠磊陪着哥哥王忠军一同到场,一进门就看到会场中央那个显眼的、镌刻着“300000000”数字的冰雕。

    灯光打上去,晃得他眼睛有点刺痛。

    像是回到了《督公》庆功宴的时候。

    “怎么票房又到三亿了?这就摆上了,显摆什么。”

    王忠磊忍不住低声嘀咕,语气酸溜溜的。

    王忠军淡淡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另一边,韩三平却是春风满面。

    虽然从沈善登手里掰肉吃不容易,但终究是吃到了。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中影又大赚了一笔。

    更是因为今年的电影市场太给他长脸了!

    暑期档还没过,就已经有五部票房破亿的电影诞生。

    这股势头,太猛了!

    而且现在都不用他亲自出来摇旗呐喊,沈善登一句“千亿市场”的饼画得比谁都圆,省了他很多力气。

    更重要的是,《囧途》这种贴近现实、传递乐观精神的电影大卖,正好为即将到来的奥运盛会营造了极好的社会氛围。

    赢麻了!

    祝酒环节。

    韩三平端着酒杯,意气风发道:“《人在囧途》这部电影,不回避生活中的苦难挫折,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它记录了我们的时代,更鼓舞了人心!这就是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应该发挥的社会价值!我相信,属于中国电影的新旅程,这才刚刚开始!”

    他的话引来一片掌声。

    轮到沈善登,他言简意赅,同样掷地有声:“在我看来,最好的艺术,永远来自于最真实的生活,最强的共鸣,永远只发生在中国观众的心坎里。”

    话音落下,他和韩三平相视一笑,共同举起小金锤,敲碎了冰雕,将气氛推向高潮。

    仪式过后,便是自由社交的时间。

    王忠军瞅准沈善登身边暂时没人的空档,端着酒杯走了过去。

    王忠军笑容满面:“沈导,恭喜!《囧途》真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啊!”

    沈善登和他碰了下杯:“王总客气了,主要是宝强他们演得好。”

    “是沈导你发掘得好,开辟了我们宝强的新戏路啊。”王忠军笑着接话。

    一旁的王忠磊脸色却不那么好看,他当初可是极力不看好王宝强的,现在脸被打得生疼。

    寒暄几句。

    王忠军切入正题:“沈导,你看现在市场这么好,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

    “华易上市在即,万事俱备,这是整个行业的大好事。我们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合作,一起助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沈善登眉头微挑:“哦?王总有什么具体想法?”

    “一个人的成就,固然要靠个人奋斗,但也离不开时代。”

    王忠军说得颇为诚恳:“古装大片遇到瓶颈,给了新类型机会,沈导你抓住了。华易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希望能和沈导这样的翘楚一起,把蛋糕做得更大。”

    “上市之后,资源、平台都会更上一层楼。”

    沈善登点头表示认同。

    华易后世虽有各种是非,大小王传闻也不少。

    但在当下,它确实是民营电影公司里的领头羊,一定程度上扛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大旗。

    虽然他的横空出世,让华易不像前世那么独领风骚,但其深厚的人脉和资源依然不容小觑。

    华易上市,确实是能赚钱的好事。

    他不刻意追求好处尽占,但顺手搭个便车,何乐而不为?

    “王总说的是,行业繁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华易上市,我当然是支持的。”

    沈善登表态。

    王忠军心中一喜,顺势提议道:“那,沈导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双方进行一个深度的股权合作?比如换股?这样更能利益捆绑,一致对外。”

    沈善登微笑着婉拒:“王总好意心领了。不过我这边摊子小,比不过华易,规矩也自己定惯了,暂时还没考虑引入外部股东,换股就更复杂了。”

    王忠军脸上掠过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

    他早有预料。

    旁边的王忠磊却有些压不住火气了,忍不住插嘴道:“沈导,《囧途》这么成功,续集肯定要提上日程吧?不过到时候宝强的档期可就不一定好协调了,公司给他安排了不少工作。”

    话里带着点隐隐的威胁意味。

    王忠军假意呵斥了弟弟一句:“忠磊,少说两句。”

    却并没有真正收回这句话的意思。

    有个弟弟的好处就在于此,有些自己不方便说的敲打话,可以由他代劳。

    沈善登脸上笑容不变,只是心里冷笑一声。

    他也不意外就是了。

    这个行业以后烂成这样,华易占着那么好的机会,也烂的一塌糊涂,不是没有理由的。

    他原本还真有个关于后续合作的提议想聊聊,被王忠磊这么一威胁,顿时没了兴致。

    他淡淡开口:“续集的事不急。而且,《囧途》如果有续集,也不会再用王宝强了。”

    这话一出,大小王同时愣住了。

    完全没料到沈善登会是这个反应。

    不用王宝强?

    《囧途》的成功,王宝强的角色魅力功不可没,换人还能有这效果?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沈善登已经举杯示意了一下,转身走向了别处。

    留下王氏兄弟面面相觑,心里七上八下。

    另一边。

    韩三平把沈善登拉到稍微安静点的角落,脸上兴奋又神秘。

    “善登,明年可是六十周年大庆,献礼片是重头戏。”韩三平压低声音:“我琢磨着,咱们得弄点不一样的,不能老是老一套,你说是不是?”

    沈善登觉得韩三平确实不赖,干出一个大片战略,又弄出主旋律。

    主旋律题材的商业化,是韩三平搞出来的。

    看着韩三平那副“我又有个鬼点子”的表情,他忍不住笑了。(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0/6749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