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视察生命子宫
推荐阅读:枪炮,少女与钢铁 重生后我只和坏女孩谈恋爱 我的密教叔叔于勒 大灶君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御兽:我不想当饲育师啊! 榷香令 带着铁路到大明 诸天恶兽,我以牛鬼蛇神为食 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
达成了自己的目的,陈曦离开了还在建设中的国教大圣堂。
不过他并没有返回总督府,而是转头去了罗斯托夫III号,准备视察一下32的生命子宫工厂的生产情况。
现在整个次星区的劳动力基本上都依赖这里供应,可出不得一点问题。
陈曦的登陆艇穿透罗斯托夫III号浓密的工业云层时,舷窗外已能看到生命子宫工厂的全貌。
这座占地十三平方公里的巨型设施犹如机械教的钢铁圣殿,六边形蜂巢状结构层层嵌套,表面覆盖着陶钢装甲的速凝土建筑在灰暗的天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高耸的烟囱群喷吐着滚滚浓烟,与大气中的工业废气交织成一片永不停息的雾霭。
无数输送管道如血管般在建筑表面蜿蜒盘绕,蒸汽阀门间歇性嘶鸣,喷出刺鼻的冷凝气体。
工厂外围环绕着自动炮塔和探照灯阵列,警戒无人机在低空盘旋,猩红的扫描光束不时划过被酸雨腐蚀的停机坪。
主入口处,巨型液压闸门缓缓开合,运输载具进进出出,机械臂装卸货物的铿锵声即便隔着厚重的舱壁也能隐约听见。
陈曦注视着这座庞然大物,眉头微皱。
现在整个次星区的劳动力基本上都依赖这里供应,可出不得一点问题。
穿梭机降落在工厂外围边缘的一处起降平台上,钢铁甲板在着陆支架的重压下发出沉闷的嗡鸣。
陈曦跨出舱门,径直登上了等候多时的通勤车,履带式底盘碾过强化玻璃铺就的通道时,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通勤车最终停在了中央天井的升降机前,陈曦迈入其中,升降机随即启动,垂直向下沉去。
透过观察窗,无数培养舱矩阵沿着井壁向下延伸,消失在幽暗的地心深处,仿佛一座由玻璃与钢铁构筑的深渊。
每个两米高的透明卵型培养舱内,胚胎发育体静静地悬浮在淡绿色的营养液中,数据缆线如神经脉络般缠绕其间,闪烁着微弱的脉冲信号。
这些缆线正将预设的知识模块写入胚胎逐渐成形的大脑皮层——这是机械教最擅长的记忆灌输技术,能在肉体成熟前便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当胚胎发育完成,破舱而出时,便已是一个具备标准知识储备的成年人类。
机械教依靠这种技术批量生产工人、低阶神甫,甚至某些大贤者也是如此诞生——比如贝利撒留·考尔本人,便源自某个不起眼的培养舱。
然而,即便是机械教也无法确保每一批产品都完美无瑕。
偶尔会有超规格的个体出现,甫一诞生就能娴熟运用脑中的知识,这在机械教的教义中被视为天赋的证明。
反之,那些迟迟无法适应预设认知的个体,则会被打上不合格品的烙印。
有趣的是,贝利撒留·考尔在初生时也曾被判定为不合格品,但他最终以不懈的努力改写了命运,成为了机械教历史上最为长寿的机械贤者。
升降机的舱门滑开的瞬间,一股温热而潮湿的气流猛然涌入。
生物电解液特有的甜腥气味混合着金属离子氧化后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在密闭空间内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浊流。
陈曦的呼吸面罩瞬间蒙上一层细密的水珠,面罩边缘的湿度传感器立即亮起黄色警示灯。
32的全息投影在蒸腾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同幽灵般逐渐凝聚成形。
机械贤者标志性的猩红长袍在培养舱阵列发出的幽蓝冷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紫红色调,长袍上精密刺绣的二进制符文随着投影的波动时隐时现。
三只机械猫咪在她身上灵活地攀爬游走,它们精金打造的躯体反射着冷光,关节处发出细微的“咔嗒”声。
其中一只正用带倒刺的机械舌头梳理着32投影肩部的数据接口,另一只则蜷缩在她腰间的工具带上,电子眼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这些机械宠物发出的齿轮转动声与伺服颅骨飞行的嗡鸣、培养舱循环系统的脉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超现实却又莫名和谐的工业图景。
陈曦抬手用战术手套背面拂去面罩上的水珠,面罩防雾涂层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老伙计,”他的声音透过呼吸面罩的扬声器传出,带着特有的电子失真:“你这儿的湿度控制系统该升级了。”
32的投影嘴角微微上扬,全息影像泛起一阵数据涟漪。
32一边用纤细的机械手指轻抚着趴在她肩头的机械猫咪,一边用延伸出的机械触须指向远处闪烁着指示灯的装配线:“现有产能已经达到设计极限,胚胎培育周期也被压缩到了生理极限——平均每个胚胎只需要三个月就能发育成标准成年体。
目前生产线每小时能下线两百单位,合格率稳定在93%,但除非扩建工厂,否则产量已经不可能再提升了。”
在32的陪同下,陈曦的军靴踏过因冷凝水而湿滑的格栅地板,金属鞋跟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们正在视察的A3区培养舱阵列正同步进入唤醒程序。
整个区域回荡着低沉的机械嗡鸣声,数千个培养舱表面的指示灯由蓝转绿,营养液循环系统开始发出规律的抽吸声。
数以千计的伺服颅骨如同机械蜂群般在培养舱之间穿梭飞行,它们闪烁着红光的机械眼不断投射出扫描光束,精确监测着每个舱体的生命体征、神经发育进度和知识灌输完成度。
这些漂浮的机械造物通过数据链路实时共享信息,确保每一个胚胎都能按照预设的生长曲线发育成合格的成年体。
这场景宛如一条庞大而精密的人体生产线,冰冷的机械结构与温热的生命体形成了诡异而高效的结合。
只不过这里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工业零件,而是具有完整意识的人类个体——尽管他们的意识从诞生之初就被严格规范和塑造。
当某个胚胎完成全部发育和知识灌输程序后,其所在的培养舱就会像此刻陈曦面前这些一样:舱内淡绿色的营养液被抽吸系统迅速排空,连接在胚胎体表的数据缆线自动脱离,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随后舱门液压装置启动,伴随着气压释放的嘶嘶声,舱门缓缓开启,将浑身沾满营养液粘液的成年体“吐”到传送平台上。
新生的个体随即被传送带送往集中清洗中心,在那里,自动喷淋系统会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同时进行基础体检。
这个区域还设有短暂的适应区,让这些新生个体能够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通常在一到两个小时内,这些“产品”就能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认知框架,初步掌握被灌输的专业知识体系。
监控系统显示,他们开始本能地表现出预设的服从行为模式,对指令做出恰当反应。
经过最后阶段的简单调教和技能测试后,这些“产品”就能根据各自被赋予的不同专业技能,被分配到各个生产岗位上。
从流水线工人到低级技术员,从护教军新兵到基础神甫,他们都将成为这个庞大工业体系中标准化的合格劳动力,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嵌入帝国的生产机器。
“话说我们这算不算使用童工?”行走在巨大的培养舱阵列间,陈曦的靴底踩在金属格栅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他抬头望着那些刚刚“出生”就被送往生产线的成年体,半开玩笑地说:“这些家伙虽然看起来是成年体型,但从离开培养舱到走进工厂,连三天适应期都没有吧?”
32的机械义眼闪烁了几下,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她很清楚陈曦是在用冷笑话缓解这里压抑的氛围——毕竟眼前这场景,活脱脱就是老派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反派大本营。
于是她很配合地接话道:“还算好啦!你看隔壁星区那些克隆人飞行员,那才叫真正的'生如蚍蜉,春荣夏枯'呢!”
“克隆人飞行员活不过满月吧?”陈曦会意地笑了笑,他们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不过玩笑归玩笑,陈曦很快把话题拉了回来:“说正经的,如果要扩建工厂,你能把效率提升到什么程度?”
32的机械触须在空中划出一道全息投影,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生产排期表。
“看情况。”她的电子音里带着无奈:“现在我所有的生产线都排满了。你要我扩建,我连生产设备的产能都挤不出来——除非你能从其他铸造世界订购新设备。”
罗斯托夫III号毕竟不是正统的铸造世界。
虽然32已经在这颗星球上拼命铺设大型洲际工厂,但到目前为止,星球表面的工厂覆盖率才勉强达到30%,远远不能满足整个次星区的生产需求。
更不用说陈曦要的货物种类繁杂得令人头疼:从阿斯塔特的动力甲到骑士机甲的零部件,从护教军的装备到星界军的制式武器,再到民用产品,甚至还有最吃资源的泰坦组装线。
说到泰坦,自从获得了机械教的正式授权,陈曦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生产战犬级及其变体型号了。
但泰坦这种庞然大物的制造过程极其耗费工时,一台战犬级从零件铸造到最终组装完成,往往要占用整条生产线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更令人头疼的是,生产一台泰坦就意味着要暂时搁置其他武器装备的生产计划——这种资源挤占效应,让32每次调整生产排期时都恨不得多长几个机械脑。
然而泰坦的生产计划却不得不继续推进。
这不仅因为泰坦本身就是战场上无可替代的战略武器,能够为罗斯托夫次星区的泰坦军团提供必要的战力补充,更因为在帝国与机械教的政治生态中,具备泰坦生产能力的铸造世界往往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32的处理器快速运算着各种生产排程方案,机械触须在全息投影上不断调整着参数。
她知道,对罗斯托夫次星区而言,维持泰坦生产线不仅关乎军事实力,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筹码。
一个能够自主生产泰坦的次星区,在机械教内部和帝国官僚体系中都将获得截然不同的地位与话语权,这对未来的发展布局至关重要。
“生产线挤占的问题我会想办法优化。”32的电子音中带着些许无奈:“但短期内确实很难再挤出额外的产能来扩建生命子宫工厂了。”
她怀中的机械猫咪投射出闪烁着数据流的光芒,显示着各个工厂的实时负荷情况——几乎每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有些甚至已经超载运行。
除非陈曦能说服其他铸造世界提供关键设备,否则在现有条件下想要快速提升克隆人产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个,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或许能解决问题。”32的机械触须兴奋地在空中划出几道全息投影,数据流在她猩红的长袍上流转。
她兴致勃勃地向陈曦阐述着自己的计划,电子音调不自觉地提高了几个分贝:“之前你不是找格里亚铸造世界修建了轨道星环吗?
能不能给我们这颗星球也修一个?我记得我们讨论过这个计划,你还答应过的!”
投影中立即展开了一个详细的轨道星环设计方案,32的机械手指快速点出几个关键节点:“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稍作调整——在修建轨道星环的同时,直接向格里亚订购全套生命子宫生产设备。
让他们把设备在轨道星环上预先安装调试好,等星环建成运输到位,这些新工厂就能立即投入运营!”
几只机械猫咪似乎也被主人的情绪感染,在她肩头欢快地转着圈。
32的全息影像微微前倾:“这样不仅能解决设备运输安装的问题,还能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
等星环就位,新的生命子宫工厂就能立即投产,岂不是一举两得?”
陈曦看着好友闪闪发光的机械义眼,轻轻摩挲着下巴。
他完全理解32对“环”的执念——这几乎成了她近期的某种执着了。
不过平心而论,这个方案确实能同时解决多个问题。
投影中的星环设计图还在缓缓旋转,那些标注着“生命子宫模块“的节点闪烁着诱人的蓝光。
“嗯……我考虑一下。”陈曦最终说道,声音里带着若有所思的意味。
他知道这个决定不仅关乎生产效率,更涉及到与格里亚铸造世界新一轮的政治博弈。
但看着32期待的样子,他已经在心里开始盘算要如何说服那些顽固的机械神甫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80848/6740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