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追击高彦
推荐阅读:结连理 才满10岁,让我御兽逆袭重生? 大圣座命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从百病缠身到高武魔神! 谍战:红鸾归巢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刚上大学就财务自由了 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得到朱温和段红烟率六千草军战兵北上消息后,高彦不战而退,拱手将潮、循两州及周边各县还给了义军。
憋了一口气的义军战士,顿感拳头打在了木棉上,有火发不出来。
两州百姓也一个个攘袂奋臂,怒气汹汹,要为死难的亲友找高彦军复仇。
高彦已经遁走了,之前帮着陈丽卿、薄黜龙拷掠士绅的地痞无赖们就倒了大霉。
愤怒的城民先把这伙人聚集在一起,投以乱石。随后不管死没死,一律扎在两丈高的尖尖木桩上,让这些无赖在烈日曝晒下,慢慢感受木桩因为体重扎入体内的滋味。
等到他们死透之后,乌鸦会啄食他们的血肉、眼球,在剩下的髑髅中筑巢产卵。
无赖们“追赃助饷”时,经常用夹棍把被拷掠的富民和中产者夹到脑裂,甚至眼球迸出来。如今被这么整治,也是应有此报。
在反复的政治运动拉锯中,私刑暴力必然会因仇恨激化,而一步步升级。
北撤途中,蛮僚们逮着几个富家之女,想要送给高彦,被高彦婉拒了。
高彦不是完全没有男女之欲,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掏重金买下一些清倌人的初夜。
但军营当中,他觉得和其貌不扬的钱镠谈论兵法人心,比带着一身臭汗去玩女人,要快活得多。
何况,这几个富家千金,在高彦眼里不过是庸脂俗粉,相比花王尤滴,简直如同地上的泥土。
而花王——这样的绝代佳人,高彦不是没想过。但现在实力不够,高彦也就懒得多想。
如果自己有称霸一方那天,这个女人倒可以搞到手——为了防止她搅风搅雨,可以废掉武功,把手筋脚筋全部挑断。她只需做个精美玩物即可,其他都不用碰。
“你们几个分了就行。”高彦淡淡道。
几个蛮僚战士顿时露出极为感激的神色,千恩万谢而去。
为了笼络粤东群山中的蛮僚,高彦许诺等到自己管理岭南,会采用“北齐之法”。
何为“北齐之法”?
高彦的远祖,北齐神武帝高欢,为了调和汉人与鲜卑人的矛盾,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而凌之”,其语汉人则曰“鲜卑是汝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汝何为疾之?”
这个叙事中,高欢虽然竭力弥合两者的矛盾,但终究依赖鲜卑人的武力,将鲜卑武士作为自己的基本盘。
在李迢管理的岭南,胡人因为多是富商,依仗金钱欺凌汉人百姓。但汉人歧视蛮僚这块,与其他地方也没甚区别。
高彦却许诺将以蛮僚为基础,建立“蛮族卫队”,让他们取得高于汉人的地位。
这怎不令蛮僚们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至于能不能兑现——高彦是不在乎的,反正蛮僚好骗。
他若能歼灭黄巢军,把草军的精锐部队收降了抓在手里,就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底牌,那时以岭南或者其他地方为图霸基础,并没太大区别。
……
朱温和段红烟进占潮、循二州,得到了百姓更加热烈的欢迎,很快获得了充足的粮食补给。
百姓在高彦屠掠时,大量逃散。他们很多将粮食、财富藏在地窖、密仓甚至山中的洞穴内,无论搜劫或是拷掠,都难以轻易获得。
为了获得草军的保护,与帮他们复仇,百姓却将这些资财主动献上。
“将军,一定要给咱们报仇啊!”
“高彦这个狗贼,哪里是朝廷的官儿。当年安史乱贼祸害地方,恐怕都比不上此獠!”
“可怜我那花骨朵一样的闺女,被五六个蛮子折辱,最后下身破裂,流血数升而死……她才十一岁呐!”
一位头上插着玉钗的妇人泣啼不已。她身上衣服素净,发钗用的玉质也相当寻常,显不是什么富贵之家的女子。
草军将士也一个个激愤得后槽牙都要咬碎。
他们留守潮、循两州的同袍,都被高彦军杀害,做成京观。义军与粤东汉民之间,形成同仇敌忾的局面。
互相感染之下,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正是所谓的“士气可用”。
朱温眼中却浮起淡淡的忧色。
高彦军已经遁入潮州以北的茫茫大山当中。
这片山区重峦叠嶂,地形复杂,对于汉民来说,是很少涉足的领域。
依靠蛮僚的协助,高彦可以在这一片如鱼得水,己方贸然进击,很容易陷入被动处境。
高彦发动劫掠之前,纠集蛮僚,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草军要获取岭南汉民的民心,也就承担上了保护他们的义务。
面对人民的热情与激愤,倘若无所作为,将给火热的人心泼上一桶桶冷水。
高彦这一番,将朱温等人拉入了明知有陷阱,却不得不跳的局面。
“当初焰帅也是在这样的群山当中,折在咱们手里的。”朱温对段红烟道。
“这不说明咱们的山地战能力,亦很可观么?”段红烟对于出战持积极态度。
朱温闭口沉吟。
黄巢派他和段红烟北上,就是去收拾高彦的。朱温如果拖延不战,不但寒了两州百姓和将士之心,也可能令黄巢不满。
军心、民心可用,己方得了人和。高彦在潮州以北群山中,有土生土长的蛮僚协助,是得了地利。
战,有胜算,也有风险。
可世上哪有不冒任何风险,就能得胜的道理?
面对将士们汹涌的请战之声,朱温知道,这次恐怕由不得自己决定了。
除兰素亭、朱珍和朱温一样持稳重态度,其他人都希望尽快收拾高彦。
对付高彦这种奸险狡诈,滑溜无比的货色,要重创他,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入局,从内部破掉他的陷阱。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等这番出兵,是为了两州百姓,希望众位多动员地方民兵,每隔数里设置哨寨,布探骑于其中,以烽火为号,我军若有不虞,请各位尽力支援!”朱温对两州头面人物郑重嘱咐。
他不可能将安危全部交给这些士绅,让霍存率领少许精锐留在后边,一旦有变,马上和民兵一同,前来接应。
又对众将道:“出征时,应多携类似‘木牛流马’的独轮小车,既能运输辎重,遭敌时又可用于防护。”
宋州之战时,雪帅齐克让也曾使用“木牛流马”作为障碍物,阻挡草军追击,掩护官军撤退。
多算胜,少算不胜。既然要进入不熟悉的战场作战,朱温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谨慎。
他已尽可能进行庙算,战事成败剩下的因素,则取决于三军上下的临场发挥。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230/6763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