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红楼兵圣 > 第299章 厉害的丫头

第299章 厉害的丫头


探春扫了眼,只见屋内摆放了七八个大箱子,再也没有别的。

    七八个箱子不少,但是有三个人,探春惊讶道:“东西只这些?”

    晴雯笑道:“主要还是我和平儿姐姐的,信爷的东西最少,左右不过几套衣裳,十几本杂书,还有一柄宝剑罢了。”

    “宝剑?”

    探春又望了望箱子,木箱子都不大,不像是放入宝剑的样子。

    身边的平儿指了指墙上。

    墙上挂着一把剑。

    “别听晴雯瞎说,哪里是什么宝剑,并无特别之处,普通的剑罢了,信爷并不喜贵重之物。”平儿笑着解释。

    探春了然,打趣道:“只要是信爷的东西,晴雯眼里都是宝贵的。”

    屋里人都被逗笑了。

    几个婆子中有人也大着胆子插话,心底只当是府里未出阁的姑娘,“三姑娘这话说的对极了,晴雯丫头心里装着信爷,我看啊”

    平儿和晴雯都有些尴尬。

    平日里私下说也就罢了,此时还有探春和她带来的人。

    探春眼神横了过去,也没什么神情,却有一股说不出的严厉之色,那婆子不禁止住了话头。

    其余几名婆子也是心里一怔。

    转眼之间,屋内气氛顿了顿,探春回过头,面色如常笑道:“信爷是个男儿,多几套衣裳少几套衣裳无所谓,平姐姐还有晴雯,咱们是姑娘,不和他们外头的男子比,我也知道,平儿姐姐信任二嫂子,有心里话也对二嫂子说,我虽然和平儿姐姐说了许多话,平儿姐姐只当客气,并没有放在心里,只是我从小的时候,平儿姐姐就来了,心里一直把平儿姐姐当做姐姐看待,虽然不知道平儿姐姐有没有把我当妹妹看待,哪怕没有,我也能理解.”

    一番话下来,平儿眼圈都红了,不禁握住探春的手,哽咽道:“三姑娘。”

    几名婆子没想到平儿的反应会这么大。

    晴雯也吓了一跳。

    探春眼神如玉,仿佛什么都懂。

    平儿也不准备解释,只觉得今日才真正认识了三姑娘,往日里仗着二奶奶的势,终归没有把心思过多放在几位姑娘身上。

    虽自己对姑娘们不错,却并不够了解。

    自己跟了信爷,与别人不同,自己是二奶奶带来的丫鬟,又是送来的人,平儿自卑自己的身份,从来不敢以妾室的身份自居,对谁都小心翼翼。

    也就是这些年里,信爷性格好,所以前番才敢为二奶奶出头。

    晴雯虽是丫头,自己从来不把她当丫头对待,不定哪天信爷就收了晴雯,只怕倒头来,自己的身份还不如晴雯呢。

    探春的眼神深邃,仿佛什么都懂,安抚道:“平儿姐姐要知道,二奶奶始终是府里的二奶奶,而且不光是二奶奶,老祖宗,太太,大奶奶,还有我,心里都记着平儿姐姐,既然老祖宗和太太让我管府里的事,平儿姐姐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嘴上吃的,哪一样都不能少,不能让人小瞧了去,一定要告诉我才对,否则二奶奶知道了,岂不是更伤心。”

    这回平儿不再拒绝,点了点头。

    探春顺势回过头,向晴雯笑道:“晴雯也是,都说信爷脾气好,性格体贴,只是女儿家的事,许多事毕竟不方便,只怕信爷也不知道,所以不方便告诉信爷的,尽管使人来告诉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晴雯也连连点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如此下来,探春又送了好些绸缎丝绢,都是上好的料子,又有女儿用的各色物件,甚至各妆品盒子等等,添置了五六箱。

    平儿姐姐和晴雯要离开府里,探春是知道的。

    二嫂子的事,探春也是不服气的,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让自己管事,不代表自己什么都可以管。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尽量周全。

    府里的事情要理顺,平儿和晴雯要离开可以,但是不能带着怨气,要知道自己是从贾府出去的,出去之后,还要把贾府当娘家才行。

    这才是送人的用意。

    否则把人送出去,结果还送了一身怨气,那还不如不送。

    何况探春自问自己也并没有虚情假意。

    无论是平儿还是晴雯,在府里的待遇都是一等一的,吃穿用度都比普通人强多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把事情办好了,日后高高兴兴和和睦睦,如此大家才能都过得好,这般的道理,难道还能有错不成,只怕那信爷也高兴才对。

    探春说尽了好话,东西也添置了,离开的时候才又说道。

    “信爷本来可以常住,但信爷身份高了,总是要避嫌的,所以无奈分开。”探春半笑半提醒道:“每回信爷回京,第一件事是拜访老爷,老爷为了信爷的事也不知道操了多少心,这回信爷打了个游击将军,说来也挺令人感慨,记得信爷刚来京的时候,也才是都司,如今倒好了起来,堂堂一个游击将军,他说打就打了起来。”

    晴雯急忙说道:“信爷从来不欺负人,必然是那人的错。”

    探春点了点头,没有继续理会晴雯,而是看向平儿,平儿恢复了镇定,不敢乱说话,小心道:“三姑娘说的话,我都记住了。”

    都说晴雯姑娘聪明,目前看来晴雯是勇了些,聪明倒谈不上,还没有开窍。

    平儿才是正如传言般,难怪二嫂子依赖平儿。

    不过这般才好,聪明的人知道什么事不能做,自己不用多担心了。

    “老爷在前头和信爷说事,估摸着也差不多了,我不留下来打扰,等会信爷回来,如果有什么交代,平儿姐姐使人去吩咐我就好了。”

    探春起身笑道。

    平儿和晴雯也纷纷起身。

    众人把探春一路送到园子里,直到探春一行人的身影看不到了,平儿才收回了视线。

    前套地区的人口大概在十来万,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万。

    二十万人口是前套地区巅峰时期才有的人口。

    兔毛川和单于地区,陆续消灭了两三万人口,大板升地区的扫荡,虽然只消灭了万余敌人,但是破坏了胡人的生态环境,所以会间接消灭更多胡人。

    这才是自己急于进攻的原因。

    战机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天与不取必受其咎的道理就是如此。

    错过了这次打乱胡人统一的机会,等胡人统一后,哪怕只统一大部分,那也不再是一地可以解决的胡患,需要集九边之力。

    以大周现在的情况,用什么去凑齐大军需要的粮草军饷?

    自己抓住了机会,占领了先机。

    欧彦虎带着三五万青壮北征,如果真让他得逞,回来的时候,带着十万胡骑南下,自己的身板必然是挡不住的,所以还得出击。

    犹如明初的时候。

    帖木儿汗国最强大的时候,面对明朝使者的逼迫,哪怕是帖木儿恨得牙痒痒,最终也无奈选择了称臣纳贡,因为帖木儿担心明朝攻打他,让他陷入东西夹击的困境。

    何况是还未成气候的欧彦虎。

    这次自己回去大同后,需要带着大军进行远征,离不开朝廷的支持。

    不光自己这一路。

    要整个大同军镇三路齐发,分担自己承受的压力,也就是说需要额外支出上百万石粮草,几十万两的军饷。

    就看张吉甫有没有这个魄力。

    否则朝廷要是不答应,大同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彻底解除。

    那就只能指望聚众昌了。

    到时候不是自己压着聚众昌,而是自己都要听聚众昌。

    张文锦也是有压力的。

    不然他不会找朝廷要银子,可惜现在的地方就是个无底洞,多少银子也不够填,半路已经分到各家手里,落不到下头。

    张文锦要的银子越多,只会吸引更多的血盆大口过来。

    最后就像明末的辽东。

    每年耗费千万两白银,结果倒头来,最危急的时刻,竟然只有吴三桂的三千家丁可用。

    所以.

    百万石粮草,数十万两白银,就算张吉甫拨下款来,又有几分可以落到实处?

    还得从长计议啊。

    实在是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

    大周的现状,并不是没人看清楚,相反,聪明人这么多,看清楚问题的人也很多,只是大周目前的环境,没人有办法而已。

    张文锦还是想要做事的。

    越做事却越出事。

    反而闹得永兴军都不稳起来。

    不只是个人能力问题,主要是大环境的问题。

    这种时候。

    需要一个集大权在握的人,获得大量的支持,同时力排众议压下所有反对声音,进行强硬无比的改革,从根子上扭转大环境,达到焕然一新的气氛。

    如果张吉甫愿意做这样的人,自己可以支持他。

    自己是枪杆子。

    能让张吉甫获得基本的改革根基。

    王信眉头舒展,明天见张吉甫的思路,大致是理清了,而张吉甫的想法,自己终归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等到了明天再看吧。

    大观园景色依旧。

    事情想通了,王信左右看了看。

    如此美景,的确令人流连忘返,等见完了张吉甫,差不多要搬出去,恐怕日后也没机会再看着大观园的景色,王信不由多看了两眼。

    说来也巧。

    王信在山下的凹晶馆水池边逗留了才一会,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脚步声突然停了。

    王信回过头。

    只见一小姐模样的女孩通身贵气逼人,左右的丫鬟也绫罗绸缎,各个不凡。

    薛宝钗见过几回。

    林黛玉不用提。

    这两位姑娘的容颜自不必提,书里薛蟠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惊为天人,王信自问见惯了美颜,但也不得不承认,光品性上就碾压了下去,更不提举手投足间的自然风貌。

    哪怕是平儿也弱了一些。

    倒是晴雯,终归是红楼第一美的丫鬟,不敢说比,只能说有点别的方面的滋味。

    今日见到的这位小姐,气质上竟然不弱。

    王信忍不住失神。

    几位丫鬟吓了一跳,唬的脸色发白,如临大敌,护住自家的小姐。

    那小姐也脸色慌张。

    众人一阵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信爷!”

    没想到还是那小姐镇定了下来,忍住心里的慌张,虽然唇角微颤,却能看到她在尽量保持平静,不至于失态。

    “是三小姐吧?”

    王信连忙承认,同时反问道。

    从年龄和气质上来判断,王信觉得只有书里所言的贾探春符合此女。

    探春松了口气。

    不是不知来历的人就好,虽然终归还是有些不便。

    既然已经如此,探春反而露出笑容,大方道:“也是巧了,我刚刚从凸碧山庄出来,这就遇见了信爷,早知道不如多等一会,免得大家都耗在此处,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

    说完,探春脸红微红。

    按道理并不好,只是此处没有旁人,已经遇到了,又何必做惊慌之态。

    倒是有趣。

    明明紧张的要死,说话都在颤抖,还要保持仪容。

    果然有大气。

    王信笑道:“我刚在政老爷那里坐了许久倒是不累,你去了庄子,有没见到平儿和晴雯?”

    探春抬起头,望了王信一眼。

    仿佛看穿了王信的心思。

    王信顿了顿,好厉害的姑娘,自己倒是没有旁的心思,只是想看看这探春到底能有多“大气”,也是自己玩闹,想逗逗晚辈的乐趣罢了。

    其实自己并不是严肃的人。

    只不过自己身上肩负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候不得不严肃。

    “和平儿姐姐与晴雯说了一些话,还有二奶奶的事情。”探春收敛了神色,一本正经的回复。

    对方摆出了认真架势,王信也不好再用逗弄晚辈的语气。

    既然对方解释起王熙凤的事情,王信说道:“凤丫头的事情,我听平儿说过,多亏了三姑娘,否则凤丫头吃的苦头不知道还有多少。”

    探春仿佛面对客人似的,缓缓道:“二嫂子一时身体抱恙,用心调养些时日,等心气恢复了,身子也就好了,府里的许多事也离不开二嫂子,等二嫂子好了,还是要交给二嫂子手里。”

    王信点了点头。

    王熙凤吃点苦头也好,淋了雨才能知道给人撑伞的宝贵。

    不过这些话不用对探春说。

    “三姑娘说得对。”信爷笑道。

    探春咬了咬唇,“此处风景不错,我就不陪信爷了。”

    “好。”

    王信看着探春一行人离开。

    会这么巧?

    贾政刚刚试了自己的口风,回头就遇见了探春?探春早不来晚不来,偏这个时候去庄子里?

    换做是别的丫头,王信倒不会太过怀疑。

    只是探春吗。

    这丫头虽然第一次见面,王信已经确定,此女不可小觑。

    终归还是小了点,不懂须重含蓄,有些锋芒太甚。

    并不是她的原因,已经很厉害了,只是年龄小,有些事必须要经历过才能懂。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178/6753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