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第一步:统一战线!
推荐阅读: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 赛马娘:从被撞飞十米开始 从没觉得成仙开心过 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云养女上司女儿,上司好感度满了 啊?被我刀过的夫人们成真了 无限就职 相亲失败,我只好登基称帝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事关三位皇子,陛下岂能如此……”
内阁值房,严嵩接到最新的消息,老脸都变了色。
大皇子病重,二皇子事发,三皇子、四皇子受牵连。
除了最小的皇子外,几位大些的,竟有一并被废的趋势。
但凡是科举入仕的,都会即刻想到唐玄宗的三庶人案。
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让严嵩怎么办?
别的事情能够和稀泥,但在这件案子上,一旦回答“此陛下家事,非臣等宜预”,那他的士林名声就彻底毁了,肯定要被比作奸相李林甫!
他严嵩北抗蒙古,南平倭寇,所治之下,乃中兴盛世,是铁定要青史留名的能臣贤臣,岂能如此堕落?
因此此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安排吏员:“去!将海侍郎请来!”
不多时,海玥大袖飘飘,走了进来。
自从升任礼部右侍郎,内阁值房也是他常来的地方了,只不过他行事依旧低调,国朝重事,向来只是旁听,不拿决策。
但严嵩很清楚。
朝堂上的大事,没有这位的默认,办不成。
现在。
则要海玥点头了。
严嵩开门见山:“海侍郎可曾听说皇子一案?”
“有所耳闻。”
海玥神色凝重,一上来就定了调子:“此事万万不可!”
严嵩心头一松,轻叹道:“太子册立,老夫本以为可享几日清净,谁想到……唉!陛下此刻正在盛怒,然事关社稷,吾等不得不谏啊!”
“不仅是劝谏……”
海玥道:“案子还得详查!”
严嵩眉头微锁,声音稍稍放低:“海侍郎之意是?”
海玥沉声道:“陛下素来明察秋毫,何以听信贼人挑唆,怀疑自己的三位亲生儿子,一同谋害长子?此事若不详查,恐有无穷后患,令国朝不宁!”
‘查案?’
严嵩心头一凛。
这味道不对啊!
他的想法是,放弃二皇子,保住三皇子或者四皇子。
是的,哪怕牺牲两个,只要不要像三庶人案件里,将几位皇子一网打尽,那都好说。
事实上,除了那些一心要博拥立之功的外,别人也不关心谁当太子。
群臣只关心两点,第一是国家要有储君,第二则是储君的选拔要按照祖制,立嫡立长,传承有序,不能由着天子的性情和喜好来。
除此之外,像海瑞那么担心储君长歪的,还真不多。
因为当今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身体衰败的迹象,如今连朝会都不上了,只在宫内享福,谁知道还要等多久,才会有新君登基?
谁又知道那个时候,新君是何等模样?
严嵩也是这么认为的,严党没有在储君身上押宝,就是出于此理。
他如今已近七十高龄,首辅也当了快十年,按照一般惯例,这个年纪,都可以上疏请求致仕了,但显然严嵩还想发挥余热。
可就算再乐观,他也没指望做到下一朝,今朝能把实权牢牢握住,已是心满意足。
偏偏这一回,海玥不满足于解决一时的困境了。
十年首辅。
海玥一直认同严嵩的路线,配合严嵩的执政,一切只因新政本就有他的参与和建议。
推对方上位,做出这番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的新政改革,他乐于见得。
可严嵩本就有自己的问题。
此人的底线弹性很大。
关键时刻,绝不能让他有半分退路,不然的话,完全有可能倒戈相向。
两人隔案对坐,目光相接处似有霜刃无声交锋,却又在转瞬间化作意味深长的默契。
严嵩苍老的眼睑先垂了下来,枯瘦的手指捋过花白的长须:“查案干系重大,明威欲以何策进谏?”
海玥斩钉截铁地道:“内阁请命,事关皇嗣,当由陛下临朝,三司会审,当庭质证!”
“此案牵涉天家骨肉,若大张旗鼓查办……”
严嵩缓缓摇头:“只怕未及水落石出,先污了陛下清名啊!”
“大义名分,终究要落在明处,岂可不教而诛?”
海玥取出一封奏疏,递了过去:“这是南方的急报,请严阁老过目。”
“金陵兵变?楚王谋逆?”
严嵩接过,匆匆看完,再度动容。
依旧是两件大事。
陆炳和孙维贤两任锦衣卫指挥使联手,终于查清了江陵隐秘的兵变祸端。
于祸乱初萌之际雷霆出手,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
事毕,二人马不停蹄率缇骑直扑武昌,将楚王府围得水泄不通。
经严刑拷讯楚王身边术士及心腹仆佣,得其僭越之证累累。
虽未查获谋反实据,然其包藏祸心已昭然若揭。
严嵩并不感到意外,是因为真要深究藩王恶行,处处是罪恶。
他在意的是,此时牵连,意欲何为。
海玥道:“胆敢污蔑皇嗣的,必有深刻动机,藩王于此时作乱,是恰逢其会?还是早有算计?必须详查!”
‘将陛下对无辜皇子的忌惮,转为对有罪藩王的整顿么?’
‘原来是这样的查案法,唔,不失为一条良策!’
严嵩明白了。
这样的安排,既能救下皇嗣,又让陛下有台阶可下。
关键是百官还乐于见得为恶的藩王得到惩罚。
可谓一举数得,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但隐约之间,严嵩又涌起一股不安感。
总觉得哪里没有考虑清楚。
与儿子严世蕃的风风火火不同,严嵩虽已年迈,反应不似当年敏捷,却愈发显出老辣沉稳的气度。
他沉吟良久,指尖轻叩案几,方才缓缓开口:“藩王图谋不轨,确有可能,然宫禁森严,藩邸与外廷素不相通,此等谗言竟能直达天听,莫非大内之中,又生肘腋之患?”
现在的情况是,明明是天子忌惮自己的儿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群臣不能直接揭破这个真相,为了保护天子的颜面,也要将锅甩给有动机的藩王。
藩王有谋逆之心,处心积虑,挑起了皇室父子不合,这一切传扬出去,才能取信于人。
可问题来了,藩王在地方,天子在京师,想要阴谋作乱,是需要人手的。
正如当年宁王,是以重金贿赂了正德身边的刘瑾、钱宁、臧贤,那么现在的藩王,又是贿赂了嘉靖身边的谁?
自宫变之后,这可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海玥给出答案:“应是秘密结社黎渊社。”
“黎渊社?”
严嵩对此当然不陌生。
他当年还管教过儿子,别过多的参与到对这种秘密结社的追捕中。
只是后来渐渐的就听不到类似的消息了,尤其是南巡之后,一心会也不再追查黎渊社,似乎已成过去。
“黎渊社早已被陛下剿灭,故而不提,然近来各方异动,恐有死灰复燃之兆……”
“宫禁大内,不可不防!”
逻辑链理清了。
但严嵩仍显迟疑。
仔细想想,这与之前的半架空不同,倒更像是与天子争锋相对,强迫其放弃废黜皇子,转而接受群臣设计好的结果。
万一陛下不愿……
必然又是一场群臣与天子的对抗!
左顺门哭谏?
不!
如今的局势,与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可依旧让人提心吊胆……
那毕竟是皇权啊!
海玥看出了这份迟疑与恐惧,倒也不再多言,只是静静等待。
权力与责任都是对等的,到了首辅之位,位极人臣,往往也进退维谷。
而出于对眼前这位的认知,和对此世大势的改变,他相信严嵩会做出正确的决断。
终于。
严嵩闭目凝思,权衡利弊,在思索了其他的选择后,最终还是觉得想要保住自己的贤臣名誉,这是一条最有可能实现的道路,眼神坚定下来:“好!就这么办!夏阁老处亦当知会!”
‘果然深谙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海玥早有计划,但既然这位主动提起,倒不如稍作避让,毕竟人家是首辅嘛:“夏阁老近日专注兵部,边关军务缠身……”
“皇子涉案,上书房总师岂能置身事外?”
严嵩直接拍板:“老夫遣人将他请来吧!”
等到夏言回到值房,三位重臣碰面,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身边有奸佞!”
“啊?”
夏言脸色立变,这话可不能乱说。
但等听完近况,指节顿时重重叩在紫檀案上,震得上面的茶盏都叮当作响:“国本大事,岂容儿戏?诸皇子尚在总角之年,受上书房教导,安有同谋加害储君之理?”
正如严嵩点出的,夏言乃上书房总师,专门负责皇子的教导工作。
如果现在,皇次子伙同皇三子皇四子,合谋加害太子,这要是传扬出去,他们这些先生的多年教导,又算什么?
简直无地自容!
因此夏言甚至连二皇子犯的罪,都下意识地不愿相信:“德王殿下天性纯孝,纵被奸人蛊惑,也绝无手足相残之心,此事决不可信,必是有人在陛下耳边,吹了邪风!”
严嵩抚须。
海玥颔首。
夏言环视两人,莫名涌起一股信心,斗志昂扬地道:“两位所言极是,我等当联名上奏,请陛下临朝,彻查此案,让那藏于暗处的魑魅魍魉统统现出原形!”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512/6749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