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美人计
推荐阅读:秦时:仗剑走江湖从捡到晓梦开始 四合院之我开局就报警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吞噬星空之灵魂主宰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千面之龙 遮天:从平定黑暗纪元开始 斗罗绝世:逆命之瞳
沈传恩在盐院见过姜念后,乘一顶轿子,七拐八绕来至城中一处僻静宅院。这宅子外观朴素,内里却布置精巧。
沈传恩坐入堂内,一边呷茶一边等人。
约莫两刻钟后,忽听宅门外传来三轻两重的叩门声。
沈传恩使个眼色,下人忙去开门,引进一个身着藏青长衫的中年儒士,正是林如海器重的幕友文载璋。
所谓幕友,就是师爷。
文载璋迈入堂内,进门便对沈传恩躬身行礼:“见过沈老爷。”
沈传恩摆手示意免礼,待文载璋落座后,他便直切了正题:“可有紧要线报?”
文载璋低声道:“昨晚与今晨,那钦差姜念都在四并堂内室与林如海密谈,至于密谈什么,实在探听不着。”
沈传恩眉头一皱,手指在案几上轻叩:“接着说。”
“还有一事。”文载璋道,“今日元宵,那姜念今晚要夜游,往后数日更要遍访扬州名胜。林如海命我随行伺候,说是尽地主之谊。”
沈传恩眼中精光一闪:“可还有别的?”
文载璋道:“眼下就这些。那姜念行事谨慎,倒是难探听线报的。”
沈传恩沉吟道:“依你看,他可贪财?”
文载璋捻着胡须:“目下还看不出贪财的端倪。”
沈传恩又道:“昨日你传来线报,说邱氏派了个标致的丫鬟去服侍他?”
文载璋应道:“正是如此。原本林如海派了小厮康儿去服侍,不知是林如海的主意还是邱氏的主意,康儿被换成了邱氏的丫鬟小南,那小南今年十七岁,姿色在盐院女眷里是拔尖的,姜念倒未推辞。”
沈传恩点了点头,暗想:“此子毕竟是个年轻哥儿,年轻人血气方刚,贪色也是常理。”
文载璋想到了什么,忙道:“对了,还有一事。”
沈传恩问:“何事?”
文载璋道:“林如海的心腹小厮康儿,昨晚在四并堂窥探林如海与那姜念密谈,被撵了出去。”
沈传恩皱眉问道:“你可知这小厮是谁的眼线?”
文载璋摇头:“倒是未知。”
沈传恩沉声道:“那姜念如此谨慎,你切记小翼。”
文载璋道:“我省得。”
沈传恩将一个准备好的锦囊推了过去:“这个赏你。”
文载璋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知道里头是金子,顿时眉开眼笑:“多谢沈老爷!”
沈传恩又低声吩咐了几句,文载璋连连点头……
……
……
文载璋告退后,沈传恩独坐堂内沉思:
“那姜念年纪虽轻,却实乃不可小觑的酷吏!”
“他已是三度钦差。第一回是去莱州整顿盐政,波及整个山东;第二回便是不久前的罗教案,罗教竟遭他覆灭,震动整个江南;此番便是他第三回担任钦差,来扬州代摄两淮盐政,岂会真如他所言,只求安稳过渡?何况他昨日方到便已急着与林如海密谈两次,且密谈时谨慎防范!”
“前番,我堂弟沈传魁的罗教身份暴露,那齐侍卫来扬州拿他不着。保不定此番便是泰顺帝专门要整治我沈家,才派姜念来扬!”
“来者不善啊!”
思及此,沈传恩不由神色凝重。
随即坐轿离开了这处僻静宅院,返回自己的住宅。
他的住宅气象非凡,位于保障湖南岸,乃是一座占地甚广的园林,称之为沈园。
保障湖,便是姜念前世的瘦西湖,这个时代通常称为保障湖。
轿子沿着保障湖南岸缓缓而行。
阳光的照射下,湖面泛着粼粼金光,远处画舫上传出阵阵丝竹之声。
沈传恩掀开轿帘一角,望着湖景,却无心欣赏。
不多时,轿子来至沈园。
进得园来,但见亭台楼阁掩映在古木奇石之间,处处显着豪奢。沈传恩依然无心观赏,径直往书房而去。沿途下人们见他面色阴沉,纷纷屏息侍立。
进了书房,沈传恩在一张太师椅上坐了。
不多时,一个身着褐色直裰的中年男子疾步而来,乃是沈园大总管晏修。他躬身行礼后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沈传恩压低声音:“即刻将私盐仓的私盐全部转移。”说着取出一把铜钥匙,“转到码头那所废宅子里去,今日务必办妥!”
林如海可是知道他沈家私盐仓在何处。
晏修闻言一惊:“今日之内?”
沈传恩沉声道:“人手不够,就多派人,尽快办妥!转移后,要严加看守!一旦被钦差查获,咱们便有灭顶之灾了!”
晏修额头沁出冷汗,忙接过钥匙:“小的这就去办。”
沈传恩又低语吩咐了几件事,晏修连连点头。
待晏修离去,沈传恩整了整衣冠,穿过几重院落,来至沈园深处一处临湖轩馆,此馆临着保障湖,端的是个清幽所在。
刚到门前,便闻一阵幽香飘来。两个绿衣小丫鬟掀开珠帘,脆生生道:“老爷来了。”
内里转出一个绝色女子,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衣着华丽,姓名有些特别,唤作鱼照影,乃是沈传恩的义女。
“女儿给干爹请安。”鱼照影盈盈下拜,声音如珠落玉盘。
沈传恩含笑扶起:“我儿不必多礼。”
说着步入内室,在湘妃榻上坐了。
鱼照影亲自捧上香茗,却见沈传恩神色有异。
沈传恩抿了口茶,缓缓道:“为父养你多年,如今该派上用场了。”
鱼照影闻言一怔,虽早知有这一日,真到眼前仍不免心惊,纤纤玉指攥紧了帕子。
沈传恩见状笑道:“放心,不是让你去伺候哪个糟老头子。”干咳了一声,“是一位年方十七的钦差大人,姓姜名念,此子非但年轻,且相貌堂堂,气度不凡。”
鱼照影紧绷的身子稍稍放松,偷眼看向义父。
沈传恩又详细说了一番情况,然后吩咐了起来……
鱼照影听着听着,面上飞起两朵红云。待沈传恩说完,她轻咬朱唇,低声道:“女儿……女儿怕做不好……”
沈传恩感叹道:“若非形势所迫,我也不会指派你。此事关乎我沈家存亡,关乎你干爹性命,你务必竭心尽力才是。”
语气虽温和,却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沈传恩随即取出一个锦盒:“这里有几样珍贵首饰,你打扮用得上,记住,务必要让他喜欢你!”
鱼照影接过锦盒,只觉重若千钧。打开一看,却是一对翡翠镯子、一支金镶玉步摇等几样精巧首饰,皆是价值不菲之物。
待沈传恩离去,鱼照影独坐妆台前,望着镜中的自己出神,随即轻轻抚过那支金镶玉步摇,步摇下垂着的珍珠串微微晃动,恍如泪滴……
……
……
今日姜念在盐院接见了多人,包括了沈传恩等几名总商,也包括了两淮盐运使俞敷锡、扬州知府郭夏等官员。
午后未时,盐院外宅厅堂内,姜念刚送走一名总商,茶盏尚未撤下,又有一名总商求见,乃是汤承瑜。
这汤承瑜乃扬州第三大总商,仅次于沈传恩、庄述礼。
此人与林如海交情不浅,林如海言其重信守诺,在盐商中素有威望。
姜念对此存疑,在他心里,林如海已经有了识人不善这个缺点。原因在于,林如海曾举荐过贾雨村,身边的心腹小厮康儿又多半是眼线……
正当姜念在堂内沉思时,见汤承瑜稳步而入,此人三十多岁,身着长袍,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扬州总商汤承瑜拜见钦差大人。”
汤承瑜行礼如仪,声音不卑不亢。
姜念含笑让座,随即问道:“听闻汤老爷与林侍御交情匪浅?”
汤承瑜从容道:“蒙林侍御不弃,有些往来。林侍御清正廉明,今染沉疴,扬州商民无不忧心。”
姜念点了点头,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期间细细观察汤承瑜,但见此人举止从容,言谈有度。
姜念忽话锋一转:“汤老爷膝下几位公子?”
汤承瑜一怔,不知姜念为何忽然问这种问题,旋即答道:“仅有一子,犬子单名一个‘春’字,今年方六岁。”说着面露慈色,“顽劣得很,让姜大人见笑了。”
“汤春?”姜念手中茶盏微微一顿。
汤承瑜笑道:“正是。”
姜念心中暗叹:“看来这个世界的汤家,便相当于前世的江春家族了!若如此,确可让这汤承瑜担当扬州首总!”
他记得,前世清朝时期,扬州出了个江春家族,江春乃是乾隆时期的扬州首总,其父亲名叫江承瑜。
思及此,姜念忽而笑道:“好名字。春日载阳,万物萌动,正是兴旺之兆。”
汤承瑜不知钦差何意,只得赔笑。
姜念暂时也不便提出首总之事。
……
……
对于陪姜念游玩之事,林黛玉是既期待又抵触。
饶是如此,这日酉牌时分,林黛玉还是在芙蓉馆里让紫鹃、雪雁两个丫鬟精心妆扮自己。
芙蓉馆内灯火通明,林黛玉正坐在妆台前,望着镜中的自己怔怔出神。
紫鹃正为她梳理青丝,檀木梳划过如瀑长发,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姑娘今儿也用这支白玉梅花簪可好?”
紫鹃从妆匣中取出一支簪子,玉色温润,雕工精巧。
林黛玉轻轻点头,心中却是百转千回。
紫鹃见她神色恍惚,抿嘴笑道:“姑娘可是在想今晚的热闹?”
林黛玉回过神来,轻啐道:“就你话多。”却见镜中的自己唇角微扬,忙又绷起脸来。
这时,雪雁捧着个手炉进来:“姑娘,手炉备好了,里头添了百合香。”说着又取出一方面纱,“这是邱姨娘今儿送的面纱。”
林黛玉接过面纱比了比,紫鹃在一旁笑道:“邱姨娘倒是想得周到。”
雪雁忽地嘟起嘴:“姑娘,今晚带我一起去罢。”见林黛玉犹豫,愈发委屈,“姑娘偏心!我才是打小服侍姑娘的,紫鹃姐姐是后来才来的呢!”
确实,雪雁是林家的丫鬟,打小就服侍林黛玉,还陪着林黛玉进京,而紫鹃是林黛玉寄居到荣国府后贾母赏的丫鬟。
“住口!”林黛玉轻斥,却见雪雁眼圈都红了,紫鹃则尴尬地低下头。想起雪雁自幼相伴的情分,心中一软,“罢了,你要跟就跟着罢。”
雪雁顿时破涕为笑。
紫鹃撇了撇嘴,将那支白玉梅花簪轻轻插在了林黛玉鬓间,又在林黛玉脸上抹了胭脂。但见镜中佳人眉目如画,两颊微红。
雪雁在一旁看得呆了:“姑娘今儿真好看。”
林黛玉闻言,又喜又羞,正要说话,忽听外间传来一阵细碎脚步声,紫鹃忙掀开帘子一瞧,正是小南。
小南今晚也要随姜念夜游,特意精心打扮过,身着杏红色比甲,发间簪一支银丝缠珠簪子,衬得一张脸愈发俏丽。
“姑娘。”小南进了里间,向林黛玉福了一礼,声音脆生生的,“姜大人打发我来问,姑娘可准备好了?再过一刻钟就该出发了,让我接姑娘先去桃花泉轩。”
林黛玉手中正拿着的胭脂盒子微微一颤,险些脱了手。紫鹃见状,忙接过胭脂盒子,轻声道:“姑娘莫急,时辰还宽裕。”说着取过一支细笔,要为林黛玉再描一描眉。
随即,林黛玉对着镜子抿了抿口脂,但见镜中人儿,唇上一点朱红更添娇艳。
雪雁取来面纱为林黛玉戴上,紫鹃则为林黛玉系上一件淡紫色绣梅斗篷。
雪雁又取来手炉,紫鹃又检查了一回帕子、香囊等物。
主仆三人这番忙碌,倒像是要赴什么重要的约会一般。
正待出门,林黛玉忽又转身,从妆匣底层取出一把精巧的檀香木折扇。
小南诧异:“夜里风寒,姑娘带这个作甚?”
林黛玉不答。这把折扇是她母亲早年送的,扇面上绣着一朵水芙蓉。此番她回扬州,再见这昔日之物,既喜爱又眷念。
会和两个仆妇,一行人由芙蓉馆走向桃花泉轩,但见后院已挂起彩灯,映得回廊如同白昼。墙外隐约传来笙箫鼓乐之声,想是街市上的灯会已经开始了。
将至桃花泉轩时,林黛玉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心里格外紧张。
紫鹃轻声道:“姑娘停下作甚?”
林黛玉也不则声,深吸了一口气,又用手轻轻拍了拍心口,还挺了挺腰肢,才继续向前走去。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048/6763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