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太上皇不在乎
推荐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诸界龙劫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红楼晓梦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科技入侵现代 真乃人间太岁神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凤藻宫。
一名宫女愤愤不平的望着眼前的太监。
那太监浑不在意,笑嘻嘻的说道:“不是咱不听抱琴姑姑的话,实在是宫里的用度有定论,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行,是多少该是多少。”
抱琴是贾府的一等丫鬟,别看太监说的有道理,实际上抱琴见惯了,如何会被太监忽悠。
正要反驳,身后却传来声音。
“抱琴,别和公公争了,公公自有公公的道理。”
抱琴回过头,看到宫门口的元春,心里头委屈极了。
小姐升凤藻宫尚书并加封贤德妃。
因为太上皇的原因,所以宫里头并没有皇后。
自家姑娘是贵妃,皇后之下最大的嫔妃,又领凤藻宫尚书之权,本该管理六宫事务,而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别说管着别处寝宫,连自家的寝宫都无权管了。
原以为贾府的下人最会看人下菜,进了宫才知道天外有人。
宫里的人才最是见风使舵的主。
小姐以前在府里并不是如今的性子,这也不管,那也退让,颇有些府里以前的姐妹所言,二姑娘的呆闷性格了。
“我的话也不听了么。”
元春脸色淡然。
“是!”
宝琴连忙屈膝,乖乖的回去了。
那太监浑不在意,仍笑道:“贵妃娘娘明事理,不为难咱们下面的人,难怪都说贵妃娘娘好。”
元春没有搭理太监。
带着宝琴回去了寝宫。
太监自讨没趣,悻悻的离开,嘴里头嘟囔:“什么贵妃,吴贵妃那才是贵妃。”
同样是省亲。
吴贵妃一早就回了自家,而贾贵妃却都拖到了傍晚,通共呆了没多久。
何况哪有皇帝不闻不问的贵妃。
至今皇帝都没有来过。
自己是夏公公的干儿子,夏公公守着六宫,自己当然要为干爹尽孝,那些干爹要做又不好做的事,当然由他们这些儿子们来做。
不过这贾府的主儿实在是忍得住啊。
倒是有些难搞。
那公公离开了此处,等到了一处地方,见到门口的人,笑道:“干爹在不在?”
“嘘。”
门口的几人故作神秘,紧张兮兮说道:“老祖宗来了。”
“啊!”
虽然知道里面听不见,那公公仍然下意识放低了声音,连腰也弯了下来,“老祖宗怎么来找干爹了?”
“谁知道。”
宫里头有几位祖宗。
老祖宗是戴权,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太上皇身边的老人。
二祖宗是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裘世安。
然后是三祖宗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干爹是皇帝身边的人,老祖宗向来不来的,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今日是怎么了,那太监犯起了嘀咕。
等了好一会。
门口出现了几个身影。
庭院里的人各个低头垂手,不发出一丝声音。
夏守忠亲自送戴权。
戴权身边跟着一名三四十岁的太监,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铭礼,也是戴权的干儿子。
同样是干儿子。
那太监低着头偷看铭礼,心里头羡慕。
宫里都在传,此人估摸要成为四祖宗了,自己何时才能捞个六七八祖宗也能满足了不是,只可惜看上去身份差距不大,实则天壤之别。
那太监不敢多看,很快低下了头。
“夏公公留步!”
铭礼弯腰拱手,戴权一脸笑呵呵。
夏守忠满脸恭敬,客气道:“老祖宗慢走。”
戴权伸手拍了拍夏守忠的肩膀,夏守忠越发弯下了腰,等戴权一行人离开庭院,才恢复了过来,不知道想些什么。
“干爹。”
那太监靠过来喊道,“老祖宗他们怎么来了。”
夏守忠看了眼那太监,不禁笑了。
那太监不知何意。
“也巧了,倒也与你们凤藻宫有关。”
各处宫殿都有一名总领太监,也就是管事太监。
这种管事太监,最大的是乾清宫太监,然后是坤宁宫太监,夏守忠是六宫都太监,管着整个六宫,当然是最大的,不过乾清宫太监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并不怕六宫都太监。
最终还要看实际情况。
夏守忠不光是六宫都太监,还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所以无论是乾清宫太监,又或者坤宁宫太监,他们都无法威胁到夏守忠了。
这也是夏守忠能成为三祖宗的原因。
凤藻宫的管事太监身份不低,又是夏守忠的干儿子,整个宫里的太监地位其实很高了。
只不过没人会嫌弃自己的位置低。
宫里头等级森严,不像外头的官场,很多时候,官职和品级不是最重要的,很多官员甚至不做官去追求清名,而太监的话,谁都想往上爬。
那太监也是铭字辈,叫做铭德。
铭德好奇道:“凤藻宫里一切都好,儿子尽心盯着,能有什么事。”
说完后满脸忐忑。
夏守忠笑了笑,不以为然道:“对那位主儿好些吧。”
铭德松了口气,没有怪罪就不要紧,只是越发的好奇,不敢出错,仔细问道:“难道就是为了这事?”
“是也不是。”
夏守忠没有继续解释下去,说了一句含糊两可的话。
铭德知道干爹不方便说了。
看来发生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
关于那位主的事,能有什么呢?
她老子是个迂腐的,虽说关系复杂,可谁都能说上话,又谁都说不了几句话,看上去厉害的很,实际上又没什么拿得出手。
犹如干爹所言根基太浮了。
上头的名声是够了,下头却没什么支撑,体量越大,越是一碰就倒的那种。
不知详情的人才会被贾府偌大的名头吓住。
可要是说这名头无用也不至于,否则皇帝也不会把筹码下到这里,皇帝的筹码本就不多,不过真没有料到,贾府下头会如此空。
以前还有个王子腾闹得挺欢,最近两年也消停了。
难道又出了个什么人物?
铭德隐隐有所预料。
并且心里自信。
自己无依无靠的,一路爬上来,除了最会揣摩人心,然后就是分析局势了。
太上皇的确是宫里的天。
大家都知道的事,那就轮不到自己,自己就算打破脑袋也挤不进去,所以自己找机会巴结皇帝那边,烧冷灶的人也不少,终归自己爬了上来。
那人多半是被太上皇那边笼络住了。
铭德摇了摇头。
不进则退。
前些年皇帝笼络了些新人,势头越来越稳,谁知太上皇又出手成功截断了人才通道,老人和新人都在太上皇那边,皇帝以后怎么办?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不变的道理。
皇帝用老臣,太子身边是新人,一代接替一代,顺利过渡。
按道理。
太上皇身边的人已经足够多了。
皇帝身边能用的人才几个。
难道太上皇真不考虑后果么。
老人新人都在太上皇手里头,他们会不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
连自己都明白的道理,太上皇如何不知,铭德露出迟疑。
“不行。”
铭德轻轻拍了自己一耳光,心里想到自己得回去卖个好,不能把事情做绝了,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好。
贾府这样的门楣,无论朝廷怎么变化,终归不容易倒的。
越想越觉得如此,铭德越发的后悔。
铭礼越发后悔。
“早知道那王信如此出息,儿子平日里应该多与他接触接触。”
跟在戴权身后,听完干爹的话,铭礼惋惜道:“此事说起来,儿子还见过此人。”
铭礼说起当初在京营练兵,王信练新军试火器的旧事。
“转眼间已是三年前的事,儿子当时虽觉得此人不错,有些本事,当时还支持了他,只是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大出息,真是悔啊。”
铭礼一脸懊恼。
戴权笑道:“太上皇都没有料到的事,你又如何料到。”
戴权心里一直认为,世间聪明人不过太上皇。
太上皇当初也认为王信有本事,不也是和铭礼现在一样么。
王信的本事的确大。
也不知道此人是怎么练出来的。
打倭寇有一手。
对付胡人也有一手。
倭寇在南边,胡人在北边,他们的短板,王信仿佛门清似的。
别人都还在分析来分析去,犹如盲人摸象,他却早已洞悉一切,每一步都把倭寇和胡人踩得死死的。
那个鸳鸯阵。
说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实则真是专克倭寇的大杀器。
别人都想不出来,偏他想出来,这就是本事了。
对付胡人也是如此。
以商治胡,亏他想得出来。
这些事情做出来才知道厉害,没做之前,谁能知道呢?仿佛他亲眼看见过似的,每一步都走的毫不犹豫,这方面连太上皇也自愧不如。
“此人的确有带兵的本事,倒像兵仙似的人物。”
“要儿子说,更像是兵圣。”
铭礼想起此人的做派,以及听过的名声,忍不住笑道。
戴权露出迟疑。
“兵圣可不好做。”
“别人不好说,此人背后有张阁老支持,如今连干爹都被张阁老说动,有干爹和张阁老的扶持,就算是条狗,也能把他扶起来。”
铭礼狂妄的说道。
戴权却没有干儿子的乐观。
干儿子眼光只有京城。
戴权却知道大周面临的危机不小,如那胡患。
胡患的威胁,并不是没人看见,相反有不少人上奏疏,包括翰林院的年轻翰林,地方上的御史知府等等,谁都咋告诉朝廷,胡患的威胁有多大。
只不过威胁毕竟是威胁,很多事情朝廷不到迫在眉睫,也实在是力有未逮。
终归是烂摊子太多。
比烂罢了。
“人家打了南安郡王的人,换个人试试?如今人家的人被打了,还要登门道歉,连郡王们都能看出此人的分量,你呀,眼光要看得远一些才好。”
戴权隐隐的告诫道。
周道丰有个张吉甫,太上皇说张吉甫还是愣了点,有些个不足。
自己是看不出来的。
张吉甫的本事大得很。
自己不敢和周道丰比,自己的干儿子里,最出众的就是这个铭礼了,可还是短板太显,颇有些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的性子。
真以为皇宫里就能说得算了。
“干爹说的是。”
铭礼不敢反驳,乖乖的说道。
心里头想的是没有张吉甫和干爹的支持,甚至太上皇的放纵,那王信算老几?
再有本事又能如何。
不过自己没必要犟,那王信终归是个人才,已经值得自己拉拢了。
花花轿子众人抬。
就当说好听话了不是。
戴权知道干儿子的性格,越是如此轻易改口,大半是心里没当回事,无可奈何叹了一声。
看到干儿子心烦。
戴权一个人回宫,到了太上皇身边,小心翼翼的靠近。
太上皇晒着太阳。
朝廷的事情,除了最紧要的事情之外,太上皇一概不问,全部交给了内阁和司礼监。
周道丰也不问世事。
内阁里头是张吉甫,也就是说朝廷的事情,如今大半是张吉甫和自己商量着办。
戴权很清楚太上皇需要自己做什么。
盯着张吉甫。
张吉甫也很懂事,对司礼监非常听话,不在乎清流的非议似的。
如此给面子,戴权当然给予回报。
不知不觉。
张吉甫入阁之后,司礼监和内阁权势不光大大增加,双方的关系也进入了大周朝最和睦的时期,权势也达到了顶点。
“嗯。”
太上皇呻吟了一声。
他实在是懒得费心思了,可心里的不放心,又让自己无法放下,露出烦闷的神态。
戴权轻车熟路的掀起袖子,缓缓抚摸太上皇的额头。
“嗯。”
过了一会,太上皇恢复精神,闷闷不乐道:“张吉甫找了你?”
“是找了奴婢。”
戴权主动说道:“张阁老很关心宫里的事。”
什么事情都不会瞒太上皇。
至于张阁老的心意,是不是犯了忌讳,包括牵扯自己,会不会引起太上皇的猜忌,戴权都不在乎,不瞒着太上皇,是他这辈子唯一在乎的事。
太上皇没在乎。
张吉甫的心思,他早就看穿了。
包括那王信。
什么以商制胡,不就是放任大户做大,以获得大户支持么。
都不是忠臣啊。
只不过天下哪里有许多的忠臣。
一个个后起之秀,怎么会对自己这样一个老人会有忠臣。
越是聪明人越是不信这一套。
但是聪明人有点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会像蠢人一样犯蠢。
总比巴不得自己赶紧死的人要好不是。
见太上皇没说话,戴权松了口气,整个人也舒缓了下来。
张吉甫的想法。
真的很诱人。
戴权已经心动了,只是担忧太上皇。
果然如张吉甫所言,太上皇不会反对,因为太上皇不在乎。
这些聪明人太可怕了。
戴权突然有些寒意。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78/6753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