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军
“兄弟,我为你报仇了。”
刘道规将慕容超全家的人头一起摆在刘遵和阵亡将士的神位前,并下令全军缟素。
除此之外,刘道规还上表朝廷,为刘遵请封武阳县侯,顺带为当年阵亡在平阳城的刘黑罴请封平阳县侯。
虽然他们的人去了,但子嗣可以继承。
刘黑罴有七个儿女,刘遵有十六个,也算不枉此生了。
其他阵亡将士,除了军府的抚恤,刘道规根据战功大小,授予军功爵,田产和地位由子嗣继承。
胡藩、檀祗、刘宣之以破临朐为首功,分别求封乐安太守、平原太守、济南太守,加爵县男。
为何无忌请封安成县侯。
沈田子、孟龙符、朱林勇冠三军,求封奋武将军、破虏将军、横野将军。
刘钟为伏波将军,琅琊太守。
傅弘之、毛修之为南阳太守和荥阳太守。
最后则是投降的南燕文武,垣尊、垣苗、封恺、张纲、贺赖胜、张华、韩范等人,全部加入骠骑将军府,各为文武官吏。
没过两日,封恺又引荐了南燕的左卫将军段宏。
此人也是一员宿将,是后燕外戚,段氏鲜卑,魏国攻下后燕都城中山,段宏与韩范率领工匠三百人逃奔邺城,投奔慕容德,四处征杀,创立南燕。
慕容超即位,段宏因德高贤明,而被排挤,率部众流落在河北。
南燕覆灭,段宏率八百部众来投,刘道规升其为行参军,纳入军府之中。
前前后后,收编的燕军有一万五千之众,全都是从俘虏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其中骑兵就有三千之多,每人双马。
刘道规麾下骑兵增长至八千。
这股势力也成为北府西府之外的第三大势力。
趁着灭国余威,士卒们正在休整,刘道规干脆将手上的各支精锐合入虎卫军中,自此不再分西府北府,亦独立于晋军之外。
不然以后派系越来越多,内斗也会越来越激烈。
士卒全部重新编制,有功者升,平庸者降。
下至列长火长,上至校尉、裨将,全都由刘道规亲自任命。
每队百人,设一督官,每部八百人设一督校,不干涉军官指挥,只负责监察军中舆论和士卒的精神状态,安抚士卒,激励士气。
虎卫军规模扩张至三万两千人。
骑兵八千三百余众,下设骑兵五校,以刘怀敬、刘怀默、刘恶郎、毛嶷、刘平之为骑兵校尉。
步卒两万四千众,设十五裨。
兵贵精而不归多,刘道规若是愿意,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不过这种“大军”,根本没什么意义。
有时候兵力太多,反而是一种负担。
刘道规设置虎卫军,其实延续了魏晋中外军制度,以虎卫军为中军精锐,府兵为外军,遇上大战,中兵精锐加府兵,再加义从军,足够应对了。
攻灭南燕,缴获的战马和大小牲畜多达六万头,刘道规调去七千多匹战马和三万头驴骡,由新任的骠骑左司马垣尊统一管理。
大战时,步卒能骑上战马和驴骡,增加突袭能力和机动性。
南燕覆灭,刘道规以后便与魏国脸对脸,在黄河两岸,没有一支强大骑兵,将永远处于被动之中。
按照惯例,青州各郡设置折冲府,并在东莱郡和泰山以南的东莞郡开辟两片养马地。
养马需要三大条件,一是有盐,二是水土肥沃,三要靠山。
这两郡全都符合,唯一的缺点便是气候温和,养不出凉州河套的那种烈马,战马的后代会在温润的环境中退化。
不过作为权宜之计足够了。
灭亡南燕,刘道规信心大增,以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出十年,一定能获得一块优良养马地。
虎卫军虽然成了,但士卒之间摩擦不断,私下里仍在互相歧视。
北府西府转战天下多年,都是精锐,南燕降军也不差,很多人曾追随过慕容垂,同样南征北战,将他们放在一起,问题绝不会少。
但问题再多,也打消不了刘道规的决心。
现在处理不了,以后更难。
后燕、南燕,能将晋夷诸族合为一军,刘道规也能。
索性每一火中增设一名督长,进行更彻底的思想改造。
“将军何不效仿汉军蹴鞠、角抵?一则可以增进袍泽之谊,二则训练士卒。”封恺献上一计。
“大善!”刘道规一拍大腿。
霍去病征讨匈奴时,就常以蹴鞠来训练士兵,激励士气。
越是精锐的士卒,越是好斗,力气和戾气总要有个发泄之地,不在女人身上,就在敌人身上,蹴鞠和角抵,也是一种发泄方式。
刘道规令封恺制定一个详细的章程,正准备推行,北面的急报传来。
长孙嵩引五万大军突袭枋头,目前正在围攻黎阳。
达奚斤率两万骑兵化整为零,侵入黄河两岸的平原、乐安、济北、济南诸郡,烧杀掳掠,毁坏田地里庄稼。
洛阳的拓跋珪分兵攻打虎牢、轩辕、伊阙诸关。
刘道规看完各种军报,略一思索,对众将道:“蹴鞠、角抵延后,大军随我北上,杀入河北!”
垣尊道:“洛阳拓跋珪十五大军,若是突破关隘,中原危矣!”
他是南燕旧臣,对拓跋珪怀着恐惧心理。
但魏国都城在代北平城,注定魏国在中原站不住脚。
刘道规审视舆图许久,心中萌生一计,“中原早就被我打造成铁桶,拓跋珪就算攻破关隘也无妨,正好,我想将他锁在黄河以南!”
堂中众将都惊讶无比。
刘道规指着舆图上蜿蜒的黄河道:“洛阳孤悬河南,下游渡口全在我军掌握之中,上游渡口为毛德祖挡住,只有孟津渡和小平津,我军以骑兵、水军快速快速穿插,自濮阳杀入黎阳,先破长孙嵩,再攻河内郡,便可关门打狗,将拓跋珪永远留在河南。”
以前总想着防守,如今灭亡南燕,获得骑兵,攻守已经易势了。
虎卫军中的南燕降军,对魏军有刻骨之仇,这一战不怕他们下死力。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自此以后,关中子弟为汉高效死力,屡败屡战。
战争是凝聚军心,融合虎卫军的最好方式。
不过这个计划实在太大胆了,数千里奔袭,北府和西府诸将一向稳扎稳打,从来没这么激进过。
步军有步军的战法,骑兵有骑兵的战术。
如果在平原上,胜负犹未可知,毕竟拓跋珪手上的十五万大军实力也不差。
但在战场挨着黄河,刘道规优势太大了,西府水军天下无敌,水陆并进,成功的几率极大。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我为骠骑将军,自当追效霍去病,纵横天下,何惧之有!”刘道规声逐渐激昂起来。
“将军乃真英雄,大丈夫,末将愿为前锋!”
果然,段宏最先站出来。
参合陂之战,段氏鲜卑死在拓跋珪手上的人同样不少。
另一方面,这些南燕归降将领,也想争夺出头的机会。
“可!”刘道规当即同意。
其他将领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追随刘道规征战这么多年,从来就没错过。
“胡藩、韩范、垣苗留镇青州,其他人马,三日后水陆并进,出兵河内!”
“领命!”众将纷纷拱手,各自下去准备了。
不过何无忌却留了下来。
刘道规一见他脸色就知道有事发生。
“末将出征已久,既破南燕,麾下将士归心似箭,皆无战心,强令出征,恐耽误将军大事,是以特来告辞。”
何无忌乃江州刺史,一方大吏,他的三千部众没有归入虎卫军中。
刘道规踱了两步,淡淡道:“可是南面出事了?”
何无忌脸色一僵,“刘毅遵奉朝廷之令,以抵御妖贼北上为名,率军入豫章。”
讨伐桓楚,江州成了何无忌的势力范围,与刘毅的豫州一南一北,夹在荆襄和江左之间。
两家如果一条心,对建康和荆襄的威胁极大。
而现在刘毅率兵入豫章,等于将手插入何无忌的家里……
这已经坏了规矩。
而且刘毅是什么人?贪得无厌,豫章落入他手,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刘道规心中暗暗佩服兄长刘裕的手段,一个精于樗蒲之术之人,必然精于算计,这一手直接瓦解刘何两人联手的可能。
“既然是朝廷诏令,朝廷必不会亏待何兄,不如留在我军中,他日定会为何兄寻一个说法。”
何无忌有勇有谋,也算一员良将。
虽心怀晋室,忠于司马氏,但同样也是真心实意北伐。
刘道规挽留他,其实也是给他一个机会,以他的性情,不适合回去尔虞我诈。
何无忌犹豫了片刻,却还是拒绝了,“多谢将军美意,然如今朝廷危难,帝室飘摇,我受司马氏大恩,不能不以死报之!”
拥晋势力之中,真正忠于晋室的恐怕只有他一人。
其他人都是打着司马家的招牌,争权夺利而已。
“既然如此,何兄多多保重。”
“在下还有一事相托……”何无忌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神情异常严肃。
“何兄请说。”
“他日在下若有不测,还望看在一同北伐的份上,照应我家眷一二,不使其流落街头即可。”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20/6745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