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山野娇凤逆天改命录 > 第109章:春的讯息

第109章:春的讯息


三月的风吹在脸上,终于不再是刀割似的疼了。省城大学路边的积雪化得差不多了,露出底下湿漉漉的泥土,空气里有一股子潮乎乎的青草味儿。阳光暖洋洋地照下来,晒得人脊背发痒。宿舍楼底下,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嗓子:“快看!迎春花开啦!”

凌霜正从图书馆出来,听见喊声,也跟着跑过去看。可不是嘛,墙角那一丛干巴枝子,不知什么时候,爆出了一星星、一簇簇嫩黄的小花,在还有点凉飕飕的风里抖着,格外扎眼。她心里一动,赶紧跑回宿舍,借了同学的旧相机,又跑回来,蹲在花丛前,挑着开得最热闹的那几枝,“咔嚓”按下了快门。

洗出照片那天,她翻来覆去看了好久。照片是黑白的,但那勃勃的生机好像能透出纸来。她小心地把照片夹进信纸里,然后趴在书桌上开始写信。笔尖刷刷的,带着轻快的节奏。

“瀚飞同志:春天总算到啦!我们学校路边的迎春花都开了,黄灿灿的,看着心里就亮堂。寄张照片给你看看,虽说黑白的不比真颜色,但那股子精神气儿差不离。”  她写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新学期开始了,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会那边也有不少事儿要张罗,忙是忙了点,但觉得挺充实。”

她絮絮叨叨地讲着新学期的打算:要啃下哪几本难啃的专业书,学生会学习部计划组织个什么读书交流会,甚至还想蹭一下农学院关于土壤改良的讲座,觉得可能对姜家坳有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

“你那边呢?冰雪该化完了吧?地气通了,春耕是不是要开始了?山上那些树,该抽新芽了吧?”  信的末尾,她一连串地问着,仿佛要通过这封信,触摸到远方那片土地复苏的脉搏。

信和照片寄出去后,凌霜每次路过那丛迎春花,都会多看两眼,心里算计着信大概走到哪儿了。

姜家坳的春天,来得要晚一些,但也终究是来了。山阴坡的残雪还没化尽,但阳坡的地已经松软了。风变得柔和了,带着泥土和腐叶混合的特有气味。地里,已经有人开始赶着牛,拉着犁铧,翻开沉睡了一冬的土地,黑油油的泥土被翻起来,在阳光下冒着丝丝热气。

徐瀚飞也忙了起来。拾掇农具,清理田埂,准备种子。身体是劳累的,但看着冰雪消融,山峦泛绿,听着溪水重新哗啦啦地响,憋闷了一冬的心胸,好像也随着这解冻的大地,一点点舒展开来。

收到凌霜厚厚的来信时,他正坐在田埂上歇晌,掬着山溪水喝。撕开信封,那张黑白照片先滑了出来。照片上,一簇簇繁密的小花,形态鲜活,虽然看不到颜色,但那股子争先恐后、向着阳光生长的劲头,扑面而来。他拿着照片,对着阳光看了好久,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小小的花朵,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遥远的、温暖的生机。

他展开信纸,凌霜轻快活泼的字句,像欢快的小溪,流淌进他心里。读着她对新学期的规划,感受着她话语里的朝气,他仿佛也被感染了,连日劳作的疲惫似乎都减轻了不少。看到最后她那连珠炮似的关于春耕的询问,他忍不住微微笑了一下。

晚上,回到小屋,煤油灯下。他铺开信纸,准备回信。笔尖在墨盒里蘸了又蘸,他在想,该怎么跟她描述这里的春天。

“凌霜同志:信和照片均收到。迎春花开得繁盛,春意盎然,甚好。”  他先回应了照片,“我处春耕已始,连日在地里忙碌,翻土、耙平,准备播种。土地苏醒,气息蒸腾,虽劳累,然见生机,心亦舒展。”

他努力地想用文字描绘出眼前的景象:“山上树木虽未全绿,但芽苞已膨,柳条泛黄,随风摇曳。山溪水涨,潺潺不息。冬眠之物,皆在复苏。”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窗台上那个破陶碗里。碗里是凌霜去年秋天临走时,不知从哪儿找来给他的几颗不知名的花种子,黑乎乎的,一点也不起眼。当时她只说:“随便撒在窗台边,看明年春天能不能活。”  他当时没在意,秋天随手埋进碗里的土中,之后就忘了。前几天,他无意中发现,那碗土里,竟然冒出了几个极细的、鹅黄色的嫩芽!

看着那几株颤巍巍的、却顽强钻出泥土的小生命,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他提起笔,继续写道:

“你去年留下的花种,前几日,已见嫩芽破土而出。”

写完这一句,他觉得意犹未尽,仿佛这句话不仅仅是在说那几颗花种。他沉吟片刻,又添上一句,笔迹沉稳而有力:

“种子已播下,静待发芽。”

这八个字,他写得格外慢,格外重。既是说那窗台上的花种,似乎又是在说别的什么——说凌霜在他心里播下的那些关于知识、关于思考、关于希望的种子,说他们之间那份在困境中悄然滋生、彼此温暖的情谊,也说他对未来那渺茫却未曾完全熄灭的期盼。一切,都像这春天的种子一样,被埋进了土壤,只需要时间和耐心,静待发芽生长的一天。

信的最后,他依旧是那句朴素的叮嘱:“新学期忙碌,亦需张弛有度,保重身体为要。”

这封回信,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春天的希望,寄往了省城。

当凌霜在宿舍明亮的灯光下读到这封信时,尤其是读到“种子已播下,静待发芽”那句时,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被一种巨大的、温暖的喜悦填满了。她当然明白,这不单单是指那几颗花种子。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共同的期盼,在她心中荡漾开来。她仿佛能看到,在远方那间简陋的小屋窗台上,几株嫩绿的幼芽正迎着阳光,也能看到,那个沉默坚韧的人心中,重新燃起的微光。

她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和那张迎春花的照片放在一起。窗外,省城的夜晚灯火通明,而她的心,却已经飞越千山万水,落在了那个春意初生的山村,落在了那扇破旧的窗前。

书信往来,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互报平安。它成了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传递着春的讯息,也传递着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温暖、理解和前进的动力。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里,埋藏的一切,都有了新的希望。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32/4972562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