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状元郎 > 第340章 蜀中谁人不识君?

第340章 蜀中谁人不识君?


大宗师发表临别感言后,大部分生员便告退了。只留二等以上七十一人,排队领取提学衙门下发的乡试卷票。

    乡试卷票就是参加乡试的官方证明,上头有考生的姓名,年甲、籍贯、三代、本经、相貌等信息,钤盖提学官的印信,并盖有骑缝章,考生凭此到省城提学衙门报到并印制试卷。

    凭此证明,还可以在赶考途中住宿驿站,不过费用是需要自理的。

    苏录正在排队,一名书吏过来轻声道:“苏相公,大宗师有请。”

    他便点点头,跟着书吏来到后堂。

    便见萧提学背对着他,似是在仰头欣赏墙上的立轴,上头是前任提学抄录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老师。”苏录深深作揖。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提学没有看他,只对着立轴轻声道:

    “弘之啊,你那篇文章写得真好,那种‘我不执我,尔不执尔,行藏何碍’的心境,跟你老祖宗这首词,可谓异曲同工。”

    “老师谬赞了,这是学生跟着阳明先生在龙场学习,从他身上感悟到的一点通透。”苏录轻声道。

    “阳明先生……”萧提学叹了口气,酸溜溜道:“真是个好老师啊。怪不得你舍近求远,非要拜他为师。”

    他忍不住小声嘟囔道:“明明是我先来的。”

    “啊?”苏录没太听清。

    “没什么。”萧提学老脸一红,心说我怎么跟个娘们似的?

    苏录其实还是听清了一点,便轻声解释道:“蒙先生垂青,学生三生有幸,只是当初朱山长早就为我拜师阳明先生了。去年阳明先生又蒙大难,若舍之而拜先生,岂不有违君子之道?”

    “哦,原来是他先来的呀……”萧提学便不那么心塞了,转过身来神色稍霁道:“你这孩子也真是,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说?”

    “阳明先生在刘瑾的奸臣榜上排第八,弟子哪敢给先生惹麻烦?”苏录忙道。

    “你这就小瞧为师了。”萧提学正色道:“方才我对你们说得那番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回京之后,定与阉党势不两立!”

    “先生要保重啊。”苏录轻声劝道:“斗争的决心固然重要,但斗争也要讲方法。眼下阉党势大,不如避其锋芒,等待时机,给其致命的一击。”

    “你说的对,但是这一击没打出去之前,谁知道会不会致命?”萧提学摆摆手,不想跟他讨论朝中的事情,笑问道:“这都提亲一年多了,怎么还没见你成亲啊?”

    “先生不来喝喜酒,弟子怎么敢偷偷成亲?”苏录笑道。

    “哈哈哈,小嘴抹了蜜呀。”萧提学不禁大笑。虽然明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但这话他还是爱听。

    “不过秋闱以后为师就要回京了,你要请可得抓紧哟。”

    “婚期就定在秋闱以后,”苏录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红色请柬,双手呈上道:“还请先生尽量拨冗。”

    “哎哟,真带来了?”萧提学见他不只是嘴上说说的,不禁高兴坏了,原来自己真是误会这小子了。

    他亲手接过来,展开一看日期道:“好,为师一定到。”

    “那太好了。”苏录闻言也很高兴。他今天带请帖来,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毕竟两地相隔太远,大宗师也有自己的日程,哪能专门来参加个婚礼?

    但大宗师可以不来,他不能不请。请了能来,就是天大的面子……

    这一来一回,两人的关系便融洽多了。

    萧提学拉着他坐下,惋惜道:“哎,为师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自教导你几天。”

    “这也是学生最大的遗憾。”苏录那张嘴也是小三元级别的。

    “那咱们就弥补这个遗憾吧。”萧提学便一拍他的肩膀道:“本来你跟我一起回省城最好,但我还得去叙州科试,等我到成都就得七月下旬了,所以你还是跟同案一起走吧。”

    “是。”苏录应一声。

    “等我回成都,你一定要去提学衙门一趟,为师为你引荐一下中丞和藩台,他们都对你很有兴趣。”萧提学吩咐道。

    “啊?”苏录吃惊得合不拢嘴,“中丞藩台也知道学生?”

    “不要妄自菲薄嘛,你当小三元很常见吗?”萧提学很满意他的反应,捻须道:“而且你的‘注音符号’已经在全省推广了,效果很不错,中丞大人和藩台大人本来就想见见你。”

    萧提学负责教育口,注音符号自然也算他的政绩。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对苏录好一点也是应该的……

    顿一下,他又笑道:“还有你那副《色难容易帖》,两位大人也都赞不绝口,中丞大人还打算呈给皇上的。可惜被蜀王殿下截了胡,说要拿去观摩观摩,结果到现在没还。”

    “这样啊……”苏录万万没想到,自己那张草稿,居然还成了个宝。

    怎么也没人来求自己的墨宝?

    “所以你的积累已经够了,就差在成都打响名号了。”萧提学沉声道。

    “是。”苏录忙感激点头,又担心道:“乡试在即,先生还要主持录科,会不会太添麻烦了?”

    “不打紧的,你总得让为师尽点心吧。”萧提学摆摆手笑道:“以你的才学中个举不难,但想中经魁甚至解元,就必须得有大名声才行……主考官虽然是外省来的翰林,但房考官可都是本省的教官。”

    “弟子都听先生的安排。”苏录忙起身再次行礼。

    “一定要中个解元!”萧提学满含期许道:“打一打刘瑾的脸!”

    “……”苏录不禁错愕,自己这是成了文官集团反抗权奸的象征了?

    ~~

    萧提学公务繁忙,两人又聊了几句,约定省城再见,苏录便拿了卷票出来。

    龙岗书院一干同窗也都办好了乡试卷票,在学宫门口等着他。

    科试之后没有官方的庆功宴,他们便到泸州城最好的阳江楼上,摆了一大桌小小地庆贺了一下。

    席间,有人问起什么时候出发?众人一合计,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八月初九乡试,咱们起码得提前二十天到,熟悉一下环境,再做两场文会,了解一下省里的文风和时政。”年纪最大的苏满道。

    “那就是七月十九,”朱子和道:“今天初五,满打满算还有十四天。”

    “那就只能走陆路不能走水路了。”去过省城的白云山,便介绍道:“去省城坐船得逆流而上,全程半个月以上。”

    “走陆路要多久?”苏录问道。

    “全程五百里,走东大道,每天六七十里轻轻松松,八天就到了。”白云山道。

    他口中的东大道,又称川渝驿道,是成都连接重庆的主干道,也是全省最重要、最繁忙的一条驿道。因此省里一直花大力气养护,无论路况、安全还是驿站条件都是一流的。

    “那就走东大道。”苏录便拍板道:“大家回去收拾收拾,咱们还是得抓紧动身,万一路上刮风下雨,得留下足够的余量。”

    想一想道:“我看就定在初八吧。”

    “遵命,大师兄。”众同门便笑着点头道。

    苏录又对萧廷杰和许承业道:“你们俩就不用再来泸州了,咱们路上汇合。”

    “好。”两人应声点头。

    ~~

    接下来两天苏录又去跟老山长和卢昭业辞行。

    老山长没多说什么,考个举人还用不着他老人家发力。

    倒是卢昭业听说他们一帮子秀才一起上路,便吩咐壮班的王班头,带一队手下弟兄护送,也好帮着扛扛行李。

    这可是个跟本地士绅拉近关系的好机会啊!王班头高兴地应下,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相公们全须全尾送到成都!

    他手下兄弟们也愿意出这个公差,单程五百里不算太远,路又好走。

    而且这批相公出手都大方,之前放榜报喜,就让他们大赚了一笔。这下一路护送,再殷勤伺候着,相公们肯定亏不了他们。

    ~~

    家里头更是忙成一团。

    朱茵、奢云珞、黄峨、小田田齐上阵,为即将赶考的四人收拾行装。苏有才和老板娘虽然都不良于行,却一点没省下操心,在边上把四个闺女指使得团团乱转……

    这年月出趟远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说沿途有驿站,但能不能住进去,谁也不敢说。所以还是得照着风餐露宿的标准收拾,有备才能无患。

    行装一共分四大类,一是乡试卷票、三代履历文书、路引、银两之类的要紧之物,这些都装在荷包中贴身携带。

    二是笔墨纸砚等一应考试用具,这些都装在考篮里。

    三是铺盖卷、换洗衣物、洗漱用品等起居用具。另外还有复习用的书籍程文,这些统统打包之后,可以跟考篮一起,装到随行的马车上。

    四是雨伞木屐、干粮水壶、火刀火种、常用药物等路途应急和必备品,这些装在书箱中,由书童背着,方便随时取用。

    虽然加起来也就一两百斤的份量,但样数多到让人发指。一直到初七下午,才给四人准备妥当,又交代完毕。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2/6747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