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228章 这是高级艺术!(13)

第228章 这是高级艺术!(13)


2009年2月13日。

    BJ。

    《南京!南京!》全球首映礼。

    没有红毯的喧闹,没有闪光灯。

    会场入口处,巨大的海报以肃穆的黑白灰为主色调,上面镌刻着沉重的片名。

    所有到场嘉宾,主创人员,无一例外身着黑色正装或素色礼服,如同参加一场庄严的仪式。

    空气沉静,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说的凝重。

    这不仅是一场电影的首映,更是一次集体致哀。

    知名主持人敬一丹、许戈辉、杨澜等人依次站定。

    她们帮忙串场,如同历史的旁白,引导着现场所有人的情绪。

    “感谢陆钏,感谢这部电影。”

    敬一丹道:“它让我们无法忘记,也必须铭记。”

    许戈辉接着道:“南京,是我们无法忘记的历史。这部电影里,包含着不屈的精神和抗争的历史,也包含着对人性深处的叩问。”

    陆钏回忆起长达两年的拍摄时间,形容为犹如“地狱领路”。

    其他演员,回忆拍摄历程时,也是数次梗咽。

    沈善登站在台下,和身旁的韩三平、谭洪,以及主创们一样,情绪也不由被牵动。

    正如他介入了《南京》,不是为了陆钏,而是历史本身的惨痛。

    通过银幕的黑白影像,嘶吼与沉默,本应该也和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一样,如同沉重的巨锤,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既然陆钏能力达不到,那他就帮一把。

    将电影题材不应该被亵渎的磅礴力量,展现出来。

    陆钏的父亲,因故未能亲临现场,通过一段VCR表达了对儿子的挂念与理解。

    台上,一直强撑着的陆钏,在看到父亲泪目的瞬间,终于无法抑制情绪,当众掩面而泣。

    见到这一幕,沈善登也有点触动。

    陆钏能力是差了一点,但算是个人。

    希望电影上映后,他能撑住吧!

    首映礼走向尾声。

    陆钏对着镜头,也是对全场承诺:“我的下一部作品会更好。”

    随后,官方领导致辞肯定影片的历史意义,好莱坞公司也有代表出席,还有本子电影公司到场。

    当灯光再次暗下,正片开始。

    也在首映礼现场的田力力,看的连连点头。

    早听一些朋友说试映反响很好,果然真是如此。

    陆钏的处理非常高级,既有中方视角,也有日方视角。

    后继有人!

    而且日方角色一气呵成,既反应了历史,也没有停留在创伤之上,当角川拿起摄影机的那一刻,田力力差点鼓掌。

    不过想起所处的场合,还是放下了手。

    如果不是这种肃穆的氛围,他一定要叫一声好。

    这角川,原型就是小津安二郎!

    陆钏这孩子,太孝了!

    怎么没和他说呢!

    只是读了个研究生,不是导本,但并不影响本色,不愧是老陆家的孩子。

    这个致敬绝了!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影之父,也是亚洲电影之父,田力力他们五代都认这是祖师。

    田力力想着,虽然小津安二郎干了些坏事,但作品要和作者分开,《东京物语》是亚洲最伟大的电影。

    《霸王别姬》是《东京物语》的中国表现方式。

    算是小津安二郎的徒弟了。

    陆钏作为六代导演,做了这样的致敬,说明电影的传承传下来了,一脉相承!

    田力力作为五代的班长,要说不感动是不可能啊!

    祭奠历史的同时,又走出了仇恨。

    “川啊,你拍的好。”

    首映礼结束,田力力拍着陆钏的肩膀,语气满是自豪:“这电影,绝了!听说还要在本子同步上映,好啊!这部戏就要走向国际,展现我们中国人反对战争的态度!”

    田力力拉来本子那边的影视公司代表,帮陆钏做介绍。

    沈善登离开前,见到这一幕,心中一动。

    田力力的《蓝风筝》就是日方投拍的,早年,先是有个本子公司找田力力拍戏。

    田力力便请莫演和李依然帮他写了有关黄河的剧本。

    原因是他认为,黄河这条“母亲河”既造福也造灾,但“母亲”再丑也是“母亲”。

    说白了,“尼罗河的洪泛区”属于馈赠,而黄河的周期性泛滥被视为王朝更替的诅咒,就是这个调调。

    想哈气的心难以抑制。

    后来这个没拍成,日方又问他还有什么想拍的,然后就拍了《蓝风筝》。

    之后电影在特殊时期送奖,也是通过本子公司。

    不只是田力力,五代里不少都是如此,在改开之初,本子和西方都有意识的引导布局。

    像陈凯各的《荆轲刺秦王》不是取材中国故事,而是本子小说改编的,《无极》也是有本子投资,服化道也是一股子倭味。

    包括老谋子的电影,半湖绿也有味道,四字表演就是日式的。

    “任重道远啊。”

    沈善登想要改造底层逻辑,不要以欧洲三大、奥斯卡为尊,何其难矣!

    以西方为尊都是好的,还有以本子为尊呢。

    文艺圈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非要认爹不可。

    就说电影,要说找源头,有延安派还有上海派,但就是要找外面的。

    归根结底,是西方=工业化=现代化=先进这个套链。

    电影首映之后,陆钏则是大受鼓舞。

    2月16日《南京!南京!》在南京也举行了一场首映礼。

    陆钏毕业于南京的学校,与这座城市感情深厚。

    南京的首映礼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参与,现场氛围同样庄重感人。

    只是电影放映后,观众很是困惑、不满乃至愤怒。

    灯光亮起,观众们面面相觑。

    提问环节,一个男生语气尽可能不那么激动道:“陆导,我想问关于角川这个角色的结局!他参与了南京城的暴行,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为什么最后可以不用付出生命的代价,反而能拿起象征记录与文明的摄影机轻飘飘的离开?这难道不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吗?”

    陆钏耐心做了解释:“电影展现了日军残暴,我们不是为了揭开伤疤而揭开伤疤。”

    对于质疑,他不是很在意,认为观众有点没看懂。

    但很明显没法让人认可,一位幸存者的后人接过话筒:“影片确实展现了日军的残暴,但在角川这个核心日军角色上,你赋予了他过于完整的‘人性’和‘救赎路径’。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

    “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警示后人,不是为了替施暴者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个处理我无法接受,我相信很多观众也无法接受!”

    陆钏感觉有点不对了,但还是道:“让他活着,比让他死了更让人难受!”

    后排一个声音喊道:“这是虚伪!”

    现场顿时有些失控,质疑声,批评声此起彼伏。

    好在主持人及时控场,才没让局面继续失控下去。

    首映结束。

    后台,谭洪看着前方反馈回来的实时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他混迹商场和娱乐圈多年,对公众情绪的嗅觉远比陆钏敏锐。

    他预感到,这部电影上映后,引发的争议可能会远超预期,甚至可能影响到票房和口碑。

    陆钏站在角落,脸色因激动而涨红。

    为什么,大家都说好?

    到了南京反而不理解他?

    陆钏很是愤懑。

    但又产生了使命感,这个电影拍对了!

    众人皆醉唯有他独醒啊!

    “陆导,情况,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啊。”

    谭洪斟酌着用词,“观众对角川的结局,反弹很大。”

    陆钏一摆手,打断了谭洪的话。

    “他们不懂!他们想要我们哭哭啼啼,我偏不哭哭啼啼!这是我们的故事!既不能哭闹,也不能陷入了狭隘的历史仇恨里!”

    陆钏眼神异常执拗。

    “我的电影不是要重复仇恨,是要超越仇恨!是要引导人们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救赎的可能!”

    “角川拿起摄影机,不是逃避惩罚,是更严酷的惩罚!另一种形式的忏悔和战斗!”

    他越说越激动,“谭总,你想想我们试映的口碑,还有全球首映的口碑!”

    “我想是这座城市,沉淀了太多的痛苦,我不怪他们观众!”

    陆钏闭上了眼睛,痛苦道:“等到电影正式上映,更多观众,包括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众看了,他们会明白的!”

    “时间会证明我的立意!艺术不应该被一时的情绪捆绑!”

    谭洪看着近乎偏执的陆钏,这位导演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艺术里,此刻的陆钏什么也听不进去。

    事到临头,难道再改吗,改了之后如何解释,本来过审顺利就是意外之喜。

    再生反复的话,谁知道还能不能上?

    至少眼下证明了会有争议,有争议就有话题,就有热度,就有票房。

    至于陆钏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谭洪张了张嘴,最终把劝诫的话咽了回去。(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0/6745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