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状元郎 > 第336章 有才不考了

第336章 有才不考了


应考的秀才们三更天便赶到学宫街口,从家人手中接过考篮,出示浮票进入学宫街。

    学宫门口,水学正和三位教谕分立一处,身边小吏打着大大的灯笼,写着各自学校的名称。

    秀才们便找到各自的学校,向学正或教谕报道,然后排队等候进入考场。

    进考场前居然还要搜身,让不喜欢肢体接触的程万舟十分痛苦。

    苏录一帮糙爷们却已经习惯了,轮到他们时,便熟练地宽衣解带露出双脚,左手拎着考篮,右手攥着鞋袜接受检查。

    每个考生都由两名军士负责搜身,从头到脚里里外外,检查得十分仔细。

    待到搜身完毕,众人赶紧穿上鞋袜、系好衣带,收拾起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考篮,来到仪门前接受考卷。

    考卷与院试相同,都是那种长长的棉白纸折页,卷面已经写好了考生的个人信息及所习本经。科试与院试前后相差不过几天,估计考卷都是一批准备的。

    苏录熟练地贴好浮票,再由考官折角弥封,钤以提调印信,便可持卷入场了。

    跟院试一样,科试也没有提坐堂号,所有考生一视同仁,都在明伦堂前的考棚中应试。

    考棚中,所有考案前后左右相距各二尺,上置界尺一、净器一,案脚下有长竹编结,无法移动。考场四角依然各设一高台,上头站着监考的瞭望手……

    一切都与院试一模一样,倒省得再布置考场了。

    苏录按照考卷上的座号找到自己的位子,在考场的东南一角,不禁暗暗欢喜。

    因为六月太阳偏南偏西,正午到下午最热的时段,这里不会被直射。而且位于边角,不用在密不透风的人群中就坐,还能享受到东南风,可以大大降低中暑的风险。

    所以在这个炎炎夏日,这里可是考场上的黄金位置。

    至于为什么别人运气没这么好,估计是他们跟老公祖的关系没那么好……

    入座后,苏录取出考具摆好,便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卯时天光大亮,所有考生入场完毕,考场封门,大宗师闪亮登场。

    依然还是萧翀萧提学。

    待众考生起身问安后,萧提学便退入大堂出题。

    考题依旧粘于数面长柄牌上,由书吏擎游考场,让考生自行抄录。

    这时候苏录的位子倒成了劣势,因为考题最后才到了他面前。

    题目是一道四书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这是一道大题,出自《论语述而》中,孔子与颜回的完整对话。讲的是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自主的处世态度。

    以如今苏录的境界,能从中分析出三重哲学内涵——

    一曰顺势行藏,不执于‘用’或‘舍’;

    二曰内外如一,德性不因境遇变;

    三曰顺道而为,超越个人得失计较。

    很明显,他在影响阳明先生思想的同时,思想也已经被阳明先生深深地影响了……

    构思完毕,苏录便提笔在稿纸上写道:

    ‘圣人行藏,顺道守德。不执为要,能者与言……’

    苏录考过不知多少次试了,但从来没有这次的感觉——

    当他落笔破题的一瞬,周遭的嘈杂仿佛顷刻远去,监考的踱步声、邻座考生的咳嗽声,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承题、起讲如奔泉出谷、层层推进,无需苦思,那些关于‘德恒’‘道契’的义理,对‘执用’‘泥舍’的批驳,竟顺着笔尖自然流淌而出……

    起初他不过是‘代圣人立言’的应试心态,可写至后比‘共抱德恒垂千古’时,胸中忽然涌起一股沛然正气——那一刻,他不再是为求功名而作文的考生苏录,反倒像立于杏坛之上的贤者,眼前的考卷成了教化众生的讲义。

    那些纠结于行藏的凡俗困惑,都在他笔下有了通透的答案……

    等到苏录从那种强烈的心流状态中回过神来,只见一篇七百余字的文章已经书写完毕。

    他忙仔细重读一遍,竟发现一字都无需删改!

    ~~

    苏录一时也搞不清,这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跟老师悟道后的成效……

    但当他中午做五经文时,那种状态又出现了。每一笔都带着沛然正气,酣畅得仿佛要将胸中丘壑尽数倾泻。

    他隐约意识到,自己似乎不用再模仿圣人,而是可以用惣学的经义去教化众生了……

    ~~

    这时午时刚过,正是一天中最酷热的时候。

    苏录在黄金位置上畅快答题,物我两忘,未觉太过炎热。

    他可怜的老爹就惨透了。苏有才这次并没有得到优待,他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前后左右乌泱泱都是人。

    几百考生肩并肩、腿贴腿,彼此的汗味、呼出的心火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闷热难闻的气息。

    苏有才被熏得晕头转向,身上从裤衩到儒巾全都已经湿透了,却只能用帕子擦擦脸上脖子上的汗,以免滴落在试卷上。

    他连拿稿纸扇扇风都不敢。因为一旦被瞭望的军士认定举止乖常,试卷上就会被盖下红印,文章再好也得降一等。

    坚持到这会儿,他整个人都不清省了,口干舌燥嗓子像冒了烟一样,却还不敢多喝水。因为起身如厕要打扰十几个考生才能走出去,回来的时候还得再打扰人家一遍……

    所以他从开考到现在,屁股就没挪过窝,作为这个年纪的男人,足以自傲了。

    但久坐之下,他腰脊僵硬得像块石头,稍稍一挪动便针扎般的疼,不动的话,又像灌了铅一样的涨。

    明明去年院试时,自己还能顶下来……他不禁暗叹,看来男人四十,确实没法跟小年轻的比了……

    苏有才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捱到天黑交卷的。

    直到散场时,子侄们过来找他,他还坐在那里没动弹。

    “前辈,该回家了。”苏录严守着在考场上不许叫爹的规矩。

    苏有才这才嘶声道:“我站不起来了。”

    “二叔,你怎么了?”苏满忙关切问道。

    “唉,老了,顶不住了。”苏有才满嘴苦涩道:“闲话少叙,扶我小解……”

    “哎哎。”苏录苏满赶紧一左一右扶起他。

    “慢点,我腰要断了,尿泡要爆了……”苏有才虚弱道。

    “哦哦。”苏录苏满赶紧放缓动作,小心翼翼架着苏有才去找小解的地方。

    苏淡留下来,给他收拾考篮。

    ~~

    苏录和苏满架着苏有才,苏淡给他拎着考篮,四人最后出了考场。

    “好了放开我吧,我自己试试。”苏有才对子侄道。

    两人依言松开手,苏有才试着活动一下,赶紧把双臂放回他俩脖子上,无奈道:“还不行。”

    “这咋办?明天还有一场呢。”苏满忧虑道。

    “不考了,不光明天不考了,再也不考了。”苏有才却已经拿定主意道:“就算豁出老命去坚持到底,后头秋闱得考整整九天,你二叔就死在里头了……”

    “也好。”苏录点点头,忽觉不妥,赶紧改口道:“我的意思是,不考了也好。爹辛苦了半辈子,也该歇歇享享福了。”

    “嗯。”苏有才回头看一眼已经紧闭上的学宫大门,对苏录三人道:“后面就看你们了。”

    “放心吧。”苏录三人点头道。

    ~~

    明伦堂中灯火通明。

    萧提学和他五位幕友已经开始紧张地阅卷。

    他的幕友还是原先要请辞的那五位,萧提学给他们涨了一倍的薪水,他们才勉为其难留下来,陪他干满一任……

    提学副使的任期,开始于乡试,结束于下一届乡试,三年之期一满,便可交差回京了。

    所以萧提学的任期,只剩下最后不到俩月了,五位老哥终于要熬到头了。

    而且科试阅卷只需分等,不必排定名次,所以只需要五人组初评一遍,然后由大宗师复核即可,工作量远小于院试。

    五位老兄的心情自然颇为轻松,白胡子老兄一边阅卷一边轻声道:“来到泸州,我就想到了苏录。”

    “一样一样。”眼镜兄等人点头笑道:“小三元的文章冠绝蜀中,尤其是那篇五经文,给我们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不知道这一年多过去了,他又进步到什么程度。”胖先生期待满满道:“希望这回能再给我们个惊喜。”

    “听说他拜阳明先生为师了,一直跟着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学习呢……”一位消息灵通的幕僚道:“王阳明的道德文章深得王老状元真传,苏弘之肯定进步不小。”

    “难说。”萧提学轻哼一声,酸酸道:“听说龙场那地方荒无人迹,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条件十分恶劣。在那种地方怎么学习?”

    说着愈发幽怨道:“年轻人就是爱慕虚荣,舍近求远拜王阳明为师,不过是因为他名气大而已。颇让人失望……”

    “……”先生们面面相觑,心说不就是没捞着教苏弘之《礼记》吗,东翁至于还吃上醋了?

    “算了,年轻人就得吃点亏。今年秋闱他考不过杨用修,就知道长教训了。”萧提学说着吩咐道:“先把他的卷子找出来,我倒要看看王阳明把他教成了什么样了?!”

    ps.先发后改,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2/6748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