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虎贲郎 > 第738章 反复拉扯

第738章 反复拉扯


第738章  反复拉扯

    午间,用饭时。

    虎牙将军、大司马幕府参军事的鲜于辅拿著餐盘来到食堂。

    他眼神凝视虚空,行走之际时不时的停下,正专注思索幽州军情可能的变化以及走向。

    袁军会采取什么的应对态度,直接决定著易京、范阳一战该怎么打。

    现在袁军的行为,在鲜于辅看来过于反常,不像是倾力死扛的样子。

    正常来说,河北人马必须要拿出破釜沉舟的气概来,这也是河北地区的士民习性所决定的。

    要让河北人去做一件大事,就必须全力以赴。

    所以河北军队目前的平淡反应,根本不像与己方殊死一搏的架势。

    最起码,也要出兵来抢代郡、上谷郡的军都塞,可袁军只是在中山国、代郡之间的飞狐径屯兵数千观望形势……这数千人连张燕都挡不住,更别说是抵挡赵基遥控的前军。

    鲜于辅以虎牙将军行幕府参军事,属于幕府体系内最高级别的参军,本职官秩两千石,两千石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千石与百石之间的还大。

    虎牙将军在时人的认知中属于卿位将军,稍稍脱离亚卿位的杂号将军,多少能算是常备的名号将军,故而是卿位将军,亚于上卿位的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

    因此仅论午餐标准,鲜于辅只在赵太师之下,比长史张纮还要高。

    鲜于辅虽然出身幽州边鄙之地,可出自春秋大族名门,就个人饮食习俗来说,也颇为讲究。

    可这是赵基的幕府,不是鲜于辅的,鲜于辅的家传老厨子也不可能带到赵基幕府里开火做饭。

    在这里只能吃赵基规定的饭菜,以鲜于辅的规格,午餐也不过是风干肉抓饭、一条冬羔前腿,一壶酒,以及不限量的肉汤、米饭与普通时令凉菜。

    赵基对当下所谓的山珍海味不感兴趣,所以他把关的幕府伙食也都是常见食材,以量大管饱、营养均衡为最高标准。

    鲜于辅其实也挺喜欢赵太师发明制成的抓饭,只是他不喜欢赵太师强迫幕府僚佐一同食用的习惯。、

    因此他打饭时也没有什么期待情绪,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刚端著餐盘小心翼翼转身,就见张卫快步走来:「鲜于将军,太师遣某邀请将军一同用餐。」

    「还请公佑带路。」

    鲜于辅端稳餐盘,跟著张卫登上沉重的原木台阶,沉重到了脚踩上去没有像样的声响。

    西阁二楼的偏厅里,赵基坐在窗边用餐,时不时端茶饮用时去看窗外的龙山景色。

    这里的窗户背光,就连吹进来的风也清凉许多。

    「末将鲜于辅拜见太师。」

    「用饭之际不必多礼,快来入座用餐。」

    赵基将空餐盘推到一边,旁边侍卫的成何从餐车一样的木箱里又取出一份温热的风干肉抓饭,小心翼翼摆到桌上,这已经是赵基要吃的第四份了。

    成何也重新给赵基补充了解腻凉菜,赵基就说:「你也去用餐吧。」

    「唯。」

    成何应下,临走对刚落座的鲜于辅也拱拱手,鲜于辅也是颔首示意。

    就算他看不起成何这样伺候赵基饮食起居的虎贲郎,也必须对成何虎贲中郎的军阶臂章表达应有的尊重。

    成何的两臂,是两杠三星的臂章,哪怕现在外放,屈尊担任营督,还得是大营、强营或有名号的营。

    张卫也退到一边,继续吃餐盘里的食物。

    赵基捉筷子搅动自己的凉菜,开口说:「管亥等十二营兵即将补入前军,我所虑的只有一件事情,将军可知?」

    「既然是太师所虑,而袁本初又是当世强者,自然英明能断,又不缺智谋之士。」

    鲜于辅将自己定义为赵太师的合伙人,抓著酒壶给自己斟酒,继续说:「故而以末将之见,太师所虑者,将是袁本初所举用者。」

    「是啊,人就是这样,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赵基夹起一块风干肉送到嘴里咀嚼,吞咽后说:「那有没有办法吸引袁绍,让他倾巢而出?这样,我与他在易水河畔,一战分天下归属?」

    现在爆发一场歼灭、重创袁绍主力的决战,那顺理成章兼并河北后,中原四州的反抗势头自会分崩离析。

    这个世上永远都不缺善于趋利避害的智者,到了那一步,很多地方自然能传檄而定。敢袭击孙策,献其人头领赏的豪强也是比比皆是,如雨后春笋。

    只是赵基这样说,可鲜于辅却没看到赵基脸上有任何期待的情绪。

    鲜于辅控制自己的想法,不去思考这个反差之处,而是顺著赵基的要求进行思考:「若是想引动河北兵马倾巢而出,以末将之见,须给予重大饵料。」

    「我就怕这饵料太大,吓跑袁绍。」

    赵基说著,左手从桌案左侧拿起一份公文推给鲜于辅:「这是王松的请功军书,这人动手也快,其使者刘放十二日前就从雍奴出发,八日前王松袭击袁绍船队,尽夺其舟船、水手,另有良马两千余匹。」

    鲜于辅放下筷子,伸出双手接过王松的公文开始阅读,倒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赵基继续说:「最妙的是,他的使者先发,报功信使在雁门塞追上使者刘放,现在这位能言善辩的巧舌之士已在馆舍内等候我的传见。」

    鲜于辅隐隐间抓住了一点脉络,又一副疑惑眼神看赵基,开口:「末将疑惑,还请太师开示迷津。」

    「两千匹良马,与这支勃海船队,值得袁绍发怒。他若发怒却不兴兵进击王松,这说明什么?」

    赵基反问,看著鲜于辅神情变化之间惟妙惟肖的精彩演技,赵基不吝啬自己的笑容:「鲜于将军,现在可明白我的疑虑?」

    鲜于辅沉肃点头:「末将明白了,袁绍有避战之意。」

    「嗯,目前我就担忧这个,再等几日,若不见袁军调动,王松也无求援信使,则说明袁绍要敛众固守。」

    赵基看著鲜于辅:「袁绍避战的话,我不可能劳师远征,在千里之外与他相持。我希望鲜于将军能早作准备,若是袁绍避战,今后幽州之众还需要鲜于将军为我操持。」

    见鲜于辅还是疑惑的眼神,赵基解释说:「我破辽东诸胡后撤军,袁绍蓄势待发,我军撤走之际,又是他冒犯幽州之时。幽州之事,不能尽委于公孙伯圭,也不能交付于徐公明一人,还需鲜于将军。」

    「是,末将明白!」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9510/6709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