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深夜的灯火
推荐阅读:抗魔系统:开局废柴,我和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魂穿朱由检,重用魏忠贤! 月老甩锅给我,我慌了 重生之网文教父 让我最烦躁的人 胎穿古代之璀璨一生 刀剑月传奇 游戏降临:我转职SSS死灵剑皇 浊染星辰
五月的姜家坳,白天已经有些燥热了。日头毒辣辣地照着,玉米叶子卷了边,地里的杂草疯长,锄草成了最磨人的活计。徐瀚飞天不亮就下地,戴着破草帽,弯着腰,一垄一垄地往前锄。汗水顺着鬓角、鼻尖往下淌,滴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背上的旧汗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了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晌午最热的时候,能找个树荫歇歇脚,喝口凉水,就是最大的享受。他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绿油油却不见尽头的玉米地,听着永不停歇的蝉鸣,心里却不像身体那么疲惫。凌霜上封信里提到农场堆肥的事,像在他心里点了盏小灯,亮堂堂的。她不仅记住了他的话,还用上了,得了夸奖。这种被遥远地需要着、认可着的感觉,比树荫还解乏。
歇晌时,他常盯着村后那条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出神。溪水不大,但常年不断,哗啦啦地流,白白浪费着力气。他想起以前在书上看到过,有的地方用水力带动水磨、水碓,省人省力。姜家坳山地多,粮食产量不高,但有些杂粮,像红薯、木薯,产量倒还可以,就是加工起来太费事。磨粉、过滤、沉淀,全靠人力,忙活半天也出不了多少。
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转了好几天:能不能借着这股溪水的力,做个简单的水力装置,带动石磨呢?哪怕只是初步加工,也能省下不少力气,效率也能高点。
这天收工比往常稍早,日头还挂在山尖上。他扛着锄头往回走,路过溪边时,又停下脚步,蹲在岸边,仔细观察水流的速度、落差,目测着可能利用的地形。回到家,他顾不上擦洗,先翻出凌霜之前寄来的、一本已经快翻烂的旧笔记本,又找出一小截快要用完的铅笔头。就着窗外最后的天光,他趴在桌上,凭着记忆和估算,在纸的背面笨拙地画了起来。
他先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代表溪流。在合适的位置,画了个简单的蓄水小坝(或许就用石块垒一下),然后画了一个带叶片的轮子(水轮),用一根想象的轴连着另一个圆(石磨)。线条歪歪扭扭,比例也不准,旁边还标注着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和简略的字,比如“水流急”、“落差约三尺”、“石磨重”之类的。这与其说是一张工程图,不如说是一个粗糙的构想草图。
画完了,他拿起来看了看,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这能行吗?需要多大的水轮?传动怎么解决?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想到凌霜上次收到他关于堆肥的回信时那高兴劲儿,他又犹豫了。也许……跟她聊聊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也挺好?就算不成,也算是个话题。
他于是铺开信纸,先简单说了说近况,问了问她的学业。然后,在信的后面,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写道:“近日劳作之余,偶观山溪水流不断,思及村中薯类加工费力,忽生一念:若借水力推动石磨,或可省却人力。然此纯属空想,技术细节一概不通,随手涂鸦一图,附于信后,聊博一哂,切勿当真。”
他把那张皱巴巴的草图小心地叠好,和信纸放在一起,封进了信封。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她看了会不会觉得他胡思乱想,不切实际。
省城已经进入了初夏,校园里的法国梧桐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凌霜刚结束一场紧张的期中考试,正和几个同学在图书馆自习区整理笔记。收到这封厚厚的信时,她还有些奇怪。拆开一看,先是读了前面例行的问候和近况,当她读到关于水力石磨的设想,并看到那张虽然简陋却充满想象力的草图时,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没有觉得这是空想,反而被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依然积极思考、努力寻求改善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她拿着草图,兴冲冲地找到班里一个物理成绩特别好、又喜欢鼓捣小发明的男同学王海。
“王海,快帮我看看这个!”她把草图递过去,简单说明了情况,“我一个朋友在山区,他想利用溪水动力带动石磨加工粮食,你看这想法可行吗?大概需要怎么设计?”
王海推了推眼镜,接过草图,仔细看了看,又问了问水流情况和大概需要的磨盘重量。他挠挠头:“想法是好的,原理也简单,就是杠杆和齿轮传动嘛。不过具体设计要考虑水流量、落差、传动效率、摩擦损耗……等等,我算算看。”
他说干就干,拿出草稿纸,写下一串串公式,画起了更规范的受力分析图和传动示意图。凌霜就在旁边看着,不时递上橡皮尺子。忙活了一个下午,王海终于画出了一张相对清晰、标有主要参数和简易计算公式的示意图。
“喏,大概就是这样。”王海把图纸递给凌霜,“水**小、齿轮比我都标了范围,具体尺寸得根据实地情况微调。材料嘛,最好用硬木,轴承部分想办法弄点废铁减少摩擦。这只是一个最基础的方案,实际做起来肯定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凌霜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她忽然又想起什么,跑到图书馆书架,找到了一本薄薄的、纸张发黄的书——《农村小型水力利用》,里面有一些更具体的案例和简单机械图。她借了出来。
晚上,她在宿舍灯下,先给徐瀚飞回信。她没嘲笑他的“空想”,反而写道:“瀚飞同志:你的来信和草图太让我惊喜了!利用自然之力改善生产,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想法!” 她详细转述了王海的分析,把那张更规范的示意图附上,并解释了关键参数的意义。“王海同学说,原理可行,但具体制作需要因地制宜,反复试验。切勿冒进,安全第一。”
接着,她把那本《农村小型水力利用》也仔细包好,在扉页上写了“仅供参考,实践摸索”几个字。在信的最后,她充满鼓励地写道:“凡事开头难,但敢想敢试就是第一步。希望这个小方案能给你一点参考。盼平安,盼佳音。”
信和书寄出后,凌霜心里充满了期待。她想象着在遥远的姜家坳,徐瀚飞在灯下仔细研究这些图纸和书籍的样子。她相信,以他的聪明和坚韧,哪怕条件简陋,也一定能从中找到启发。
徐瀚飞是在一个闷热的夜晚收到这个厚厚邮包的。油灯下,他迫不及待地拆开。当看到凌霜热情洋溢的信和那张清晰得多的示意图时,他愣住了。他没想到她如此重视他这个粗糙的想法,还专门找人做了分析,寄来了参考书。
他先把信反复读了几遍,每一个鼓励的字眼都让他心里热乎乎的。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示意图,上面的线条、数字、公式,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但却透出一种严谨的力量。他对照着自己那张歪歪扭扭的草图,一点点理解着水轮的大小、齿轮的传动比、如何减少摩擦……
最后,他拿起那本《农村小型水力利用》,摩挲着粗糙的封面,翻开书页。里面虽然也有很多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但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和案例,让他对这个想法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这一夜,小屋的煤油灯亮到很晚。徐瀚飞就着如豆的灯火,时而对照图纸,时而翻阅书籍,眉头紧锁,却又目光专注。蝉鸣和蛙声似乎都远去了,世界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他自己的呼吸声。虽然前路依然困难重重,但此刻,他的心中不再是孤独的摸索,而是充满了被理解的温暖和一股想要付诸实践的冲动。这深夜的灯火,照亮的不只是书本,更是一颗在困境中依然渴望发光的心。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32/4972561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