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175章 三路北伐灭金(七千字大章)

第175章 三路北伐灭金(七千字大章)


建炎三年秋八月,十五万经过数年编练整顿的新宋军,在汴梁城北,衣甲严整地等待皇帝陛下的检阅。

    经过三年的恢复,汴京的人口也从刚刚恢复时的二三十万,回升到了超过五十万人。汴京百姓听说皇帝要御驾亲征、收复河北,也是纷纷挤来围观。

    一时间,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陛下要亲征了!终于要收复河北了!”

    “真是英明神武,百代未有的雄主啊,古今哪有皇帝能神威至此的。真是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华夏。”

    太学生们也都感动涕零,一个个看着皇帝身着血色包浆的雕翎筋圈甲、胯下踢雪乌骓马的雄姿,忍不住要吟诗作赋歌颂。

    经过赵子称三年的治理,京畿百姓的精气神面貌也完全不一样了。曾经的饥荒如今已不可见,百姓们的气色也好了不少。

    民间的尚武之风一度有所回暖,人民对皇帝收复失地的支持力度,也大大提升了。这次北伐朝廷钱粮还有所欠缺,但民间已经出现了踊跃的主动募捐潮。

    而赵子称也勒令户部必须账目明确,确保百姓们箪食壶浆的助军热心不会被挪用,一旦有人敢对这个钱下手,定斩不饶!还要抄家!

    百姓们确实还不富裕,但是赵子称给了他们有尊严的活法,给了他们民族自尊心。让他们看到了华夏沦丧之后幽而复明的时光,激起了百姓的凝聚力。有了这样的人心士气,何愁金贼不灭?

    赵子称最新举办的一届科举,已经正式加入了射箭和数学考试,所以最新取中的进士也大多身体素质不错。连带着在太学里读书的太学生们,也都开始勤练射箭。

    如今,太学里也加入了射学馆,就跟后世的弓道馆差不多,在那里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太学生在那里勤练箭法,再也不以习武为耻,

    还有教练帮着纠正动作,避免持续的错误姿势伤了脊椎。

    在太学教射箭的教练,也并不拘泥于读书人身份,前年初设的时候,赵子称就从军中选了一批射术好、又有军功的将士,去太学担任教练。

    一开始太学生颇为抵触,觉得读书人的老师怎么能是完全没有学问的粗人呢?就算对方射箭好,但至少也要肚子里有点墨水吧?

    但赵子称却力排众议,亲口引用了韩愈的《师说》反驳: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仅此而已。

    射箭好的将士们有术业专攻,凭什么不能当太学生的老师?

    当然,最后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赵子称还是先给一敲打再给一甜枣,要求去太学当教练的将士们,必须至少识字,说话表达能力不能差。否则自己箭术好,但不知道怎么教人,那也不行。

    后世的体育老师好歹还得是师范的体育类专业毕业,考个教师资格证呢。表达能力有问题就误人子弟了。

    这个要求很合理,因此而被刷下来的教练们也无话可说,心服口服。此事之后,军中将士反而掀起了一股自发刻苦学习扫盲、至少要认字的风气。

    大宋士兵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提高了一截,百姓也不会再把将士们都一律视为完全大字不识的粗鄙夯货。

    军队的兵源素质和构成,也逐渐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开始有更多的良家子从军,而不仅仅是跟之前北宋末年那样、收容社会闲散无业流浪从军。

    为此,赵子称也取消了大宋军队之前一直以来的刺字传统,当兵再也不用脸上刺字——当然,为了配合军队兵源的辨识问题,阻止逃兵,赵子称将来也必须配合别的识别和管理办法。

    比如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让士兵用理发替代刺字。只不过赵子称也知道,这事儿绝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多年的筹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改。

    就算将来要劝导百姓理发,也都得建立在医疗卫生层面的考虑之上。他深知这个时代汉人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执念,也知道历史上后来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有多惨烈。

    尤其现在他要对付的金国女真人,跟后世的满清同源同种,金国女真也会留小辫子,赵子称就更要避免代表汉人华夏衣冠的军队跟胡人一样剃发。

    最多只能是剃寸头,宁可被说是模仿和尚。这一切,还要配合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医学科技的进步。

    ……

    扯得稍微有点远,一言以蔽之,建炎三年秋的大宋,从上到下都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如果有一个人在当年靖康之变前离开的汴京、现在再回来,那么他一定会发现,如今的汴京竟已恢复得比当年乐极生悲之前更朝气昂扬。

    赵子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带领十五万大军御驾亲征,被太学生和百姓们一路夹道欢送到了黄河边,然后才登船顺流而下。

    官军乘坐的战船尺寸吨位、战力设施、适航性能,也远非当年北宋水军战船可比的。

    赵子称亲自乘坐的龙头战舰,尺寸也已经超过当年隋炀帝的龙舟,但绝无劳民伤财之虞。赵子称在造船时,考虑的都是实用性,也兼顾经济性和性价比,绝不追求奢侈。

    但这种庞然而朴素的结合,反而流露出马上天子独有的威严。

    战船一直离开开封府地界,消失在黄河地平线上,围观百姓才渐渐散去,个个心中激荡。

    与此同时,韩世忠的海路军,和岳飞从高丽进攻的部队,也早就约好了日子,一起发动,让金人自顾不暇。

    九月初九,在沿着黄河北进了五天之后,赵子称的军队首先抵达了黄河以北的曹州。在这里,他也首次遇到了金人的零星抵抗。

    不过当地的人口本就稀少,沿着两国边境都没什么人了。那里的驻军也不是女真本族的,而是汉奸赵构的伪军。

    面对赵子称的进攻,汉奸伪军当然是一触即溃,赵子称拿下曹州后,继续挺进到德州附近。

    而驻守在京东东路济南府的关胜,也带着一部分山东军过来会师,并且与赵子称配合,肃清了沧州以南、沿着河北沿海地区的少量敌人残军。

    初十这天,君臣在德州顺利会师,然后正式北上沧州。

    十五日围沧州,这是金人第一个有殊死抵抗的城池,因为再不抵抗的话没多久就要杀到燕京了。

    既然金人不识好歹,赵子称也不会跟他们客气。

    大宋已经正式公开量产青铜铸炮三年了,两千斤一门的重型攻城炮也完全不缺。赵子称此番顺着黄河而下水路进兵,有大船运炮也很方便。

    直接在沧州城外一溜儿排开攻城重炮,一番猛轰之后,守城的一名金国猛安就被炸崩了指挥体系,完全无法约束住部队了。

    宋军从轰塌的墙口涌入城中,跟女真人和奚族士兵肉搏血战,期间夹杂着大量投掷式火器的实战应用。

    赵子称仍然没有量产滑膛枪,那东西技术难度还有一点,一直在研究。但老式手榴弹已经普及配发到普通士兵,对付金人这种程度的火器已经够了。

    在宋人的炮击掷弹夹击之下,加上宋军气势如虹,有皇帝督战人人奋勇,金人两个千人队竟在沧州被全歼杀灭。

    挟破沧州之威,赵子称继续北上,威风甚至胜过一百七十年前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关南三州。

    宋军将领个个急于表现,刘光世、关胜、杨志、林冲、鲁达、宋江、卢进义纷纷请战。

    赵子称指挥若定,让刘光世取保州(保定),关胜取后世的天津一带,其余诸将协力并进包抄、分略诸州。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这年十一月时,赵子称已经成功渡过易水,兵临燕京城下。

    金国已经将都城迁到了燕京,所以是退无可退的。

    金国皇帝完颜宗干,哪里也不去,坚持要留守燕京。

    其实,金人在河北也还有相当一大片地广人稀的控制区,河北西路,也就是河北远离黄河河道的那部分肥沃平原区,如今还在金人手上。

    但赵子称无所谓,他根本没打算在大平原上跟金人拉扯纠缠,他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直接沿着黄河和海岸北上,寻求金人决战。

    直接大兵团主力对决吧。

    完颜宗干当然也不能怂。

    他不顾前几年完颜宗翰在河南被赵子称歼灭了数万人,再之前完颜宗弼在淮泗、徐州一带也折损过一两万人,加上三年前金国内部夺位又死伤近万。金国巅峰期本族战兵也就十五万,如今其实已经跌破十万了。

    完颜宗干拼死拼活,凑了九万女真本族士兵,已经是竭泽而渔,几乎把所有青壮年男丁都拉上战场了。

    为了确保胜利,他还拉了五万契丹仆从兵和五万奚族、渤海族仆从兵,加起来累计二十万大军,准备仗着人数优势碾压赵子称。

    但赵子称却一点都不急了,他看完颜宗干非要拉二十万打他的十五万,那他就在燕京城下结硬寨、打呆仗,一路稳扎稳打。

    从天津附近的渤海边,沿着海河一路到燕京的路上,宋军都是二十里扎一个营寨,保持连营,绵延到燕京附近,然后也不围城,就只是在城东南两侧保持军事存在,任由放开西北两面给金国人自由进出。

    完颜宗干还在疑惑赵子称要干什么,结果没几天他就收到各种急报。

    唐山到临渝(山海关)一带,被韩世忠带精兵四万,各处袭扰,多座金人防守空虚的城池被韩世忠打破。随后或屠掠契丹女真奚人,解救当地汉人,或抢一把救走。

    又过数日,急报辽东被岳飞袭取,岳飞进展迅猛,居然打穿了辽东半岛的平州、保州等地,随后直扑辽泽一带,都要兵围沈州了(沈阳)。

    总而言之,完颜宗干在那些地方,也都有留兵驻守。但问题是那些非女真本族的部队,在岳飞和韩世忠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赵子称原本还打算让岳飞和韩世忠骚扰金人,好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谁知完颜宗干居然这么硬气,为了燕京死战不退,把主力都拉来了,反而让赵子称的偏师进展迅猛。

    到了这时候,赵子称忽然发现,自己有点高估了金人的根基。

    眼下这个节骨眼,金人最大的劣势,就是立国时间太短!

    金人政权的建立,还没有撑够一整代成年人的时间。

    换言之,如今东北的成年人,尤其是壮年、中年,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小时候,都还不是“大金子民”,他们是有作为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记忆的。

    对于历史短的政权,如果武力一直强横,那也就罢了,可以靠力压服,要是压上六十年,一代人丛生到老死熬过去了,民族认同和历史记忆也就建立起来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其统治,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这个国家的人。

    但金国偏偏才刚崛起没几年,武力又被人反超了。这种情况下,后方只要没有足够的女真本族军队压着,出乱子是非常容易的。

    赵子称忽然发现,自己可以虚实转化、先取女真人的“关外龙兴之地”了!

    “既然敌人非要死战不退,咱不趁机把他们连根拔除,倒是对不起他们了。朕突然觉得,金人这种宁死不屈的样子,倒是跟他们那个‘猛安死斩全千队、谋克死斩全百人队’的严酷军法一样是双刃剑。

    那种军法,在其武力强横的时候,确保了军纪严明,万众一心。但是在其武力被人反超之后,还搞这么严的军法,简直就是自杀,会让金国在败亡的时候一点缓冲都没有,前一刻还在死战,下一刻就瞬间全亡。”

    说句良心话,宋这样的模式,虽然怂,但在被咬掉半壁江山的时候,韧性比较强,也就宋这种模式能够做到只剩半壁还撑一百六十年了。

    连明朝都因为过于刚烈,所以北京丢掉后,南明没几年就没了。

    而女真早期其实是比明更刚烈,更没有弹性的,也就更容易跟玻璃和金刚石一样,宁折不弯,真到了撑不住的时候直接碎一地。(晚清不算,那时候早就没刚烈没骨气了,怂得狗S一样)

    既然如此,赵子称决定尊重对手,给他们一个痛快。

    岳飞、韩世忠,就跟韩信先偷赵魏齐、以及彭越挠楚那样,把金国的后方彻底搅了个稀巴烂。

    金人唯一能指望的,只是宋人怕冷,到了寒冬腊月,战斗力会下降。到时候金人还能仗着耐寒的优势翻盘。

    但很可惜,赵子称全军都有大棉袄,而且质量和普及率都比几年前更甚。

    最后,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只能在建炎四年正月,在绝望中主动出击。因为不击退赵子称这十五万主力,金人的主力就永远别想走,只能任由宋人在自己大后方捅刀子彻底捅烂。

    沈州(沈阳)早就被岳飞攻下来了,这时候还不决战、还等明年开春后岳飞再北上直捣一次上京?

    于是最终大决战的形态,就打成了金人全力进攻,而宋军可以沿着海河扎营打防守战。

    而赵子称已经在海河两岸,经营了数月营垒的,工事非常坚固,营中的存粮也很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季节海河和渤海都已经封冻了,赵子称的船队会停航几个月。

    不过赵子称也无所谓,他甚至把一部分船只就留在当地、留在营垒区附近的河面上,等着封冻之后,直接把冻住的船当成掩体,也算是顺便加强了防御工事。

    而完颜宗干之所以挑正月出击,也是看到了大冬天赵子称的后援没了,船没法机动,想赌一把大的,要是能趁着宋人的船没法动,把宋人皇帝杀在这儿,一切就能翻盘!

    这是皇帝对皇帝的战斗,足以决定一切,也就值得金人赌上全部的国运。

    二十万金兵,十万女真五万契丹五万奚族渤海,对燕京城东南海河边的十五万宋军的坚固营垒,发起了总攻。

    如潮的金人重甲步兵,前仆后继如海啸汹涌拍向宋营。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亲自督战,金国精锐猛将也尽数齐出,凡是畏战不前者力斩。

    金人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也在大雪中僵立,严阵以待,只求步军冲破营垒防线、撕开口子后,骑兵就从缺口杀进去,冲锋肉搏。

    “开炮!”有了营墙的掩护,宋军也终于能施展出某种赵子称一直想用、而之前始终没机会用的战术。

    那就是用霰弹炮反复装填、反复轰击强攻的敌人。

    宋军有霰弹炮也已经四年了,但问题是之前的战斗形态,很少有金人明知宋军有大炮、还依然由金人强攻、宋人守城守营垒的。

    所以宋军此前一直没法把霰弹炮在战场上反复轰击、反复装填。野战的话最多放一轮炮敌人骑兵就冲到面前了。

    金人此前最后一次攻坚失败,就是完颜宗弼攻打岳飞死守的徐州,当时岳飞有足量的震天雷,就已经固若金汤,让金人不能越雷池一步。

    但金人以为,这次只是攻营,不是攻城,震天雷需要高度落差才能用,爆破威力太大的话,在守营时乱用也容易伤到自己人。

    金人基于这种自信,才敢如此猛攻。

    结果却遇上了霰弹炮的持续轰击。

    有了营墙和壕沟、鹿角拒马的保护,炮兵根本不用担心开完炮后会很快被敌人骑兵近身,他们也就能慢慢装填,哪怕好几分钟才能开一炮,只要持续下去,积少成多,金人迟早会撑不住的。

    再说,宋军的震天雷在守营时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能用守城时那种装药量那么大的。赵子称早就准备好了海量的小号震天雷,确保投掷后不会误伤自己人。

    随着手雷轰鸣,以及大炮霰弹的反复洗刷,女真重步兵如同割麦子般一大片一大片地倒下。

    女真士兵的尸体很快在宋营外堆成了摞,叠成了山,高度厚度渐渐与营墙鹿角齐平。

    毕竟金兵有二十万,堆平好几段营墙还是做得到的,营墙最高的地方也就一丈多罢了。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是没有退路的,退回去也是个死,也是亡国,他们只能选择轰轰烈烈。

    所以他们一直在咬牙死撑,直到营墙被尸体堆平,完颜宗弼亲自率领全部铁浮屠,以一种证明自己荣誉感的姿态,对着已经残破的宋营发起了决死冲锋。

    只可惜,金国全国加起来都已经不剩两万名铁浮屠了,之前的战斗又多有损耗,完颜宗弼能拉出来的,也就是勉强万余人的铁浮屠。

    一万多铁骑决死冲锋,赵子称也给了足够尊重,调集了数倍重兵,让刘光世、关胜、杨志、林冲四人围堵。

    完颜宗弼远远看到赵子称的华盖所在,拼劲一切力量,眼中没有其他目标,只想撕开一个口子,直扑赵子称。

    宋军四将穿插切割,趁机把完颜宗弼的铁浮屠军阵截断、分割包围,聚而歼之。

    铁浮屠一旦失去冲击力,被迫停下来打阵地战,那么纵然铁甲坚如磐石,也终究只是个待宰的铁罐头罢了。

    可以说,完颜宗弼眼中只有赵子称,不顾阵型地冲锋,对金军铁骑的战力发挥,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铁骑都被拉成了一字长蛇阵而非厚实的楔形阵,哪里还有突破力可言?

    “赵子称受死!将士们,随孤全力击杀赵子称!”

    “穿龙袍的是赵子称!着血甲的是赵子称!”

    完颜宗弼付出了不知多大的代价,居然也被他冲到了距离赵子称只剩数十步的位置。

    赵子称身边倒也有不懂事的部将,居然学田丰看到公孙瓒白马义从时、劝袁绍躲到土墙后面的那番台词,也想劝赵子称避完颜宗弼锋芒。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放肆!麾盖若是轻动,岂不是动摇军心!我军已经胜了!你们先往两旁闪开别妨碍朕!”

    赵子称才懒得跟袁绍那样掷兜鍪于地,他只是自信满满地一手绰起镔铁双钩枪,一手从靴筒里拔出已经装填好六发的御用转轮手枪。

    如今的他已经登基三年,还让皇家兵工厂的工匠专门为他另外打造了两把表层镶金龙纹的转轮手枪,全世界仅此两把。

    虽然没什么附魔效果,但杀杀金兀术还是够了的。

    “砰~砰~”连响,就在完颜宗弼冲到赵子称面前不远时,他的胸口连连爆出两股血泉,双重冷锻青唐瘊子甲都没能完全挡住大威力手枪的独头弹。

    完颜宗弼的胸口直接被打出一个血洞、以及一个大凹坑,就如同重锤砸断肋骨一般。

    “卑——”完颜宗弼已经没有足够肺活量吐出那个鄙字,而赵子称的镔铁双钩枪也很快将其一枪封喉。

    “将士们随朕杀尽金狗!”

    宋军中军声势大振,跟着皇帝一起狂冲猛杀,人人热血沸腾到了极点。

    “陛下手刃了完颜宗弼!万岁!”

    “万岁!万岁!万胜!”

    宋军如龙而进,狂突猛攻,从营内反攻而出,刚才冲进营内的金军,几乎就如同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完颜宗干眼看三弟战死、铁浮屠几乎全军覆没,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金人最后的主力被大宋摧枯拉朽地横扫,由皇帝亲自冲杀激励士气、由有尊严的良家子构成军队、进士也要学射箭、学好了射箭就有资格给太学生上课……在这些要素堆叠下的汉人,已经恢复了汉唐的勇武!

    金人的主力步兵部队在此战中,几乎全灭,伏尸数万。契丹兵、奚兵、渤海兵,也都如沧海沃炭,瞬间灰飞烟灭。

    宋军顺势反攻,干净利落拿下了燕京城,大军进城,也并不施暴,只是号召除了汉人以外的其他各族主动汉化,就可既往不咎。哪怕是女真平民妇孺,只要不抵抗,只要愿意汉化,也可以留他们一命流放服屯垦役。

    完颜宗干最后还带着他的拐子马队一路奔逃,利用拐子马的机动力放弃燕京且战且走,让赵子称多花了几个月来追杀他,但丝毫改变不了结果。

    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国皇帝最终被宋军追杀在辽泽以北的上京道,大约在后世的赤峰和通辽一带。

    而在此之前,金人的南京、东京、上京都已经被大宋攻占。

    赵子称原本还打算先收关内、休息几年后再一鼓作气收关外,没想到最后因为金人历史太短,底蕴不足,竟一鼓而灭了。

    到建炎五年末,金国最后一个皇帝被大宋所杀,再无金国皇族能称帝,金国正式覆灭。

    当然,所谓的覆灭,更多也只是各地部族的直接臣服,并非彻底杀服的直接统治。

    金国皇族被斩尽杀绝后,各地部族分别对大宋称臣。

    大宋要想直接统治整个东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暂时也只能对后世辽吉等地循序渐进设置府县。而更北边的黑龙江乃至内蒙地区,还是只能羁縻统治。

    未来或许能靠从扶桑国的北海道引入耐寒水稻,然后在东北扩大农耕区,慢慢彻底同化东北,那就至少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了。

    赵子称没那么多时间亲自专注于这事儿,在灭金之后,他稍作休养生息,就要考虑南边的矛盾了。

    如前所述,整个大宋故土范围内,如今只剩南方的四川人地矛盾还没解决,所以相比于对付西北的西夏和西辽而言,先解决南方的大理和交趾,才是更重要的。

    而且主要就要征发四川兵去开疆拓土,并且把云贵和交趾的新占农地作为激励,赏赐给南征的四川将士。确保他们只要愿意去,就能在云贵或交趾当上大地主。

    而要实现这一切,需要的准备工作也非常多,比如防治热带病的药物,相关医术研究和医疗人才培训,这些都要先未雨绸缪。

    否则贸然把四川兵丢到云贵和交趾,那就是不负责任地草菅人命。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1704/6765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