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已然富可敌国,钱多到不知怎么花?
第277章 已然富可敌国,钱多到不知怎么花?
「脑机终端产线,现在的产能是多少?」随著陈渊出了办公室,陆安拿起座机电话打给了何亮。
「约在2200万台左右。」电话另端的何亮如是回答。
闻言,陆安思量了刻吩咐道:「增加50%左右,把年产能扩3500万台。」
何亮回道:「了解。」
脑机终端产品打开全球市场可以说是轻松至极,来自外部的阻力几乎没有,至少目前为止没有。
因为,优势太大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陆安不把脑机终端卖到欧镁,欧镁人反而更加著急,尤其是那些欧镁的科技巨头们。
因为他们更加害怕自己错失下一代计算平台,错失,就意味著被时代抛弃。
正常情况来讲,年产能扩大到5000万台是没有问题的,以全球整体市场的需求,是能够消化的。
不过陆安还是选择了偏稳健的3500万台产能。
这主要是考虑到明年2018年,是比较微妙的一年,老特头这货的操作异于常人。
万一他到时候强行封杀脑机终端在全球市场的业务拓展,也是会给元界智控带来较大的短期库存积压的。
公司虽然现金流储备充裕,已然朝著万亿现金流去了。
但脑机终端的成本也是不便宜,如果积压5000万台的库存,等于要积压1.5万亿的资金动弹不得。
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元界智控也hold不住。
虽不至于会再次引发资金链危机,但也会难受且被动。
年产能控制在3500万台,即便到时候国际风云有变,元界智控依靠国内市场也可以在两年之内顺利消化掉,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国际市场,要多少,先谈妥把合同签了再说,这样避免给自己埋雷。
就跟现在这12大授权合作商,确定采购1158万台,把合同签了,交了预付款,如此便可确保无大量库存积压的风险。
公司也不去海外开直营店,就搞授权店。
这样的策略,到时候不管老特头怎么整花活儿,元界智控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三天后,元界智控与十二家海外分销商达成授权合作事宜,正式对外公布了出去。
这12大海外授权合作商,基本上涵盖了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市场,也包括众多新兴市场国家。
当外界得知超过1100多万台脑机终端的首批进货数目,也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么贵的产品,上来就签下了这么大的出口量,订单综合达到了惊人的1145亿美元,元界智控这是要赚疯了的节奏。
等于本季度脑机终端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总出货量提前锁定了1700万台,光是这个业务板块,本季度就为元界智控带来了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的营收。
外界本以为这家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已经够炸裂了,没想到最后一季度还犹有过之。
这赚钱能力,全世界无出其右。
国内外各大券商机构连夜发表针对元界智控的分析报告,普遍上调这家公司估值和成长潜力。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如是报导,元界智控明年的营收规模超越沃尔玛集团,成为世界五百强之首是铁板钉钉,已经毫无悬念。
眼下最大的悬念,就是今年有没有希望超过沃尔玛集团。
机构分析师对于沃尔玛今年的业绩营收预期是在4850亿美元至4900亿美元区间,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的营收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所以,分析师的预估一般都挺准的,误差不会很大。
预期4850亿美元的年营收,不计汇率变动折合人民币大约在3.2万亿左右。
而元界智控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合计已经达到了1.45万亿元人民币,只剩下最后一个季度了,与沃尔玛集团预期的3.2万亿,还不足其一半,有1.75万亿的营收差距。
看起来差距十分巨大,但是架不住脑机终端业务这个新的业绩增长点实在过于惊人。
现在就已经锁定了1.1万亿营收,实际差距缩小到了6500亿元人民币,而元界智控还有其他业务板块没计算在内呢。
小元机器人、仿生义肢、固态晶格电池这些业务,在最后一个季度合计创下3500亿到4000亿是大概率事件。
算下来,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500亿到3000亿。
能不能在今年超越沃尔玛登顶世界五百强之首,最大的变量还是脑机终端业务,而且是国内市场。
海外市场已经签下了1158万台的出货量,今年肯定是没有增量了。
就看国内市场在这最后两个月能不能发力再卖个400万到500万台,将国内市场的销量于到千万台大关。
嘉宁市,别墅居所。
周末下午茶时间,此刻孟秋颜和陆安在家中。
「现在外界正热议咱们公司今年能不能超越沃尔玛集团的营收规模,成为新晋世界五百强之首。「孟秋颜微笑著瞄了眼陆安,随即,又是连连惊叹著地说道:
「脑机终端业务真的是太赚钱了,按照这个势头,未来很可能会占据公司七成的营收比例。」
孟秋颜一直坚信元界智控会超过沃尔玛成为世界五百强之首,只是时间问题。
但她还是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本来她预期是在三年后。
如果元界智控没有新的业绩增长点,靠著原有业务的持续爬坡,那确实会在三年后实现登顶。
但脑机终端横空出世,新业务出道即巅峰,产品发售上市就全球卖爆,直接加速了登顶时间。
陆安淡定地说道:「虚名罢了。」
孟秋颜微笑著说:「你不在意这世界五百强之首虚名,在意的人一大把,媒体在意,对在意,有关部的领导多半也在意,毕竟这是超级亮眼的任内成绩指标。」
闻言,陆安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过了一会儿,孟秋颜一脸伤脑筋地说:「公司目前的实际帐面现金已经突破了1万亿大关,并且增速在持续飙增,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明年一年可能就要翻一番,这么多帐面现金根本用不完,放著不用光是贬值都是巨额损失,真是头疼。」
还真不是孟秋颜在凡尔赛,这就是当前元界智控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比较而言,真的是花钱比赚钱要困难得多。
花钱难是在于怎么合理花出去,并不是说眼睛一闭随便乱花,要合理花出去确实很不容易。
在孟秋颜的眼里,钱不是钱,而是优质可支配资源的一种具体量化。
合理花钱,就是合理的利用手中的可支配资源。
现在的元界智控是真的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若是将之视作一个单独的经济体,足以排进世界前25名的GDP规模。
实际上对经济的影响力更是大的惊人,公司今年的营收突破3万亿人民币几乎是没有悬念了,最大的悬念就是看能不能超过沃尔玛集团的3.2万亿预期,成为新的世界五百强之首。
按照综合估算,元界智控每1元营收能够带动大约3.5元的GDP产值。
换句话说,公司今年的营收能够整体带动至少10.5万亿元的GDP,若以此换算成一个国家话,按照去年世界各国GDP数据,能够超过迦拿大,直接空降到世界第10位的排名。
这就是如今元界智控的影响力,相当之惊人。
「你别光顾著挣钱了,也该考虑一下怎么处理挣回来的这天量财富呀。「孟秋颜如是说道,寻思了片刻,她抬眼望向陆安又道:
「要不要加大分红力度呢?现在是按照净利润的20%,比如提升到25%或30%的比例?」
以元界智控这发展势头,未来不出五年,公司光是帐面现金储备的规模,恐怕就能达到前无古人的超10万亿之巨。
陆安听到她这一个提议,想也没多想直接否掉,摆了摆手说道:「不,现行的20%净利润分红比例已经完全足够,往后五年回看,甚至可能还高了。
,明年的现金分红,即便以20%的净利润比例,只拿保底500股的分红比例的员工,他都能获得一百多万的现金分红。
公司绝大部分已经获得配股的员工,他们明年的分红收入就要超过薪资收入了。
哪怕20%的比例维持不变,时间越往后,获得的分红现金也会持续攀升。
因为公司的业绩还会维持高增长,这一点陆安是最有信心的,人形机器人业务还没有到全面发力的时刻呢。
等机器人普及上岗,到时候又是极为恐怖的增长。
孟秋颜思量著说道:「不增加分红比例,难道搞慈善公益?这不大合适,还不如支持基础民生工程,比如资助交通基建、物流、菜篮子这些基础民生保障,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同等享受到低成本且高质量的生活。「
闻,陆安也直接否掉了她的这提议,「这些事情不著咱们去干。」
孟秋颜望著他顿时两手一摊,「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把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利用起来,只能让它躺在帐户上吃灰贬值了,可这跟老财主把钱埋在后院没区别,成了死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掌控这么大体量的社会财富资源而不作为,到时候必定会有人站在道义高地抨击我们,说元界智控没有社会担当,要求我们慷慨解囊去解决社会问题。」
「问题还都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却要咱们去埋单,甚至还会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把贫富的两极化问题扣到我们的头上。
,b√
孟秋颜的这种隐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她这一预判在将来是有极大概率会应验。
因为你在事实上确实掌控了过于天量的财富资源,就很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引导情绪输出,把矛头指向你。
说到底,就是你太肥了。
大把的眼馋之人想瓜分你,是朝思暮想。
陆安转头与孟秋颜对视了一眼,微笑著从容淡定道:「谁说我就只顾著赚钱了?怎么花钱我早就有了计划,而且到时候还不一定够花。「
此话一出,孟秋颜不由得吃了一惊,「什么计划?居然这么多钱还不够?」
陆安缓缓说道:「当然是仰望星空,走出地球摇篮,向星辰大海进发,拓宽人类文明的存边界,同时也是为了拓宽我们将来的存边界。」
仰望星空,冲出地球。
陆安可不是说送几颗卫星上太空就叫仰望星空,而是要打造轨道太空星城、太空工业城市。
在外太空建造具备永久居住能力的太空城,有些工业制造需要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下制造,所以还要将相关工业从地面搬迁到太空。
这些事业蓝图要实现,要投入的资源都是以「万亿」为计量单位来算的,元界智控每年赚的利润破万亿也不够,还要加大力度才行。
而更长远的目标,向地外星球殖民,在火星建立永久性的殖民地,改造金星大气,这些目标那更是史诗级的天量投入和动辄几百年的时间周期。
尤其改造金星,让这颗狂暴的星球变成可宜居的第二地球,可能是千年大计。
其所需的人力、物力、时间已经不是简单的用钱能够量化出来的了。
孟秋颜听了陆安首次阐述这些远景目标,当场惊呆,杏目圆睁地望著他良久未动未言。
回过神来后,孟秋颜依旧直直的望著他并说道:「建太空星城这个目标,只要肯投入足够的资源,我觉得未来五十年内也许能办到,但改造金星大气,让它成为第二地球,这怎么可能?」
陆安一脸认真地说:「金星若是能够解决它的是三个主要负面问题,是比火星更适合人类永居,火星最大的问题的表面重力太小,仅为地球的38%,人要是在火星表面永居,会变成骨质疏松的细狗。」
「繁衍几十代后的火星本地人,期间若不与地球人通婚,甚至都可能出现生殖隔离,长此以往将会分化成两个物种。」
「相较而言,金星的表面重力虽然和地球不一样,但只是稍弱一些,依旧达到了地球的90%以上,地球人类在金星表面定居,是不会有太大的不适。」
停顿了片刻,陆安看向一脸呆愕的孟秋颜笑道:
「从这个角度来讲,金星的底子比火星更好,只是改造它的难度远超火星,但剩下的问题,无论是进行大气压是地球的百倍、95%以上的大气是二氧化碳、羸弱的磁场、243天的自转周期比公转还长,这些问题都不是不能解决。」
「只要人类明能够成功迈入一级星明,这些问题都是有解的。「
「当类具备对星的主动管理能,就可以改造星。」
「磁场问题也好解决,接地气的说给金星带个环就行了,在其轨道上空建造人工星环,既可以成为工业制造基地,同时也能制造强大的人工磁场覆盖整个行星,从而抵御太阳风和其它宇宙射线。」
「人工星环运行的能量从哪里来?当然是找太阳要能量,打造超级光帆采集太阳能量支持星环运,将采集的能量转化为磁场。」
「同时光帆的位置选择放置在金星与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日L1点位置,光帆的阴影就可以遮挡金星的太阳光照,在其拉格朗日L2点位置放置第二座超级光帆,金星背对著太阳的一面也能通过L2点光帆反射太阳光到金星表面。」
「L1点和L2点两座超级光帆通过周期性的调节,即可实现人工调控金星接收自然太阳光的能量辐射,使其与地球无二,同时两座超级光帆还可以人工调节,让金星模仿地球24
小时日照循环。」
「如此一来,金星自转243天不是问题,哪怕被太阳潮汐锁定也没问题。「
「整个星球表面的白天黑夜在人工调节下实现24时交替,使其适合类起居生活,还能实现人工主动管理星球大气的四季交替。」
「自转速度慢的问题导致星球磁场羸弱,有人工星环制造人工磁场可以解决。」
末了,陆安微笑著补充道:「大气问题,磁场问题,昼夜交替问题,这三大问题都通过人工主动管理手段解决了,那么金星就是人类的第二颗地球,重力环境适宜,气候环境适宜,星球面积也大,当然完爆火星。」
良久过后,孟秋颜愣愣地望著他:「你是认真的?」
:
(https://www.635book.com/dzs/74914/6755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