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复社与温体仁
推荐阅读:从大金刚神力开始纵横诸天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糟糕!她们好像都不正常! 我具现了蜀山游戏 我的哥哥是高欢 电子哪吒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万剑归宗!
第329章 复社与温体仁
二十八日早晨,朱由检在东直门举办完饯军礼,发表「犁庭扫穴,绝其苗裔」重要讲话,而后乘坐大象车返回,途经东直门内大街、鼓楼东大街、地安门外大街等路段。
这些街道两侧都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为了皇帝的小命著想,已经提前实行了清场:商铺停业,百姓只能待在家里,不允许在大街上走动,沿街的门窗必须关闭,沿途有禁军值守。
不过,在安静的表面下,屋子内却是热闹非凡,蹲在屋内透过窗缝、门缝观看皇帝,是北京市民的一大娱乐活动,倘若有幸看到皇帝带著皇子或者小公主出行,那就更加有趣了,这些见闻将会成为他们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谈资。
「来了来了,陛下来了!哎呀,这什么也看不到啊!」孙淳从兴奋到沮丧。
「舆方法地,盖圆象天,大辂的规制本就如此。」张溥淡淡道。
唉!孙淳长叹一口气,忽然他灵光一闪,忙问道:「主盟,你去年在殿试上见过陛下吧,陛下到底长什么样?!」
张溥皱眉,语重心长地说道:「传闻终不若亲见,汝若欲瞻天颜,更当笃志肄业!一旦登第,夙愿岂不快遂乎?!」
「别提了,我都考了多少次了!我的天资也就现在这个样子了,别说进士了,乡试我都过不去!主盟,你要是有心,还是留著我给你当个幕僚吧!」
「切,你别听张天如瞎咧咧,他殿试的时候,压根都不敢抬头看陛下,他哪里知道陛下长什么样啊!」张采毫不留情地拆台道。
「你!」张溥一时之间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但却又拿张采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说两人也是多年的好友了,只是张采崇祯元年就考中了进士,如今官运亨通;而他呢,去年才考中进士,排名还挺靠前,被安排了个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
要说庶吉士虽然无品无级,但作为有别于地方浊官的清流,可是储相的不二人选,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现在「版本」里翰林官不吃香了。
皇帝更信奉「宰相起于州部」的那一套,这种复古行为,虽然和他们复社倡导的「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宗旨暗合,但这也太复古了吧!
自视甚高的张溥不愿意去面对在翰林院蹉跎半生的结局,所以找了个回乡葬亲的理由把官给辞了,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可以回南京谋份差使,毕竟南京的空缺比较多,他交友甚广,不怕跑不通关系。
结果南京吏部说,可以给他安排位置,但问题是皇帝跑路了,递上去的奏请文书一直得不到批覆。
内阁说,没有皇帝御批,他们也不敢随便任用官员,怕皇帝回来多想;而且,好歹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位置,皇帝早就吩咐了,非军国大事别去烦他,这驿卒跑来跑去也挺累的。结果张溥就坐蜡了。
他寻思著,既然做不了官,那就老老实实继续搞他的古文运动吧,结果他还是高估了自己,有了功名傍身以后,他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做学问了。
他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他做官不是为了权位,而是为了大展他的实学才华,实现澄清吏治的理想,就连孔夫子不也是满世界乱跑求官做嘛,他学习圣人的做法,也算不得丢人!于是今年,他又支棱了起来,心中有了新的想法。
然而孙淳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两位复社领袖的纷争,而是痴迷地望著窗外的御驾,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噗嗤!」张采一时没绷住,见孙淳一脸茫然,更是憋不住嗤嗤地笑,蹲在地上捂著肚子,眼泪都笑出来了。
张溥拍了拍孙淳的肩膀,认真说道:「这话别乱说!京师不比咱江南自在,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过了一会儿,街道上的禁军通知客栈掌柜可以正常开业了。客栈老板走上阁楼,通知住店的客人可以正常打开窗户。
「走吧,咱们去拜见那位大人!」张溥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礼部衙门,作为礼部右侍郎的温体仁有自己两进一院的司署,有自己属吏,作为司署的老大,他还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小单间,让他不必和下级官员挤在一起,但他内心的苦闷却依旧难以消解。
各部侍郎遵照「左主内右主外」的原则,作为右侍郎他的工作是分管外交事务,比如接待外国使节、处理蕃属国往来、制定对外礼仪规范,同时也会参与边疆民族相关的礼仪事务,核心是对接外部的礼仪与交往。
但问题是,大明已经有鸿胪寺了啊,那他的工作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在大朝会、科举的时候,他可能会被尚书借去帮忙打杂,平日里那是真的没什么事干。
不干活白拿钱,这听起来似乎很美好,可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十年了啊!没职就没有权,没有权就没有钱,他也很想进步啊!魏忠贤势大的时候,他帮忙弹劾东林党,结果魏忠贤没有瞧上他。
——
他听说信王非常讨厌魏忠贤,当藩王的时候曾扬言要替国家除掉这个祸患,信王登基,他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扭转炮口,跟著清流弹劾阉党,结果呢,东林党压根就瞧不上他这种反复小人;
而皇帝更绝,直接将他无视了,仿佛就当没有他这个人一样,这让温体仁深受打击,明明是个正三品官,但他感觉自己当的还不如那些实权小官呢,想上上不去,想走又舍不得,他就这样得过且过混到了现在。
六部衙门属官上下班遵循的是「晨聚暮散」的规则,中午可以叫外卖,衙门附近也有专门卖吃食的小摊,不过一般家庭的官员手头不是那么的宽裕,所以是由家里人送食盒过来。
正常来说,中午是不回去的,温体仁不同,他实在闲得蛋疼,每天上衙都颇有些煎熬,一秒钟都不乐意在衙门多呆著;
而且大冬天的,衙门条件实在简陋,光板木床冷飕飕又小又窄实在难熬,倒不如回家去美美睡上一觉再上班,他是司署老大,谁也管不著,而他的这种习惯也恰好被有心人所探知。
刚回家吃完饭的温体仁得到门房拿著个拜帖来汇报,说什么有他老家湖州的后进前来拜访。
温体仁有点懵,后进这个谦称可不是随口乱说的,再怎么样,也得是个进士吧,如果是家里面破落户来找他乞食他还能理解,但一个新科进士,至少是吃穿不愁了吧,来找他这个边缘人做什么,如果是官场上的事情,他怕也是帮不上什么忙啊。
他打开拜帖扫视,三个人名是什么鬼,一个戊辰年进士,一个辛未年进士,嗯,今下的科举有点难啊,能考上的都是青年才俊;
不过这个叫孙淳的秀才是什么,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废物一个,燕雀安能和鸿鹄待在一起呢,这种货色压根就没资格进他的门!然而他被勾起了兴趣,又不好强行拆散这三人,就只能捏著鼻子让门房把人放了进来。
「晚辈张溥见过温大人,这是在下主持编撰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该书收录汉魏至六朝百余位名家的诗文集,共一百四十八卷,晚辈斗胆为每部文集撰写题辞」,如今特想拜托大人献给陛下!」
温体仁上下打量著这位后进,总觉得张溥这名字他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他沉声道:「有心了,可你难道不知道,今上不喜诗文吗?!」
「晚辈与文社的朋友们筹集了十万两银子,打算献给陛下,以充军饷,也算为我大明收复山河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张溥自信道。
「张溥、张采————」温体仁低声念叨,忽而恍然大悟道,「你们就是南边最近闹得挺大的那什么复社二张?!」
张溥拱手道:「承蒙大家看得起,推举晚辈做了这复社的主盟。」
温体仁冷笑道:「好你个张溥,大搞朋党,居心何在?!」
「前辈明鉴,我们复社也只是个文社而已,以文会友,何以为朋党?大家不过是齐心劝力,欲为陛下效命罢了!」张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温体仁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们有多少人?」
「我们复社集合了十五个府的十七个文社,如今名册上有两千二百余人。」
「嘶!」温体仁倒吸一口凉气,他现在恨不得立马冲进宫里,向皇帝举报这什劳子复社,让人把这几个贼厮抓起来!可他转念一想,又犹豫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两京相去千里,你说你筹集了十万两银子劳军,可陛下才宣布出征没几天吧,难不成你们背上插了翅膀?!」温体仁冷笑道。
张溥有些尴尬,但既然被拆穿了,那就只能实话实说了,这钱是他们筹集来捐献给朝廷赈济河南灾荒的,只是他们来了京师以后,碰到了皇帝北伐,觉得皇帝应该更重视打仗而非民生,所以就打算稍微换个由头。
「自作聪明!你觉得陛下真差你这十几万两军费?你可知今年九边光冬衣就砸下去上百万两!」
「这——这也只是晚辈们的一点心意罢了!」张溥的声音也有点不自信了。
「你这钱既然是以赈灾的名义筹集的,那便以赈灾的名义献给陛下,这件事我替你们办了,至干你们能不能如愿以偿,得到陛下重用,就看你们的造化了。」温体仁淡淡道。
张溥被说得有些恼火,但求人要有求人的态度,他把火气咽下,恭恭敬敬地说道:「如此便拜托大人了!」
>
(https://www.635book.com/dzs/78568/6750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