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科试
月洞门内的后花园,才是整座建筑的精华所在。
贾知州对这方隐秘的小天地着实下了功夫。半月池水面浮着几片圆阔的睡莲,粉白花瓣正随风轻摇。三峰太湖石嶙峋立在池畔,绿苔爬满石缝,水下几尾红鲤摆尾穿梭,让这静谧的景色多了几分生趣。
池边金桂、银桂相间栽种,枝头隐隐缀着无数花苞,用不了多久便会满园飘香了。
桂树丛中立着座临水的四角凉亭,四根杉木柱未做雕饰,只架着青灰瓦顶。亭内摆着石桌石凳,桌上搁着紫砂的茶具、精美的茶点,苏家的年轻人们或坐或站在桌旁,轻松闲适地谈天说地。
只有苏满微微皱眉,忍不住道:“还有三天就考试了,难道不应该抓紧时间复习吗?”
“师兄放松点儿,科试有一千五百个名额呢,你闭着眼也能考过的。”朱茵好容易才见着他,可不舍得放他去读书。
“师妹,科试十取其一,断不能大意啊!”苏满却正色道:“科举之路每一步都艰难无比,哪怕拼尽全力依然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倘若轻敌懈怠,断无侥幸之理。”
“师兄教训的是,是小妹错了。”朱茵满眼小星星,心中狂叫道,我男人认真的样子好有魅力啊!狠狠地教训我吧……
“我不拖你们后腿了。”她面上却乖得像小猫。
“算了,好容易才聚起来,再多坐一会吧。”苏满这才稍稍松口道。
“嗯嗯!师兄怎么着都好……”朱茵面若桃花,点头不迭,严冬过后绽春雷,冰火两重天了有木有!
一旁的黄峨都没眼看了,不禁想起当初朱茵说,她要是遇上可心的情郎,就摆上茶水点心,把所有的姐妹都叫来,让你们看个够。”
心中暗叹道:‘姐姐还真是说到做到,真就摆上茶水点心让我们看……’
苏录也很是尴尬,心说难道我和黄峨腻歪的时候,也这么恶心心吗?
为了缓解尴尬,他问一旁的单身狗道:“淡哥儿,科试排名次吗?”
“哥,不排的,只要过了就行。”苏淡答道:“所以这回你不用争榜首了,放轻松就行。”
“这样啊……”苏录点点头,又问道:“我们泸州大概有多少名额?”
“五六十个吧。”苏满道:“州县学里加起来,却足足有七百生员啊,我说十取一还说少了呢。”
“那确实还挺残酷的呢。”苏录也是一阵头皮发麻。
功名为什么值钱,实在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是一道又一道的独木桥……
~~
科试是乡试的预备考试,由大宗师在乡试前巡回所属州府举行,专为选拔生员参加乡试而设。成绩列一、二等及三等前列者方可录送参加乡试。
又因为大宗师精力有限,科试往往与岁试相结合,所以科试列四五六等者,还会遭到相应的处罚。
按照朝廷‘每举人一名,取科举二十五人’的之规定,各省参加乡试的人数应是解额的二十五倍。
四川每科的解额是七十人,所以科试应该录送一千七百五十人。
大宗师基本上会按照各府州县的学额来分配。四川有十三府、六直隶州、一百一十县。所以每所学校也就十一二个录送名额。
而每所学校的生员人数,基本都在一百两百之间,因此竞争确实挺残酷的。
所以苏家兄弟在凉亭里坐了半个时辰,就乖乖跟着苏满去温书了。
就连苏泰也不例外,他也得去成都参加武乡试的……
转眼间,凉亭中便只剩下女孩子们。
苏满一走,朱茵就怅然若失道:“这才刚见面,就又去用功了,过两天还要去省城考乡试,一去又是几个月……”
“师兄那么优秀,肯定能考上举人,到时候又得去京城赶考,一去就是一两年,”说着她愈发幽怨道:
“哎,真是‘悔教夫婿觅功名’啊……”
“……”黄峨本来还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听着听着也跟着难过起来,感同身受啊!
“要不我们去成都陪考吧!”奢云珞便一拍桌子道。
“不行的。”可是就连朱茵都不赞同:“与同窗一起到省城赶考,可是每个秀才梦寐以求的时刻,我们可不能添乱。”
“确实,他们还要到省城访名师、作文会,全力以赴地备考。”黄峨更是懂事道。
“可是我怎么总看戏文上演,书生赶考都去逛青楼呢?”奢云珞道。
“……”一番话直接给朱茵和黄峨整沉默了。
“师兄肯定不会去那种地方,那些女人又没他好看……”好一会儿,朱茵才小声道。
“弘之也不会去的。”黄峨附和一声。
“哼,你们不去我去。”奢云珞便抱着胳膊道:“反正我男人到哪里我都得跟着,不能让他被狐狸精拐跑了!”
~~
晚宴后,黄珂朱玠两家人告辞,苏录和苏满自然要分别送送老丈人。
黄珂今天高兴,多喝了点二郎陈酿。加上天色已黑,也看不清谁是谁了,便拉着苏录和黄峨道:“走,陪爹去河边散散步。”
两人自然从命,一左一右跟在他身边。
苏录便听黄珂低声道:“看过最新的邸抄吗?”
“龙场驿上哪看去?”苏录苦笑问道:“岳父,有什么大事吗?”
“杨新都杨阁老也得罪了刘瑾,被撵到南京去当吏部左侍郎了。”黄珂轻声道。
“哦?”苏录吃惊道:“他不是刚入阁吗?”
“是。”黄珂点头道:“杨阁老是年初入阁的不假,但他对刘瑾的厌恶可不是一两天了。”
说着他便将杨廷和得罪刘瑾的经过讲给苏录:
“上月的一次经筵日讲中,杨阁老与翰林学士刘野亭以唐朝李辅国逼迁唐玄宗、宋代童贯误国为例,向皇上进言宦官干政必致社稷倾危。”
“皇上身边都是刘瑾的人,这段话很快传到他耳朵里,于是次日刘瑾便假传圣旨,将杨阁老贬为南京吏部左侍郎,刘野亭调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而且此次调职未经过吏部正常程序,完全由刘瑾私自行‘内批’决定,内阁诸公懦懦不敢反对。”
“刘瑾的权势已经夸张到这种地步了吗?”苏录瞠目结舌道:“堂堂阁老,一念之间便可斥退,这跟皇帝有什么区别?”
“所以,现在朝野都说,京里有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黄珂抬头只见夜色漆黑如墨,完全看不清前路。不禁叹息道:
“总之现在朝廷大权完全掌握在刘瑾手中,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苏录也不知该如何回答黄珂,只能轻声道:“岳父可千万别冲动啊。”
黄珂知道,苏录这是在担心自己,而不是怕自己连累他……他要是怕连累的话,就不会陪着‘奸臣榜’上排第八的王阳明去龙场了。
“放心吧。”所以黄珂还是很受用的,温声坦诚道:“为父想做个好官不假,但也比较顾家。”
“这一点你要跟爹学。”黄峨声如蚊蚋道。
“我也挺顾家的。”苏录笑笑道。
“哈哈,这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黄珂拍了拍苏录的肩膀道:
“你也不用太担心跟阳明先生的关系。刘瑾掌权时日尚短,虽然他掌握了批红之权,但具体执行还得靠两京一十三省的一座座衙门。他连京里的衙门都掌控不过来……”
“我们文官除了个别无耻之徒,是不可能跟阉竖沆瀣一气的。就像杨阁老和刘学士,都是他掌权后换上来的人,一样会反对他。”
“是。”苏录点点头,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历来水火不容,斗争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历史。
“所以目前刘瑾还没把手伸到省这一层,省里的官员反而比京里的更反对他。”黄珂接着道:“你是王阳明的学生这一条,反而会给你加分。”
“那感情好。”苏录松口气道:“其实孩儿还真有点儿担心。”
“那你还陪他去龙场?”黄珂笑问道。
“那是我老师,义无反顾。”苏录理所当然道:“怕归怕,该干还是要干的,不然岳父会瞧不起我的。”
“哈哈哈,油嘴滑舌,怪不得把我闺女哄得五迷三道!”黄珂不禁放声大笑,现在在他心里,这半个儿可比那一整个的分量重多了。
“爹,不拿我开玩笑行不?”黄峨害羞不依道。
“不过写文章的时候,你还是要注意的。”黄珂又低声嘱咐苏录道:“不要攻击刘瑾……所有中举的试卷,都要解送京里磨勘。刘瑾最喜欢在字里行间抓人把柄,连王状元那样细致的老兄,都没能幸免。”
“所以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再仔细,不能给刘瑾留下任何把柄,不然你就算中了举,他也会黜落你的。”他接着谆谆道:
“别以为为父在危言耸听——你和阳明先生的关系,一定会被人捅出去的!到时候,有的是人会盯着你,鸡蛋里挑骨头找你的错处!一旦找到了,绝对不会让你好过的!”
“是,孩儿记住了,接下来考试一定细致。”苏录沉声应道。
ps.故事终于重回主线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求月票啊!!!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2/6748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