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丹宗阵神踏天路 > 第三十六章雾海微澜

第三十六章雾海微澜


日子依旧如同山涧里那潺潺的溪水,在不紧不慢地流淌。或许真的是自己多想了。木老那日递来雾隐菇后,便再未有过任何异常的举动或言语,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佝偻着身子打理药圃和伙房事务的模样。宁寒心中的那点惊疑,也随着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渐渐被压回了心底最深处,如同沉入潭底的石子,虽在,却不轻易泛起涟漪。

清晨,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山间的浓雾还未完全散去,宁寒便已起身。他熟练地挑起靠在墙角的扁担和水桶,踏着湿滑的青石板小径,走向不远处的那眼山泉。冰凉的泉水灌满木桶,沉甸甸地压在肩头,对于已经恢复炼体大圆满的他而言,这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依旧保持着步履沉稳,甚至故意让扁担发出些许“吱呀”的声响,像一个真正需要费些力气的少年杂役。

挑完水,便是劈柴。伙房后院堆着小山般的硬木柴。宁寒挽起袖子,露出看似瘦削实则线条流畅、蕴藏着爆发力的胳膊。他拿起那把有些卷刃的柴刀,掂量了一下,随即手腕抖动,柴刀划出一道道简洁利落的弧线。

“咔嚓!咔嚓!”

清脆的劈裂声在清晨湿润的空气里格外清晰。木柴应声而开,断面光滑整齐。他控制着力道,既不让柴刀显得过于锋利,也不让自己表现得过于轻松。每一刀落下,都仿佛带着某种独特的韵律,那是他将对自身力量的控制,融入了这最普通的劳作之中。

当太阳完全升起,驱散了些许雾气,将金色的光芒洒满小院时,宁寒已经将水缸挑满,柴火也劈好了足够一天使用的分量。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脸上也因为活动而多了几分健康的红润。

“小白!快进来歇歇,喝口热水!”伙房里,李婶洪亮的嗓门传了出来。

宁寒用袖子擦了擦汗,应了一声,走进那间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屋子。灶膛里的火已经生起,温暖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张妈、王嫂等几位大婶大妈早已就位,正围坐在小桌旁,手脚麻利地处理着今天需要的食材。

宁寒很自然地坐到自己的小马扎上,拿起一把翠绿的野菜,熟练地摘掉老叶,剔除根须上的泥土。他的动作不快,却异常精准,没有一丝多余。

“哎呦,瞧瞧咱们小白,这菜摘得,比我这干了十几年的老婆子还干净利索!”张妈一边削着土豆皮,一边笑着打趣。

王嫂也附和道:“就是,人勤快,模样也周正。小白啊,要不是你记不得事了,婶子真想把你认作干儿子!”

宁寒抬起头,露出一个略带腼腆的憨厚笑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王嫂,您又说笑了…我就能干点这些粗活。”

“粗活怎么了?能把粗活干好也是本事!”李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水走过来,塞到宁寒手里,“快喝点,暖暖身子。咱们这玄雾宗啊,虽然仙师们高高在上,可底下这些吃喝拉撒,哪一样离得开咱们这些干粗活的?”

宁寒接过碗,小口啜饮着温热的水,感受着那份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他安静地听着大婶们闲聊,从东家长西家短,到昨天哪个外门弟子修炼出了岔子闹了笑话,再到云雾坊市里哪家铺子的布料又涨价了……这些琐碎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谈话,对他而言,是一种奇异的安抚,暂时隔绝了那深藏在心底的血海深仇。

说着说着,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宗门的大事上。

“哎,你们听说了没?再过个把月,咱们玄雾宗又要开山门了吧?”张妈忽然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地说道。

“开山门?”王嫂手上的动作一顿,好奇地抬起头,“就是那个…招收新弟子?”

“对啊!”李婶接过话头,声音也下意识地放低了些,仿佛在说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听说规矩还是老样子,年龄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只要身具灵根,不管出身,都有机会进入宗门修炼哩!这可是鱼跃龙门的好机会啊!”

宁寒摘菜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了正常,只是耳朵悄悄地竖了起来。

“八到十五岁…”张妈的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正在安静摘菜的宁寒,脸上又露出了那种熟悉的、带着促狭的笑容,“哎,小白,我瞅着你年纪正好合适啊!要不要也去试试?万一你也有那什么…灵根呢?说不定就能一步登天,成为外门弟子,以后就不用在我们这伙房劈柴挑水啦!”

宁寒心中猛地一跳!开山门!招收弟子!年龄八至十五岁!这无疑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让他更快接触到修行资源,更快恢复甚至提升实力的机会!以他如今的真实修为和灵魂力量,伪装成一个刚入门的、有些天赋的弟子,混入外门,似乎并非难事。

但他立刻按捺住了这股冲动。风险太大了!测试灵根时,会不会暴露他丹田的异常?会不会被高阶修士看穿敛息术?炼魂宗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玄雾宗内部是否安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脸上适时地露出惊讶和茫然,还带着点不知所措的羞赧,连连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张妈,您就别拿我开心了…我…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说不定就是个普通的凡人,哪有什么灵根…能在伙房跟着木老和各位婶子干活,有口饭吃,我就很知足了…”他的声音越说越小,显得十分没有底气。

“瞧你这孩子,一点志气都没有!”李婶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虚点了点他,“试试又不要钱!万一呢?咱们伙房要是真出了个修仙的苗子,那我们脸上也有光啊!”

“就是就是,”王嫂也笑着帮腔,“小白,我看你挺机灵的,说不定真有那份仙缘呢!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婶子啊!”

宁寒只是低着头,憨憨地笑,不再接话,手下更快地摘着菜,仿佛想用忙碌来避开这个话题。大婶们见他这副模样,也只当他是害羞和缺乏自信,又笑闹了几句,便将话题转向了别处,讨论起这次开山门,附近哪些村镇又会有哪些适龄的孩子前来碰运气,宗门里哪位长老比较严厉,哪位执事相对和善等等。

宁寒看似专注地做着手中的活计,心思却早已飞远。开山门…招收弟子…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底漾开了一圈圈的涟漪。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需要评估风险,需要权衡利弊。

接下来的几天,宁寒依旧如常劳作,但他开始更加留意伙房里往来杂役和外门弟子的闲谈,试图从中拼凑出更多关于开山门的信息。他了解到,测试似乎是在山门前的广场进行,由外门执事主持,主要依靠一种叫做“测灵碑”的法器。他也隐约听到,似乎每次开山门,都会有内门的长老暗中关注,挑选资质出众者直接纳入内门。

这一切,都让宁寒心中的天平,开始微微倾斜。

这一日傍晚,宁寒收拾完伙房的杂物,正准备回自己的小屋,却在院门口遇到了似乎刚从外面回来的木老。木老手里提着几包新采的草药,身上带着山间的湿气和淡淡的土腥味。

他停下脚步,看着宁寒,昏黄的目光在暮色中显得有些深邃,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听说…开山门的事了?”

宁寒心中猛地一紧,面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点了点头:“嗯,听李婶她们说起过。”

木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故作镇定的外表。他没有再问,也没有任何建议,只是用那沙哑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般低语了一句:

“山门一开,风云便动。是福是祸,谁又说得准呢……”

说完,他便佝偻着身子,提着草药,慢悠悠地走进了他那间更为简陋的小屋,关上了房门。

宁寒独自站在逐渐浓郁的暮色里,看着木老紧闭的房门,心中那刚刚因为看到一丝希望而泛起的微澜,瞬间被一股更深沉的迷雾所笼罩。

木老这话…是什么意思?是随口感慨,还是…意有所指?


  (https://www.635book.com/dzs/71086/4974252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